论印尼国考问题之争议
2013-08-15秦为芬
秦为芬
摘 要:印尼国考再起风波,国考在承担评价教育质量的任务方面存在疑虑,部分人士认为国考给学生带来信任危机,国考的组织和管理带来的混乱让人唏嘘不已,国考似乎也难免腐败之风的侵蚀,国考何去何从?是应该采取切实措施的时候了。
关键词:印尼国考;争议;评价能力;信任危机;管理;腐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69-02
近几年,印尼国内关于国家级考试(UjianNasional)(以下简称国考)的争议此起彼伏,2013年似乎达到了一个高潮,截至4月25日,Tempo新闻网的网络民意调查73.6%的民众选择取消国考。那么,国考到底怎么了?笔者就2013年4月举行的国考为例,尝试诠释印尼国考之争议的几个问题。
一、何为国考
国考是2005年开始实施的正规教育体系下针对中小学生毕业之际举行的国家级别的考试,国考既作为学生毕业以及升学的依据,也为国家改善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在2003年20号法令,即国民教育体制法中明确规定,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领土范围内教育机构的最低标准;教育评估是对不同方式、途径和类型的教育进行教学质量的检测、监督,以保证教育质量。在考试科目的设定上因学习阶段不同而有所区别,即将毕业的小学生将参加国考设定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和自然科学;初中阶段为语文、英语、数学和自然科学;高中阶段则包括理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文科学生的社会科学(经济、地理和社会)以及共同考试科目语文、英语、数学。
二、对国考的争议有哪些
国考的目的是为了在国家级别下通过科目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和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国考结果可以作为评估教育单位、学生升学和毕业的参考依据,同时给予教育单位以改善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参考。但是,国考为何年年被质疑,年年被批判呢?2013年国考考试(4月中旬)之际,再一次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各大媒体通过报纸、网络以及电视等纷纷报道并引起了总统以及副总统的关注。人们不禁问,印尼国考到底怎么了?根据笔者的观察,针对国考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国考是否能承担评价教育质量的任务
国考在2003年第20号国家教育制度法第35章第一节中明确规定,但是,国考常常成为争议的焦点,因为较多民众认为它与第58章第一节相违背“通过评测学生学习结果,使教育者不断改善教育过程,以促进教育成果。”即经过几年的实践,国考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国考似乎并不是为了测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育水平,只不过是约束学生能否毕业的工具而已。
民众普遍认为,国考并不足以承担测评教育质量的任务,其着重在学生的基础性认知水平而已,为照顾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保证最大的通过率。国考考题甚至有多种选择题,即一个题目可以有多个答案,这引起了众多教育人士的唏嘘和不满。2013年4月Tempo新闻网展开的“你是否同意国考取消”的民意调查,截至26号,71.5%的人同意取消国考。但部分人士认为要取消国考,首先应该取消2005年19号教育体制法令关于由政府检测评估学习结果的规定。同时,应该预先制定完善的教育评估制度。评估检测学生学习能力的任务应该还给在校的老师,而政府的角色只是委托学校和老师来处理此事,无需亲自进行测验(国考),这样才符合培养人才的原则。
印尼国家教育局局长努尔坚持认为,国考的推行从教育宏观管理过程上保证了国家教学计划的执行。由于印尼岛屿众多,领土面积大,不同地域的文化水平差异大,就是在同一个省份或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地区,也因为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知识水平差异,而出现一些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区别,造成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很难得到统一实施,自然不能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实施会考能够控制和改变这种状况,使一些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得到了加强,实现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从而保证了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
就笔者观察,印尼的国考类似于中国高中毕业阶段举行的会考。中国也曾发生类似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由于单一高考对承担“双重任务”的高中教育导向的偏颇,中国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决定改革考试制度,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将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分开,1990年6月6日,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
高中会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水平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就这一方面来说是与印尼国考相类似的,但是印尼国考的“威力”却比中国会考要大得多,印尼国考贯穿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并且是升学和毕业的依据。中国会考的实施使高考与高中毕业区分开来,既确保了高中教学质量,又能确保给高校招生输送合格的新生,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国考是否引发学生的信任危机
国考是决定学生毕业的关键性因素,这给学生、家长以及老师、学校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学生的“胜利”才能显示老师和学校的“育人有方”。虽然自2010年以后,国考重新制定相关规定,学生毕业成绩由国考成绩和学校成绩两方面组成,其中国考占60%,学校成绩占40%。但实际上压力并未减小,国考作为毕业的决定性条件,平均每科成绩绩点5.5左右可以毕业,而每科成绩不得低于4.5。各方力量为达到毕业的高通过率,徇私舞弊现象频频发生。
针对国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抄袭、漏题以及其他舞弊行为,印尼教育部和学校甚至联合警察和保安系统参与到试卷的保管和监考过程中来,印尼国家教育标准设定部门成员拉姆里(TeukuRamliZakaria)还指出,一些违规行为将受到制裁。与此同时,各地买卖答案的现象层出不穷,考题答案泄漏,如万隆。另据Tempo报道,东爪哇莫佐克托县(Mojokerto)发现了数学考卷的答案,并怀疑这是一起有体系有组织的考题泄漏事件,答案买卖价格竟然达到1600万印尼盾。
3.国考是否能带来腐败问题
2013年政府为国考拨款6440亿印尼盾,用于国考制作考题、监考、改卷以及成绩统计等操作。2013年国考考卷印发事件给反贪局以及刑事调查局的贪污调查撕开了一个缺口,除了试卷印发的耽误导致11省考试的推迟,其他还有三点可疑,一是预算的高涨,据财政部预算发放统计,教育局原本申请的预算是5432亿印尼盾(约合3.5亿元人民币),但之后以技术操作为由,将国考预算增加到了6440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4.1亿元),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国考预算增加了1000多亿印尼盾(即6000多万元人民币)。二是去年每个学生的试卷费用为39 000印尼盾(约24.8元人民币),而今年却突然猛涨为53 000印尼盾(约34元人民币),而参加国考的学生却从去年的1400万减少到1200万。三是试卷纸张的质量标准从原来的70克到现在的40克,很多学生抱怨,用橡皮一擦便将纸张擦烂了,再写就没空间了。这些无疑给今年的国考组织过程蒙上了阴影,到底是不是有人在贪污呢?印尼Ghalia印刷公司所出的竞标价格220亿印尼盾(约1400万元人民币)高于其他公司(有的160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1000万元)),却为什么最后依然中标呢?面对民众高喊腐败的声音,刑事犯罪调查局已经对此事件进行介入性调查。
4.国考组织和管理是否存在问题
从其沸沸扬扬的讨论中看到国考的管理组织漏洞颇多,2013年的国考很多地方没有准时拿到考卷,导致11省的国考时间的推后,原因却是因为试卷印发的问题,也因此引发了社会很多人士的争议,地区考试时间不同,导致漏题事件发生频率高涨,使今年的国考一塌糊涂,颇为混乱。
对于在何种情况下取消其考试资格,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已婚学生将被取消考试资格,雅加达有一个17岁的学生,因其娶了一名女子而被取消考试资格(印尼法定结婚年龄男子19岁,女子16岁),理由是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所以在考试之际被逐出学校同时取消参加国考资格。但怀孕的女生在确定其行为是合理或是不违背道德和法律的情况下却可以参加考试和毕业的资格。显然,在组织和管理规定中并没有明确何种情况下取消考试资格,而下级单位在决定学生能否考试方面存在着随意性和任意性。
三、结语
印尼2013年国考几近收尾,考卷的缓缓来迟、试卷印发竞标的不透明、国考考试的推迟、各地考试时间的不统一、巨额国考预算资金的运转疑点等,无疑成为印尼民众再次质疑国考其存在必要性的导火索,教育部部长穆罕默德·努尔面对众多的指责依然坚守国考阵地,但是,试问,国考能否吸取教训,并能不断改善,而令国民满意?倘使不幸国考阵地失守,国考取消后,取而代之的是什么样的检测和评估制度,是否就比国考更好?印尼教育呈现混乱状态,教育局已经无法再像以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对待各大媒体上民众们接踵而至的指责和评判,印尼教育局是采取一些切实有效措施的时候了,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印度尼西亚2003年第20号法令——国家教育体制法(Undang-Undang Republik Indonesia,Normor 20 Tahun 2003,Tentang Sistem Pendidikan Nasional)[Z].2003.
[2]Moh.Zaini.印尼国考研究—教育政策评论(KEBIJAKANUJIA
NNASIONALKajianKritisPolitikPendidikan)[J].JurnalSalam,Vol13,No1,2010.
[3]李纪文.现行高中会考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胡乐.我国中学会考制度的初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5]杨学为.从高考改革看会考的重要性[J].教育研究,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