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人思想感情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

2013-08-15仙游县华侨中学郑金德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诗眼首诗诗人

◎仙游县华侨中学 郑金德

任何人写作品总有其目的,都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一种思想感情。诗人也不例外。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并结合诗歌本身的创作特点,采用各种表现手法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为了帮助同学们在阅读欣赏诗歌中有了明确地赏析方向,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里,谈一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理解和看法,与同行们一起交流。

一、意象含情

意象是诗人情感呈现的载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真实写照。我们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便可知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此诗写夜泊之景,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人选取了“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月近人、风灯夜照、沙头宿鹭、船尾跳鱼的恬静优美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生命的热爱。这对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此景此情浑然一体。为此,我们赏析时要紧紧地抓住这物“象”去分析诗人这个“意”,道出诗人这种“情”。

又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作者以“石灰”这一物象来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石灰”这一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呢?原来,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击退瓦刺,深受百姓爱戴。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由此可见,诗人一生为官经历毫无保留地道出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才选取了“石灰”这一物象反复吟唱。

二、描写传情

由于诗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不一样,显然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描写也各有千秋。

1.有渲染环境,突出形象的。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西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首十五望月诗,诗人写庭中月色采用了白描手法,“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冷露无声湿桂花”。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这与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思聚之情,表现得蕴藉深沉;那种悠然不尽,思念之切,表现得委婉动人。

2.有虚实相间,相辅相成的。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是写了诗人和家人分离太久,故妻子写信探问丈夫几时能回家,“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人无可奈何不能确定回家的日期。接下来,诗人写此时眼前之景,“巴山夜雨涨秋池”。这种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使人感到愁之悠长和沉重,是实写,秋夜绵雨映衬了不能归去的忧愁。但作者另辟蹊径,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是悬想之辞,是虚写,但虚中又有实,传达出诗人在他乡的孤独和焦急,对亲人的思念和歉意,对亲人思念自己的感激之情,已跃然纸上,“却话”一句实在无法道尽。避实就虚,情真意切。

3.有动静结合,正衬反衬的。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这首诗,前二句是静景,既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侯,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后二句是动景,春水盎盎,鱼抢新水,啪啪蹦跳,看到这情景,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这动静结合咱不激起作者从心底漾起欢快之情。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的“桃花潭水深千尺”是以物烘托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感情,是诗人此时此情的真挚流露。

三、典故抒怀

诗人在创作中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者要说出某个道理,除了直接、间接地抒情或议论外,就是用典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如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主旨在延揽英雄以图天下,诗的前面用了大量篇幅抒写时光飘逝、功业未就的苦闷,反复咏唱欲得贤才相助以完成统一大业的抱负,结尾处四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两个典故作结,再次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又如黄庭坚《登快阁》中的“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两句诗,前一句诗用春秋时著名音乐家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来表示世无知已的寥落寂寞。后一句用西晋著名文人阮籍的典故,来表达他自己与世相违,不随流俗的孤傲耿介的个性。可见,诗人借古人自喻,抒怀才不遇,以及愤世嫉俗的内心情怀,清晰可辩。

四、修辞达意

古诗中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鉴赏古诗时要注意诗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诗人要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关系。如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这首诗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与朋友南游岳阳楼时兴奋所作,使眼前景物也是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生命,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有意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由于诗人此时心情轻快,兴致勃勃,幻想联翩,用夸张的手法写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状态,“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飘飘然,恍如置身仙境一般。这些都是诗人赦免时狂喜狂饮的心情所至。

诗人思想感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很少直接表达,往往让读者通过形象去悟出诗人此时此刻的思想感情。如郑谷的《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这首诗是咏菊(物)诗,是诗人托物言志之作。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它高洁清幽,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不羡瓦松高”将“菊”与“瓦松”对比更显出菊的高风亮节。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诗眼情结

一切文学都是语言的艺术,特别是诗歌要在极小的篇幅里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往往煞费苦心地经营言辞。因此,在一些作品中就出现了最能表现意境神韵的关键词,使全诗增色不少成为“诗眼”。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的诗眼是“只独看”三个字,它是身在长安的诗人想像远在鹿阝州的妻子独自闺中望月的情景。写妻子独看无奈,独看长久,独看凄苦。这“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与妻子离别的痛苦,情真意切。又如杨万里的《三江小渡》:“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以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这首诗的“诗眼”是“交情”。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真挚情感。

总之,赏析一首诗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诗歌创作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它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抓住它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其思想感情就显而易见。

1.戴伟华、汪俊:《中国古代诗文鉴赏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荣泉、宋文柱:《中华第一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

猜你喜欢

诗眼首诗诗人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诗眼
诗眼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