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读者期待心理的狄更斯小说《双城记》

2013-08-15白雪张金宝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关键词:双城记情感

白雪 张金宝

摘 要:从狄更斯所著《双城记》中人物的情节设定与结构安排入手,提出了阅读经典文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阐述了文学鉴赏与评判过程中期待心理在阅读与鉴赏中所具有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期待心理;文学鉴赏;情感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19-02

《双城记》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著名长篇历史小说。狄更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希望是增添一点大家都乐于接受的形象的东西,来加深人们对那个恐怖时代的了解。”该小说以其独具的历史内容和精湛的写作手法在文学创作领域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位,小说中所透露的犀利的文风勾画出的英国现实,为文学界带来了一股砥砺之风。

一、符合社会大众心理期待

狄更斯所著《双城记》写于1859年,正处于19世纪50年代末英国工人运动的后期;接踵而至英国的宪章运动也已经基本结束,革命处于暂歇状态,人民需要得到休息。当时的英国国内形势可谓危机四伏,工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表面上虽然一片繁荣,但事实上社会矛盾却日益激化,阶级斗争日益尖锐,人民反抗统治的情绪日益高涨。伦敦爆发的建筑工人运动,两次大罢工和此起彼伏的爱尔兰人民反击英国统治的斗争都无疑成为战争的绝佳伏笔。巧妙的是,书中所描写的法国历史背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时的环境也是危机重重,爆发战争迫在眉睫。法国人民倍受奴役和屈辱,统治阶级已是日薄西山,人民的愤怒达到极点,在这样一个现实与历史颠动而重合的时机,狄更斯巧妙地加以利用,用他锐利的文笔直指统治阶级的暴戾和靡颓,对那些被残酷统治、被剥削压榨的劳动人民表现出极大的怜悯与同情,警示当局统治者:“罪恶所要承担的代价是巨大的!”读者通过阅读《双城记》所能了解到的不仅仅是统治阶级奴役和压迫劳苦大众的过程和残酷统治所背负的累累血债,更能明白革命是推翻统治的唯一途径。这无疑迎合了当时读者的心理期待,从而使《双城记》成为举世之作。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当代的读者会从各个角度对《双城记》中的人物的情节设定与结构安排有着更深的理解与感悟。首先,作者采用倒叙手法为小说设置了一个完美的悬念:一个历经了长达十八年后被女儿找到的医生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为什么会被囚禁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小房间呢?为什么他的手紧紧地握着一双破到不能再破的鞋子不放呢?他又为何在旧日仆人的家中被找到呢?这一切的疑团都急待破解。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渐渐地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架构在我们多年对阅读技巧的把握上,根据作者的场景对比而得出了一个罪魁祸首是法国统治阶级这一结论。正是因为他们的压榨和奴役迫使劳动人民无以聊生;正是他们的自负和膨胀使得国无道法;也是因为他们的嚣张和贪婪使得众叛亲离。然而,幸运的是世界上依然有真爱存在,它令我们欣慰,使我们感动。大多数人可能会说:在这个生命色彩萧褪的年代,露西和达奈所保有的爱情是难能可贵的,他们的结合是时代的典范,但本文所指的真爱是莫名的爱慕者卡顿对心爱之人露西不计代价的奉献,卡顿又是一个迎合读者期待心理的人物设定。狄更斯对理想主义的追求是显而易见的。卡顿为了成全其心上人而做出的努力与牺牲令人为之动容。在读者即将被悲剧气氛所笼罩而准备接受一对有情人不得终成眷属的悲惨结局而不禁潸然泪下之际,卡顿默默地对露西许下的终生之诺竟然使结局出现惊天大逆转。卡顿即刻成为了读者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英勇高大,其眼神笃定而坚毅赴死的影像顿然在读者们的脑海中浮现并久久不能抹去。

二、多元因素引领读者

读者在阅读过狄更斯的《双城记》之后,其心理期待得到释放;对于狄更斯文学作品的鉴赏讨论呈现多元化。随着读者评鉴素质的提高,人们从社会、历史与现实等角度分析了双城记创作始末的影响。评赏过程历经大致三个阶段。

1.情感引领读者

狄更斯的《双城记》所引起的巨大讨论,其导向主要是由读者的感情出发的。读者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圈套”,作者先是不动声色地渲染着没有一丝波澜的死水一样的法国环境,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却暗藏着巨大的阴谋;读者原以为枯燥无味的历史陈述改为惊心动魄的巧妙推进,一具复活的尸体让读者开始了一系列忘我的合理猜测:这具尸体的前生后世究竟是怎么样的?明明是活着的人为什么被认定成尸体?复活是人为的还是自然所致?这只是第一环,紧接着医生父女的团圆将读者带入了平和的氛围,露西找到了爱的伴侣并且顺利得到父亲的成全。就在读者们打算接受圆满结局时,另一个陷阱早在之前就已经安排就绪:达奈因为本身的社会地位而遭到了审判,他和露西的爱情危在旦夕,之前父亲的成全不论是拿出了多么大的勇气也一样变得不值一提,当一切美好即将付之东流,卡顿对露西爱的程度跟读者开了一个讨喜的玩笑,结局由悲转愉。读者就这样一步步地走进作者事先设计的“圈套”,一次次地推翻原有的猜测,待到读毕全书后,方才开始新一轮的读后鉴赏。

在感情操控下的读者最先被医生的大爱所征服,有关医生大爱的评论已不再具有鉴赏价值,本文不再赘述。但是,后来转至卡顿的博爱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通过卡顿对爱的牺牲,读者看到了理想主义的化身,为卡顿的乐于奉献所感动,为卡顿的消极待世所难过,但更为他的不得善终所惋惜;甚至有的人只想让卡顿获得救赎而改写小说的结局,为的只是想心灵上得到宽慰。人类是感性动物,对待文学作品的最初赏析凭借的只是情感上的推敲,而对于双城记中的卡顿,读者领悟到的理想主义的存在是以卡顿为圆心,博爱为半径向外周不断延展而得出的。

2.作者引领读者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让你遇到像卡顿这样的人会有着怎么样的人生?《双城记》中的人物或许是虚构的,但他们所拥有的期待让所有的读者都达成妥协,读者被医生的爱所感动而由此联想到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爱是相似的,为了儿女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的所有,从来不会有怨言。如果有欠缺,也会最终填补完全。为了心爱之人甘心付出生命的卡顿,更加让人动容。每个人都想找到能够这样为自己的另一半,虽不至于付出生命,但起码是全心全意地只为你一人着想。若一旦找到,夫复何求?读者恰恰是被书中的人物设定和作者巧妙的写作布局所震撼,才会有兴趣去探究作者本身为何可以驾驭全书,他究竟有着怎么样的人生经历和精彩过往才能感受到世间至真至性的美好情感,并且能将其完美地表达出来?这些疑问催促着读者去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于是转而去研读作者的生平来获得对他的作品探究的线索,从而了解到作者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他对耶稣的敬畏给了他一颗仁爱之心,他希望战争停止,人民和谐地生活,把一切交给仁慈和博爱来化解。这也就解释了双城记中的医生选择不再追究过往所受的侮辱与艰辛,而以平和的心态将女儿交给她所爱的人的原因。但作者又有些不忍医生的强忍痛苦,于是在女儿订婚的前一晚,让他回到了精神崩溃的状态,以表达这些年的艰辛不是能够轻易被抹杀掉的。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对卡顿所倾注的笔墨,恰恰是自己的生活写照。他本来是有一个家庭的,但他生命中的真爱却不是他的妻子,而是另一个女人。她是一个报社的杂志编辑,狄更斯对她倾注了更多的爱,却像小说里的卡顿不被自己所爱之人接受。与《双城记》中的人物所不同的是,狄更斯没有为生命中的真爱牺牲自己的性命,而是默默地付出,再付出。在书中卡顿的呈现也可以说是作者自己对真爱的阐释,即“只有对人类最强烈的爱情,才能激发出一种必要的力量来追寻和领会生活的意义”。

3.理性引领读者

读者对《双城记》文学鉴赏不能只停留在感情层面,应该更深一步;从量的积累,升华到质的飞跃。对《双城记》这样的名著鉴赏与评判,应该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不能只是兴趣使然的背景探究,而是总览全局,综合量化地看待它、鉴赏与评判它。读者不仅需要根据作者以犀利文峰在文坛上获得的成就和其生活经历给文学作品的影响来看待其作品的文学价值,更要着眼于这部作品在当时所引起的社会反响和当今的时代价值。只有这样,读者才能从鉴赏《双城记》这部文学经典中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启示与真谛。

三、结语

读者从开始阅读文学经典到最后完成阅读应该有其落脚点,即对作品鉴赏与评判。对作品鉴赏与评判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文”、“学”、“鉴”、“赏”。“文”不仅意味着明白文字意义,更是评鉴作品在文学界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读者需要通读全文,并且深刻理解该作品享有的文学地位。“学”意味着读者需要学习有关作品的所有信息,了解并加以利用在作品推敲的过程中。“鉴”是要将了解的所有信息得到真实可靠的验证,并且可以在作品中得到延伸。在“文”、“学”、“鉴”的基础上才能“赏”,即从量的积累发展成质的飞跃,综合所有的得到的信息,纵观全局,细致全面地分析和评价。

参考文献:

[1]石海田.文学阅读活动对故事的期待心理[J].河北学刊,1993,(1).

[2]童庆炳.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8).

[3]王岱.打开文学鉴赏之门——读[J].中国成人教育,2002,(1).

[4]阎晓天.视觉思维的创造性与意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医药学刊,2003,21(1).

猜你喜欢

双城记情感
探析《双城记》人物形象背后的人道主义精神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情感
台上
《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迪拜上海“双城记”
《双城记》中狄更斯的人道主义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让孩子把情感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