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校德育的社会化及其实现路径

2013-08-15刘夕容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受教育者社会化

赵 欢,刘夕容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221116)

伴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进程,转型时期的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调整与革新。我们发现以社会需要为原动力的学校德育正在悄悄地转向。毋庸置疑,我们对学校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能说不够深刻,德育实效性低下成为长期困扰学校德育的固症顽疾,成为学校德育的软肋。以下将从学校德育的诸多缺陷及其社会化转向来分析我们寻找已久的支持学校德育的阿基米德点。

一 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化转向

(一)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德育目标泛政治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成为国家或统治阶级宣传阶级思想的重要渠道,成为统治者传播其思想的传声筒,其目的不外乎使人们的思想异化,接受统治阶级的统治,甘愿诚服。而在当今,我们似乎习惯地把中小学德育目标定位的过于理想化,有些德育目标与中小学生的认识视野及其道德倾向性差异太大,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加之历史原因,德育不时被送上政治运动的舞台,德育目标泛政治化,而成为政治的附庸,忽视甚至拒绝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道德情操的培养,驱使他们参加政治学习和政治运动。使学生从小对其产生厌烦情绪,并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使我们培养的人多是政治言论上的巨人,实际行动上的矮子。

2 德育过程缺失主体性

由来已久,学生一直被视为既定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价值认同者与遵从者,他们既无质疑既定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合理性的权利,也无尝试提出新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权利,而只能成为接受灌输道德知识的容器。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体性的学生,他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单是一个只接受知识的器皿,而是有着各种各样不同需求的理性与非理性统一的学习主体。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更希望得到情感、意志、需要等等方面的关注。而无视学生的需要,强制性灌输,势必会在知、情、意、行等诸方面尤其是在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环节留下阻隔的积弊。

3 德育方法的非人本性

学校德育中尽管采用的各种德育方法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通过肯定某些道德价值、否定另一些道德价值,使一定的道德规则和理想为学生所接受,德育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这种教育实质上乃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不关注学习者道德情感的唤起、道德意志的塑造和道德行为的引导与培养,忽略了作为学生主体的需要,而是片面地实施道德知识的灌输。

诚然,德育“并不是把外在的规范告诉给受教育者之后,就会变为他的美德”[2]。德育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和德育内容、德育目标相关的情境,需要依赖于受教育者自身的内省、反思、自悟、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内化过程,才能形成他的道德理念,进而转化为其外显的道德行为。而作为教育者,关键不在于向学生传授了多少道德知识,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把这些内容内化为个人的素质;作为学生关键不在于接受了多少德育知识,而在于能否把这些知识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素质。

4 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

复杂的社会现实,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追名逐利、拜金主义、面子工程等,以致现在许多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也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如每年的学雷锋、植树节等活动,看起来红红火火,但却很难实现德育的效果、结果,学校关注的是形式,是媒体的评论,是社会的认可。且德育活动仅限于当时当下,一旦过了那个时间,便再也无人问津,这种德育活动明显具有功利化倾向。它传递给学生的不是思想与信念,而是如何作秀,如何获得虚假的认同。这样一来,就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学校、教师在做样子!”这种无聊的、荒谬至极的形式主义的德育活动,对青少年的灵魂会造成多么深重的戕害。学校德育远离现实生活,忽视个性发展,缺乏科学指导。德育活动是为学生而开展的,其目的在于育人,由于德育活动过于形式化,导致德育效果欠佳,缺乏实效性,甚至向学生传递了错误的信息。

(二)德育社会化的基本内涵及社会化转向

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使得学校德育的效果不明显,实效性比较差,这种现象引起社会一些专家学者的思考,学校德育社会化是实现德育实效性的路径之一。

所谓的学校德育社会化是指学校德育在各主体的共同参与下,综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以学校教育为先导,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各方面合格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提高自身以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3]

从哲学的角度看,“社会化”就是指主体由于受社会周围环境的影响,逐渐适应并渗透到社会环境中,与社会环境辩证发展的过程。首先,社会化是学校德育的内在要求。学校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使主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否则,学校德育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其次,学校德育社会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学校德育社会化既是一个适应社会,也是一个改造和发展社会的过程;最后,学校德育社会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学校德育本体出发,学校德育社会化包括德育内容、方法、手段、功能的社会化等。从学校德育的外在环境观察,家庭、社会和学校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只有三者协调发挥作用,才能实现优化学校德育社会化的效果。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全面市场经验的建立,许多传统道德中的糟粕被淘汰,新的道德在新的社会经验状况中产生。当今德育越来越注重培养人的个性,德育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不断推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因而人的个性总是充满着社会性的丰富内容。随着社会多元化的转变,隐性课程开始得到关注。一些国家学校的德育已经从显性课程逐步地转向隐性课程——潜藏在正规的或显性的认识性、启发性德育课程及其他公共、专业课程之中,尤为在教育环境之中。德育已不只是学校的任务,它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责任,使学生的发展既符合其自身的身体、心理的发展需要,又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

二 学校德育社会化的必要性

学校德育社会化是从现实的社会发展出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不断适应改造社会的过程,由此可以说明实现德育社会化的必要性。

(一)德育社会化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

信息时代的到来,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捷的服务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烦恼。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我们可以快捷方便的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而虚拟网络的漏洞又使得各种垃圾信息毫无遮掩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特别是面对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学校德育别无他择,唯有紧跟潮流进行方法革新,积极寻求社会、家庭的协助,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社会德育渠道,走德育社会化道路,才有可能走出现在的困境。

(二)德育社会化是实现德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学校德育一定是为培养完整的人,即一个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学校的主要职责,也是德育本质的体现,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德育的本质主要包括:首先是教育本质的一般属性,即根据社会的要求,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其次是德育外延的组成部分,即道德、思想、政治、法纪;再次是揭示德育过程中互为主客体的统一性和两极性;最后是揭示德育过程的相互转化,即内化和外化的转化。其中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德育工作者(教育者);二是德育内容(社会所推崇的品德规范);三是德育的活动对象(受教育者)。从这种意义上说,德育也就是教育者充分掌握德育内容(品德规范),内化为自身人格的力量,并遵循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影响受教育者的品德心理与行为,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教育者外化的德育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教育。

(三)德育社会化是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果

德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家庭的未来,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德育是一项基础性事业,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监管,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十分关注德育对培养人才的作用,而这些国家关于发展德育模式各不相同,强调的德育内容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即德育工作不能只是交由学校或某个独立机构单独实施或是完成,德育是一项社会性事业,需要由全社会共同参与完成,尤其要突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作用。新加坡的德育工作尤为突出,其关键就在于它强调社会和家庭的育人功能,将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育人合力,将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结合起来,调动全社会关注并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借鉴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落实学校德育教育。

三 德育社会化的路径选择

从本质上来说,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的互动,来提高受教育者品德素质的过程。学校走德育社会化的道路,必须不断地提高德育的现实功能,实现其育人目标。

(一)学校德育的生活化

学校德育的生活化,指的是“学校德育目标的设计、德育内容的界定、德育途径的选择等,必须源泉于生活,回归于生活”[4]。“将学生带入到能使他们真正获得生命感动的活动中去,学生真正有了感动,有了理解,有了体悟,才能融入他的生命之中,成为他的人生故事”[5]。

学校德育的生活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操作:

1 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学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学生到底该如何学习?学习什么?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着重地强化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爱国主义等教育,健康和谐地引导学生激发成才,为报效祖国而勤奋学习,特别要重视学会学习的指导。

2 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

社会关系最根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针对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且缺乏一定的交往和沟通能力,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引导。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培养。要教育学生学会交流和对话,做到平等友爱、双向理解、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使学生在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3 关注和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一位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学习的保障,也是成就一位伟人的前提条件。学校德育工作者应以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学生节制物质欲望,高扬精神追求,健康、简朴、丰富的生活。传授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指导学生勤俭节约、自尊自爱、量入为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校德育的实践化

目前学生可以开展社会实践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几乎包括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工厂、企业、学校、农村等,这为我们构建多层次的社会实践体系提供了前提保证。遵循学生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特点和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在当下功利主义盛行多元文化冲击的情况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实践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问题。前苏联著名的伦理学家罗布尼斯基在他的《道德的概念》一书中就曾深刻地指出:“不要把道德从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社会、生活是道德实践的精神家园,它是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能够满足人的理智、情感、意志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要,只有回溯到生活世界里,科学教育给予人的理性才能作为理性而显示出来。道德活动是包含在人类各种生活活动体系之中的。学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方式,践履道德,并在活动中发展品德,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6]

建立建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是部分学校实施德育社会化的方法选择,将单纯的社会实践基地向“两位一体”转化,构筑实习基地与社会实践基地的“一体化”发展体系。由于社会教学实践基地的具体操作还没有完全成熟,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但是作为德育社会化的实践形式之一,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学校德育社会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寻找已久的支持学校德育的阿基米德点。我们应该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调整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协调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步调,更好的推动实现学校德育社会化。

[1]胡守棻.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0.(4):7-8.

[3]刘忠孝,孙丽丽.近十五年来高校德育社会化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17-20.

[4]张澍军.德育的社会化与社会化的德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8):8-9.

[5]刘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教育研究,2001,(9):8-12.

[6]刘志春.学校道德教育的反思及走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3):7-8.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受教育者社会化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