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石记忆》开播五周年评点

2013-08-15李社教

关键词:黄石纪录片栏目

李社教 石 冰

(1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2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至2013年3月26 日,黄石电视台的《黄石记忆》栏目已开播5 周年。5年来,《黄石记忆》栏目组秉持“城市媒体应该成为城市历史的记录者,这是责任和情感所在”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开辟了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的新局面。湖北省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在《节目监听监看周报》上点评《黄石记忆》栏目呈现出“深情描述黄石人的精神面貌;精致展现黄石民俗风情和特色;理性揭示黄石的历史文化意蕴;立体呈现黄石的发展进步”的显著特征。这种对地市台某一个具体栏目进行专门推介和高度评价的做法是比较少见的。

5年来,《黄石记忆》栏目呈现了两大变化。

其一,从以震撼力为主的宏大叙事,转向以感人为主的日常叙事;从宏大的题材为主转向以平凡人生为主的日常书写;从一般性的宣传为主转向以大众为主的心灵书写,深深地融入了人文情怀。《黄石记忆》逐渐以小人物的个性视角反观社会大发展的表现手法,关注着平凡人生中具体的“人”。镜头越来越多地对准平凡百姓的日常生活,使越来越多的富有代表性的普通民众成为了镜头中的主角。比如,它对石头爱好者、扑克收藏家、股票收藏家等普通百姓的生活进行了跟踪和表现。这类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注重关照平凡人生,镜头下老百姓的大段独白或对白将真实生活展示出来了。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原生形态当事人,我们可以见到一幅幅现实民生的画卷。

其二,《黄石记忆》栏目的创作理念也从以往对历史真实的执着追求转变为追求历史记忆与现实效应相结合。相对于尊重历史生活原貌是纪录片的第一层面的诉求,更重要的第二层面则是充分运用视听语言的特性,把收集和选择的素材整合成一个能够在叙述逻辑关系中呈现人文情怀和观念的作品。情怀和观念的有效表达更有助于实现纪录片作为电视媒体的传播功能,并产生实际效用。比如,反映黄石转型发展的《复兴之路》;诠释和宣传“黄石精神”的《悦读黄石》;作为黄石市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片”——《矿冶熔炉铸精魂》等。阿兰·罗森萨尔说:“纪录片应该被当作是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甚至是一种武器。”①《黄石记忆》栏目组充分认识到了纪录片责任与影响力的重要品性,出于媒体人的强烈责任感,制作出了一系列对社会和政治有重大影响力的专题纪录片。如,2013年的《问道九江》系列就具有相当的时效性,这一期专题片分8 部分,比较全面地介绍九江市的历史和近几年发生的重大变化,分析了黄石与九江两地的相似与差距,同时也表现了黄石“比学九江”、“奋力赶超”的决心和举措,进一步展示出黄石人民希望把黄石市打造成鄂东第一城市的奋斗精神。在两地的对比中,让观众有了“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改革迫切感。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在相当程度上为政府推进地方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毋庸置疑,《黄石记忆》在改变,但同时也在坚守。

一是《黄石记忆》一直都注重黄石历史和人文景观的呈现,使受众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电视纪录片认知或重温黄石的地方历史。在对多种历史信息的触摸中,受众的历史意识被唤醒。就居民而言,黄石是养育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家园。对自己的家园中前所未知的史实的了解,对平时发生在身边、但习而不察的故事的发现,会使受众重新认识和评价黄石,重新打量和反思自己的生活,重新审视和调节自己的心境,还能使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自豪感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

二是《黄石记忆》一直注重以情感人。这一方面是来自纪录片所传达出的情怀和观念。如,《守望》中,解散之后汉剧团的老老少少(更多的是老人了),尽管有的人生活拮据,有的人衣食无忧,但为了圆大家心底的一个梦,都纷纷自掏腰包、义无反顾,从四面八方又一次聚集在一起,为一次没有观众喝彩的表演共同努力。这个故事让受众感慨万千。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创作团队的执着精神。也是因为梦、因为责任、因为担当,在5年的时光里,他们奔波在白天和黑夜,行走在井市和乡村,个中辛苦和快乐,在一系列的纪录片的零星画面中,受众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感动着。

面对当今电视节目日益娱乐化及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困境,如何让观众在审美上有更深的体味,并对人们改变现实生活形成更有力的推动,《黄石记忆》栏目必须把握好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将《黄石记忆》变得更具历史厚重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栏目的创作目的,从而更大范围、更好地增强其影响力。

《黄石记忆》栏目如何更具历史厚重感,笔者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选材上的全面把握。

《黄石记忆》栏目不仅要挖掘和展示黄石魅力,更要展现出真实的、全面的黄石历史。在真实的、全面的黄石历史长河中能让我们后人自豪的因子固然有很多,但客观地看,也不乏有一些苦涩的记忆存在。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拷问‘真实’就是不断地证实纪录片存在的理由,‘我真故我在’是纪录片的永恒追求”[1]。《黄石记忆》作为电视纪录片,自然要把握好“真实”的本质。诚然,先进的、美好的记忆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在历史角度上充分挖掘出妨碍黄石乃至中国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成分。不只是社会焦点问题和历史的重大事件应该在电视纪录片中被记录、被大众所了解,在某种意义上,《黄石记忆》要指向受众的历史和现实困惑,拨开生存意义的迷雾,反思发展历程中的坎坷,让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城市能够更好地改变现实、走向未来。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它的繁荣和昌盛与广大农村地区及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化进程促使乡村结构的日趋瓦解和乡土传统的日渐消亡,也一步步扩大着‘城市对现代性的垄断和农村的虚空化’,这使‘三农’问题在新时代再次被提出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上。”[2]因此,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是十分必要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黄石记忆》作为一个希望记录地方文化风貌的栏目,应该给予农业、农村、农民题材以更多的关注。“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五位一体”也要求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农业现代化问题。中国如何使农业走向集约化、农村走向城镇化?如何让更多的农民不再是“二等公民”,并能过上小康生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这些都是中国社会持久的热点问题。从目前看,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因此,“村镇系列”、“一县一品系列”都是极具价值的。这样对最基层的村落的记录和表现并引发思考,能使我们对中国问题的讨论免于空泛和偏执。

在选材的处理上,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把《黄石记忆》栏目与文化融合起来。在对比中突出黄石的独特个性,并把更多的黄石地方个性事件与全国、甚至国际大环境相融合,在更大的空间引起更多的共鸣。如,通过对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深度挖掘,凸显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唯一、独特、先进三大文化特性,能为黄石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发挥更好的宣传和支撑作用,能更好地镀亮黄石的城市名片;再如,在对“国宝”传承人黄太征的挖掘上,可以用更广阔的视角对事件进行剖析,将西塞神舟会与中国端午节进行联系,并与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已于2005年成功“申遗”)进行比较,可以增强黄石历史记忆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深度解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独特魅力和对东亚文化的影响力。

第二,方法上的突破。

如上所述,真实是纪录片区别于其它艺术种类的魅力所在,真实也成为纪录片创作的底线和形式约定。但如何将真实的力量透过荧屏传达给受众,有一个方法的问题,这也是《黄石记忆》栏目组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而“细节画面所产生的内部张力,比一般镜头更具冲击力,更具感染力和表现深度”[3]。细节上完美了,真实的力量就能完美地传达,电视画面也就会有血有肉。对细节的关注主要是对历史事实和人物形象两方面细节的关注。前者主要就是求真,力图在纪录片的叙述过程中通过细节表现真实,增加受众的可信度;而后者则是对人物的视觉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塑造是人物纪录片的重中之重,通过细节能使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细节处便是感人处。在细节处理上,《黄石记忆》栏目组已经有意识地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和探索。如《缘定三生》中米寿之年的吴惠英老人已基本处于神志不清的状态,连自己的儿子媳妇有时都认不清了,但徒弟来看她时,那句“汉琼,我念你”,还有片尾处她口齿清楚地唱起了《刀劈三关》,那是刻在心底的思恋,是融入生命的唱腔,必然会拨动受众的心弦。美中不足的是,有些人物系列纪录片在长镜头及声画同步上表现略显不足。在配乐选择和处理的细节上,《黄石记忆》栏目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如《让“瞬间”变成“永恒”》中,在表现特级摄影家傅福成回忆自己为寻找父亲而身处异乡黄石,并在这里扎下根时的配乐,并没有把整个气氛传达出来,反而影响了受众更好地去品味主人公的独白,容易把受众的情绪带出主题。

纪录片引人入胜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情节安排上的跌宕有致,扣人心弦。在节奏的把握中,《黄石记忆》需在叙事过程的外在节奏和各叙事段落的内在节奏取舍、协调上进行更多地斟酌。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讲到行文时说:“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夫裁文匠笔,篇有大小,离章合句,调有缓急,随变适会,莫见定准。”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握、协调内外节奏,安排情节,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作品的表达。在《守望》中,出现了不少重复镜头,破坏了叙述和故事的整体节奏感。另外,留白的艺术方法同样适合于《黄石记忆》,节目(不只是画面)可以适当运用留白,以发挥引而不发(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思辨力上的不断提升。

思辨力是理性精神的重要表现,其在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中主要体现为人文关怀和文化反思。埃尔文·莱塞说:“不论一部纪录影片是直接使用语言表述或是通过造型、通过材料的展示来表述;也不论受众是否被要求表态,影片制作者的态度是否明朗,被唤起的感觉只有一个:影片打开了一个‘眺望真实的窗口’。一部非虚构影片总是在直接间接表现真实,同时尝试着在这个真实之中寻求真理。”[4]央视一套的著名主持人柴静也强调过,在电视传媒行业里,“‘人’常常被有意无意的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梦寐中睁开眼来”[5]。要“尝试着在这个真实之中寻求真理”,“要从梦寐中睁开眼来”,创作者的思辨力不可或缺。理性的洞见具有穿透力,能激起受众的震撼感,使之在思想层面自我反思、悦服,从而带动人的自觉行动。《黄石记忆》栏目可以在不同的“关系”中体现思辨力,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这四个方面对历史进行不同广度和深度的发掘。《守望》就是在平凡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出了被湮没的尊严和价值。在对平凡人生中的特色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栏目组完全可以将潜藏于平凡生活里的生命活力进行更进一步的发掘。如对贾春英的人物塑造,可以对人物具有的坚定信念、执着情怀进行聚焦。更深层的是要引领受众在多样人生中寻找和确立安身立命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受众对自身处境的回眸和反思,对未来的坚信和展望。

在纪录片中,交融于情景的理性思辨能对受众的价值取向起着关键作用,因为“一般愉快的普遍传达性是在它的概念里已经包含着这事实,即它不是单纯的官能感觉的快乐,而必须是反省的;所以审美的艺术是这样一种艺术,它是拿反思着的判断力而不是拿官能感觉作为准则的”[6]。《黄石记忆》作为一档展示城市历史和文化风貌的纪录片栏目,需在思辨力上有更好的提升。如《问道九江》的时效性虽然很强,在切入视角上也做了不同角度的呈现,但在哲学高度上还有进一步追问和提升的空间。再如《土地,还是这片土地——宴庄村土地流转纪事》,《黄石记忆》栏目组敏感地抓住了“农村土地弃耕严重”的突出现象,并对“土地流转”这一“新生事物”进行了较深入的表现。节目通过《柯老汉的无奈》、《再入合作社》等片段,全面生动地介绍了宴庄村实现“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经验。根据“四化同步”的部署和要求,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向集约化。在历史中,中国农村经历了两次合作化,第一次是由政府主导的,第二次是由市场主导的。如果节目能将历时维度进行一些对比,在农业机械化、社会结构立体化、农民身份的转换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反映,节目的思辨性就能向更深处推进。“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7]自然而然地我们就可以通过黄石这片颇具乡土性的土地可以照见中国农村的历史、现实和未来,透视出最底层的农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念,从中也可以看到我们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扬弃。《黄石记忆》作为电视纪录片,它的创作肩负着民族精神和社会进步守望者和展望者的重任。因此,在创作中,我们应该进行理性的审视和思考,使前进的方向不致偏离。

希望“穿越时空隧道,追寻尘封记忆;记录真实故事,探求生活真谛”的《黄石记忆》栏目成为黄石市的电子档案馆,成为史料的汇集地;更希望《黄石记忆》作为回望者,透过荧屏之光,照亮我们这个城市的远行。这样,《黄石记忆》这个记忆黄石的栏目也必将进入黄石人的记忆。

注 释

① 参见阿兰·罗森萨尔《纪录片的良心》导言,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1980年。

[1]张同道.真实:支点还是陷阱?纪录片的真实观念[J].电影艺术,2004(1).

[2]倪学礼.大众叙事中的农民心灵史书写——略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J].中国电视,2009(1).

[3]蔡之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节奏[J],当代传播,2006(6).

[4]埃尔文·莱塞.合法的手段[J].世界电影,1993(3).

[5]柴静.看见[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51.

[7]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7.

猜你喜欢

黄石纪录片栏目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关于栏目的要求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