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的阅读期待与《廊桥遗梦》的成功

2013-08-15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罗伯特海明威爱情

吴 悠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1992 年一本名为《廊桥遗梦》(又名《麦迪逊的桥》)的小说在美国横空出世,这是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在此之前他只是一名北爱荷华大学商学院的教授。虽然当时沃勒已经53 岁,但之前也只是出版过一本名为《远离火光》的文集,在文学界他可说是名副其实的新人。按照当时的惯例,出版社在小说面市之初并未对其采取任何的宣传手段,印刷量也是极少。就是这样一本看似普通的薄薄的小册子,在之后竟凭借着读者之间的口碑宣传,逐渐跻身于畅销书之列,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盘踞了3 个月之久,成为了美国文学界的一桩美谈。自小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印刷数量也高达千万册,罗伯特·金凯和弗朗西丝卡之间那令人揪心的爱情,感动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1995 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更是大获成功,时至今日其影响力依旧不减。究竟为何这样一本情节并不复杂的文学作品,可以受到读者如此的青睐,本文试用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这一概念对此进行分析。

“接受美学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种全新的方法论,在当代文学研究中,起到了革故鼎新拓展视界的作用”[1](P333),“接受美学”(Receptive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 年所做的著名演讲《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中提出的。不同于对作品的文本本身的叙事手法、创作主题展开分析的这样一种单向的探讨,接受美学则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了文本与读者审美接受和审美经验的双向交流上。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读者出发、从接受出发。一部作品即使印刷成书,读者在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个半成品。《廊桥遗梦》虽然只是一部描写男女之间爱情的文学作品,但其文字的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满足了读者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使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期待视野作为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P13)

生活在不同文化、社会环境中的读者,随着长期的生活和阅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形成起一套对于自己所阅读作品的心理期待。一部小说能否得到读者的肯定,作品所展现的艺术价值和伦理价值取向必定要契合读者的期待视野,让读者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快感,甚至因此而得到审美上的“净化”。《廊桥遗梦》这部小说的情节,围绕着一段凄美的婚外恋而展开,既让读者体会到了真挚爱情的美好,也为最终两人相恋而不能相守感到扼腕。可以说,《廊桥遗梦》在情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上有着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同时其文本背后也蕴含着令人深思的伦理价值。

一、满足读者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正如《廊桥遗梦》的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在小说的开篇所说,人们生活在一个“千金之诺随意打破、爱情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的世界上”[3](P4),美好的爱情渐渐成为人们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一个情感缺失的世界正是人们所必须面对着的现实。《廊桥遗梦》中的罗伯特·金凯和弗朗西丝卡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美国男女,过着平凡甚至有些枯燥的生活,可发生在他们身上那虽然只有四天的爱情,却是如此的纯粹和美好。在这四天之内两人似乎穷尽了一生的力气去爱,如此浓烈的激情,使读者的内心中对爱情的向往之情得到了补偿,这种补偿心理是一种“读者在审美接受活动中,把艺术欣赏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补偿,为解决自身的缺憾、满足自身的欲望而提出的潜在要求。”[4]这本书出版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此时正值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之际,现代工业水平的日益提高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情感世界却变得愈发空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生活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加深,整个世界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而每个人就是机器上的一个个零件,日复一日的工作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在一天天地消耗着,直到淡漠、匮乏。沃勒笔下的罗伯特·金凯正是这种世界的叛逃者,一个“最后的牛仔”,他讨厌这个刻板、冷漠的世界,情愿让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去寻求自由,直到在他摄影的途中遇到了弗朗西丝卡,才重新点燃了内心对爱的渴望、对生活的希望。当罗伯特第一眼见到弗朗西丝卡的瞬间,仅仅觉得她是个漂亮而且有着健康美丽身材的女人,然而在接下来的接触中罗伯特不知不觉地被这个偶遇的依阿华妇女身上的气质所吸引。在罗伯特的眼中,弗朗西丝卡有着成熟女性的贤惠和善解人意,却又不失如少女般的激情与娇羞,这样的弗朗西丝卡既让长久漂泊的罗伯特有了家的感觉,也不啻于给他孤寂冰冷的内心注入了一丝温暖。在那美好的四天中,罗伯特一边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记录下弗朗西丝卡的美,一边敞开自己封闭已久的内心,向弗朗西丝卡讲述自己的孤寂、迷茫和对这个被组织化的世界的看法,所有的这一切都让罗伯特有种安定的充实感,这是他这个“最后的牛仔”从未有过的感觉。对于弗朗西丝卡来说,罗伯特的意外闯入让她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一见钟情,虽然在她这个年纪或许有些不可思议,可当罗伯特那饱含故事的双眼看向她时,弗朗西丝卡那异常的心跳,却说明爱情就这样降临在了她的身上。罗伯特·金凯就像一股不知从何处刮来的强烈旋风,吹乱了弗朗西丝卡原本死寂的依阿华乡村生活。金凯的温柔和他身上强烈的男性魅力,唤醒了被弗朗西丝卡埋藏在内心的激情与浪漫,是罗伯特的爱情使得弗朗西丝卡成为了真正的女人。在短暂的四天中,罗伯特与弗朗西丝卡幸运地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彼此最真挚的爱情。不幸的是,两人却因为世俗的原因无法最终走到一起。多年后,这份短暂时间激发出来的爱情不但没有因为时间的侵蚀而退色,反而在岁月的积淀中愈发浓烈。离开廊桥的罗伯特一直带着对弗朗西丝卡深切的爱继续浪迹天涯,即使被思念折磨却直到去世也信守承诺没有去打扰弗朗西丝卡的生活。选择留在依阿华的弗朗西丝卡也亏得这份真挚感情的寄托,而得以继续维持平静乏味的生活。可以说书中的廊桥成为读者心中爱的乌托邦,人们无法在现实中寻觅到的爱情在这一方土地上中得以实现,可以在作者建筑的文字世界中暂时逃离世间的烦扰。

二、迎合读者对英雄情结的怀旧心理

近些年世界各地都大刮怀旧之风,从服饰到文学,似乎都在回顾当初的经典。所谓经典是指那些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下仍能够被人们记住、保留下来的有价值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而文学经典则“是一定的文学生产过程的最佳结果,它积淀着某些最重要的文学经验,并对以后的文学生产起着一种导向作用。文学经典往往指涉、概括、隐喻或表达了一个时代,往往是某种既切中时代而又超越时代、具有某种永恒价值的作品。”[5]海明威的作品正是这样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学经典。初读《廊桥遗梦》的读者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无论是罗伯特·金凯的“硬汉形象”,还是他身上体现的悲观主义和悲剧精神,都让人联想到美国人的精神偶像海明威的著作所塑造的英雄形象。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他的小说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作品的的巨大魅力使其他的作家和广大的读者都为之着迷。对作家而言,海明威的作品作为一种经典文学的范本影响了许多的文学创作者,《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就称自己的文学创作深受海明威的影响,作为一名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在创作《廊桥遗梦》的过程中受其影响也确是合理的。对读者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明威作品中所表达的英雄主义情结已经融入到了美国人的民族文化与意识形态之中,人们之所以会对经典有所怀旧,究其根源是对经典产生的那个年代的追忆,无论是喜是悲都是那么令人怀念。当读者面对罗伯特·金凯这样一个漂泊在大自然中的孤独牛仔时,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扑面而来,让读者很容易被小说的情节所带入,产生阅读的愉悦感。

那么,沃勒所塑造的“最后一个牛仔”到底为何有着海明威书中“硬汉子”英雄的影子。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作者安排罗伯特·金凯在摄影旅途的过程中读了一本叫做《非洲的青山》的书。熟悉海明威作品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中描写了海明威前往东非的肯尼亚打猎的经历,海明威对紧张的深林冒险和面对危险的斗争精神的描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罗伯特·金凯就是这样一个行走在大自然之中,独自面对一切恶劣生存环境的硬汉。作者透过弗朗西丝卡的眼睛帮助读者审视了罗伯特的外貌,他瘦而高,行动如风般自如,有着刚毅的面部线条,一双蓝色眼睛有些迷茫、沧桑但却温柔,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海明威书中所描写的硬汉形象,甚至有些像海明威本人。同时,罗伯特还有着一种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之感。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借着老人的口说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6](P204),彰显出一种“重压下的优雅”,而这一特质在罗伯特身上就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作为一名《国家地理》的摄影师,罗伯特借着工作之便几乎走遍了世界各地,经常会去诸如北非沙漠、亚马逊河这样环境恶劣的地方,于是面对危险与挑战对罗伯特就有如家常便饭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让自己表现的邋里邋遢,而是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保持基本的整洁,并且因为长时间的野外工作,使得罗伯特练就了精壮的身躯,浑身散发着男性的荷尔蒙气息,就像一只随时准备猎食的雄性动物,这确实与海明威笔下所塑造的“硬汉子”英雄形象极其符合。

另一方面,正如海明威书中许多经历过残酷战争的男性形象一样,在能够无畏地面对危险与困境的同时却又有着自身无法摆脱的悲观与迷茫,罗伯特·金凯也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在他的性格中同样有着有着鲜明的悲观主义色彩。虽然在战争中罗伯特只是担任战地摄影师的工作,但在他镜头下记录的却都是士兵们残破的身体和绝望的表情,此时摄影带给他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然而回到平静的现实生活中他却又发现自己与这个社会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他是一个过时的人。罗伯特·金凯看不惯这个日益组织化的社会,在他看来这是现代文明正在使人们以一种堂而皇之地理由——发展经济——对自然环境和人性进行着疯狂的破坏。他也厌烦拍那些伴随所谓潮流不断变化着的时装,这样的变化只会让罗伯特觉得越发的空虚、迷茫,最终他选择离开了这样的工作,逃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自由广阔天地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可见罗伯特的人生是迷茫的,他与生俱来的智慧让他看透了这个社会华丽背后的黑暗,虽是不满却不想也无力去改变。海明威的名作《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巴恩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雷德里克都是这样的人物,尤其是后者,在体验到一战的残酷后,毅然离开军队与自己的爱人逃到瑞士,然而幸福却因妻子的去世戛然而止,就如同罗伯特在弗朗西丝卡身上找到了似乎是前世就已注定的真爱,一度认为自己是可以幸福的,但最终因世俗的原因无法相守,罗伯特和弗雷德里克仍是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只能继续在孤独之中生存下去。

三、契合读者的伦理价值取向

人们在研究现代小说的过程中,除了会对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审美价值进行探讨之外,也越来越重视对小说伦理价值的研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作者所创作出来的文本作品,要想被广大读者所欣赏、接受,除了要有丰富的艺术价值,伦理价值取向是否符合读者期待视野在其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作品无论其写作手法有多么高明,如果它传达的伦理价值取向是超出读者的接受范围的,那决计是会被读者所拒绝与排斥的。真正的好作品应该使读者在与作品的互动过程中得到审美的净化,产生心灵上的震颤。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在《廊桥遗梦》中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虽然罗伯特和弗朗西丝卡之间的爱情是为世人所不容的婚外情,但在这段四天的爱情中迷茫的牛仔找到了灵魂的归属,而被生活磨去对爱情幻想的女子也重拾内心的激情,沃勒对这样的感情是赞赏。不过当四天即将过去,弗朗西丝卡的丈夫的归期渐进时,即使痛苦万分,弗朗西丝卡在一份迟来的爱情和家庭的责任之间还是选择了家庭。众所周知,当一个作家完成了他的作品,除非他藏起来留作自我欣赏、自我娱乐,否则一旦把作品印刷成册以公开发表的方式传播出去,那么作者就肯定期待着用文本作品和读者进行交流,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沃勒就是想要通过女主人公最后的选择,来向读者传达自己的伦理价值取向,并试图与读者的伦理价值取向取得融合,小说的极度畅销则恰恰说明他取得了成功。可以说,小说中所表现的对家庭责任的呼吁,正是当时的美国社会所需要的。二战后,美国的婚姻与家庭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离婚率急速升高,在八十年代初更是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使美国成为一个“离婚大国”的原因有很多,无过错离婚法的实施,妇女在经济上开始独立,而美国人骨子里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六十年代末兴起的性解放运动,则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资本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一直为大众所诟病,一味的强调个体的利益与享乐,极容易造成个体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缺失。并且伴随着社会上对性欲解放的大力鼓吹,二十世纪后半期的许多家庭都因滥交、婚外恋的问题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局面。夫妻双方在婚姻这种法律规定的社会关系中,都有着应该承担和义务,一旦离婚,受到最大伤害的却是子女。因为离婚率的居高不下,在美国,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也不断地增加,由此又生发出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廊桥遗梦》中弗朗西丝卡就曾多次对罗伯特提到“责任”这个词。伦理学范畴中“责任”的内涵是“人们意识到的,自愿承担的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道德义务,它同职责、使命具有相同的含义”[7]。康德在责任伦理学理论中指出责任“这一概念就是善良意志概念的体现”[8](P12),责任伦理是人在自身的伦理道德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朗西丝卡的婚姻始于她对爱情不抱幻想之后,嫁给理查德既可以获得稳定的生活,也可以离开战后颓败的意大利到充满梦想的美国去,对于当时的弗朗西丝卡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在这段婚姻中,弗朗西丝卡无论在情感还是在性方面都没有到满足。理查德是个地道的依阿华农民,刻板、不解风情,与之相反弗朗西丝卡的内心渴望浪漫,但为了融入周围的生活环境,她不得不压抑这些情感。金凯的出现似乎让弗朗西丝卡少女时代对爱情做过的梦成真了,这是一个真正懂她的人。到了最后要做出选择的时刻,弗朗西丝卡内心的责任感还是战胜了对爱情的向往,她无法做到抛夫弃子来成全自己的爱情,无法让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活在别人的嘲讽之中。正如她自己所说,如果自己跟着金凯为爱浪迹天涯,她将一辈子为此而内疚,成为一个伦理道德上的罪人,这样的她也不是金凯所爱上的那个人了,至少在道德上她已经有所缺失了。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在书中所探讨的关于家庭与责任的问题,正是当时美国民众所面临的伦理道德困境,读者对弗朗西丝卡这个人物是同情的,她自身所信奉的伦理观是契合当下读者的伦理价值取向的,因此在读者眼中即使她背叛了丈夫但她却坚守住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不惜放弃真爱也要维护住自己的家庭。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说《廊桥遗梦》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离不开他对读者的关注和对读者期待视野的满足。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始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小说是为谁而写、为何而写,他试图通过小说将自己的艺术价值与伦理价值取向传达给作为欣赏者的读者,从而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

[1]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美]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廊桥遗梦[M].梅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5.

[4]宋光成.从接受美学看巴金作品的艺术魅力[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

[5]汪介之.20 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重读”的若干问题[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3).

[6][美]海明威.春潮;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7]刘颖.论伦理范畴下的责任[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2).

[8][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罗伯特海明威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我离罗伯特·德尼罗很近,等了他十天!”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
Autumn Fiers 秋火
海明威的那些女人们
我并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