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基于信仰的视角

2013-08-15吴丽萍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信仰大众

吴丽萍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被大众认同、理解、接受、践行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直接面向大众、赢得大众、服务大众和指导大众的过程。尽管马克思主义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有着大众化的坚实基础,但是,必须认识到,当前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很多,民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信仰的迷茫和纷繁复杂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因此,要从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根本问题入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宣传者、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问题

1.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信仰是基于对某种主张、主义或神的极度信服和尊敬,从而在意识中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把它奉为自己的活动指南和行为准则。罗马尼亚裔法国犹太人,当代欧洲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 (Serge Moscovici)曾指出信仰对于群体的重要性,他说:“如果群体没有信仰或者说没有推动他们前进的思想,那么这些就是没有活力的群体、空虚的群体。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没有生活,没有目标,那么生命对他来说就毫无意义;一个群体如果没有信仰,那么这个群体就会彻底瓦解。”[1]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也曾说过:“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因为没有共同的思想,就不会有共同的行动。”[2]因此,一种思想要能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理解、接受并践行,才能起到聚合社会人心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彻底的唯物主义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精神融为一体的最崇高的信仰。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信仰建构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信仰为精神纽带的政党组织。它的成立,其首要的目标就是要唤醒广大受压迫的工农大众的革命自觉性。如何对大众宣传马克思主义,使其认同、理解并接受?我党为此创造了有效的宣传途径,即向大众灌输最易接受的内容。如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对农民进行宣传。在土地革命时期,我党提出 “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让农民得到了实惠,用事实建构起百姓对马克思主义最朴实的信仰。革命先烈夏明翰的一首千古绝唱的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就义诗,足以表明他们的信仰是如此坚定不移,足以表明党的意识形态信仰是何等深入人心,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和指挥人民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队伍越战越壮大,士气越打越高昂,正是由于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形式——毛泽东思想教育了人民、用革命理想感召了人民,建立起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挚信仰、对共产党的强烈信心,最终才有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和最后胜利。

2.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要被大众所认知、理解并接受,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而这一问题在今天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转型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世俗化的过程,伴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社会和大众的信仰也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要升华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绝非易事。过去苦大仇深的工农群众较为容易接受共产党的主张,愿意为 “主义”献出生命,是基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特殊环境、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权威、榜样的力量以及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等因素。而今天,从情感上易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大大不同了, “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随着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西方 “意识形态终结”论和“历史终结论”尘嚣纷起,一些人把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美化为 “普世价值”,崇尚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有人对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质疑,出现了信仰模糊、信念动摇、信心不足、信任下降的问题,一些人甚至被错误思潮和歪理邪说所俘虏。为了回应人们的质疑,我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并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产生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成果,为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闪烁出巨大的理论魅力,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用事实有力地抨击了 “西方文明优越论”、 “普世价值论”等。同时,我党不断清理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理解,不断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不断摒弃 “文革”中非理性的 “个人崇拜”,引导大众还原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也将随着理论的清晰、科学和社会主义实践日益成功逐渐升华为理性化的信奉。

真信的前提是真学、真懂。2011年4月,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评论家,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教授特里·伊格尔顿 (Terry Eagleton)写作的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普遍关注,书中通过大量实证对10个常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批驳,这10个观点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终结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梦想;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等。作者认为,过去40年,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都是正确的。除了厘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作者还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引发了全球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重新反思。因此,只有真学才能做到真信,真信才能真正践行。真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是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实现从 “外在”到 “内在”转换的动力。

3.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信仰是“根”,离开了这一 “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古今中外,在每个政权后期的政治危机背后,本质上都是人心的危机、信仰的危机。前苏联东欧解体与剧变的历史表明,高级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的信仰这一根本丧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无从谈起。从1956年苏共20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丑化十月革命、丑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到鼓吹美苏合作、大国沙文主义、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到1961年苏共22大提出 “全民党”、“全民国家”的一系列做法和宣传鼓动,再到戈尔巴乔夫 《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声明中,公开放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根本原则等,这些都是从理想信念、意识形态上瓦解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最高苏共领导人,越来越多的苏共领导干部也丧失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甚至背叛了党。身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叶利钦以及苏共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宣传部部长雅科夫列夫等苏共高级领导干部,由于信仰缺失,沦为思想上的反对派和苏共的掘墓人。1991年夏初,首次访问美国的叶利钦在纽约一所大学的演说中公开宣称:“俄罗斯已经做出了自己最终的选择。俄罗斯不会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会走共产主义道路,它将走美利坚合众国及其他西方文明国家走过的那条文明之路。”美国学者大卫·科茨长期研究苏联解体原因,他的调查显示,“在1990年,已经有将近10万苏联中上层领导开始背弃共产主义”。在苏共高级领导的推动下,从1989年1月到1991年1月短短两年内,有290多万苏共党员声明退出党组织。苏联意识形态大厦的根基被彻底摧毁,苏联制度的核心价值体系和理想信念大厦轰然坍塌。《美国之音》说,那是 “一份反共产主义的人期盼了70年的圣诞礼物”。党的信仰的丧失使民众对剧变反应冷漠,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大众的支持。

二、重塑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1.回应实践诉求,使 “主义”赢得大众认同。马克思明确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9马克思还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9-11毛泽 东则更明确地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4]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经群众掌握?

首先,执政党要关注民众生活,对社会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真正的信仰不仅是心灵的自发需要,而且是源于社会生活的自觉感悟和实践体验。民间的一些信仰之所以为民众所接受所掌握,是因为它重实践、较少利用文本,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有些甚至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说明,要找到理论与生活的契合点,用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作出解释。苏共亡党亡国的原因之一,在于它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远远落后于人民群众的需要,无法对复杂社会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回答,从而失去了民众的认同。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曾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5]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展示其朴实性和生命力,必须与现实问题、日常生活对接,要能回答现实问题、释疑解惑,在民众中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展现理论魅力,吸引和掌握群众。要使大众切身感受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共同富裕等,本质上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之上,为大众立言,为大众服务的。要运用简单、鲜明、具体的事实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寓理于事、以事明理,不能形成理论和生活的两张皮。要对理论准确阐释,既要防止庸俗化又要反对断章取义,切忌将理论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式。要使理论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要、变晦涩为清晰、变死板为生动,让真理离大众更近、更亲切,使大众对马克思主义有情感共鸣和实践体验。

其次,要特别关注大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大众往往从他们关切的利益出发,以实践效果和经验感知为根据,来决定是否接受一种主义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认为,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这种 “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胜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主义者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像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6]。因此,要重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减少磨擦和矛盾,润滑马克思主义与人们大众的情感。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只有在其切实走近现实生活,关注大众切身利益问题,不断开拓 “实践空间”,让 “大主义”管住 “小道理”,才能赢得大众认同。当然也要教育大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党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杜绝极端、非法、狭隘的个人利益。当前要努力通过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实践,满足大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建立起大众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从而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

2.创新传播途径,使 “主义”获得大众青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积极寻找传播路径,使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理论的光辉。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1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居世界第一。随着博客、手机、SNS等新兴网络媒体形态的出现,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便捷和拓展,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大加速。网络传播具有开放、自由与互动等特点,它是信息传播的双刃剑,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利用得好,它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 “助推器”;利用得不好,它也许会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阻推器”。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握好这一新的契机,利用博客、手机、SNS等新兴网络媒体,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范围,抢占网络文化的主阵地和制高点,扶持一批马克思主义网络工作人才,创建一批思想理论类网站,办好重点新闻网站理论频道,依托资源、品牌和人才优势,加强网络等新媒体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个性化服务,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书本化向网络语言化、微博化、短信化、图文化、音频媒体化转换,把网络等新型媒介打造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实平台,使马克思主义获得大众更多的青睐。

3.壮大信仰主体,使 “主义”感召大众行为。马克思指出: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7]任何一种思想的普及与信奉离不开精英阶层和知识分子的努力。汉朝以来的 “儒生”充满使命感、责任感,他们追求着传统儒家的 “内圣外王”的境界,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认同并自觉践行和传播儒家思想,正是一代又一代儒生们的努力,使儒学在我国得以传承几千年。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是信仰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据中组部的统计,目前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到8260.2万名。这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坚实主体,他们经受过考验、接受了严格审核、经过了组织程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奉者、宣传者、践行者。要通过发挥主体的力量和人格魅力,影响更多的大众认知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然,不能要求整个社会在同一时间内都信仰马克思主义,更不能用行政力量强制人们信仰马克思主义,践行政治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毛泽东在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8]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者都是一个 “孵化器”,壮大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也就是壮大了 “孵化器”。每一名共产党员要做排头兵,把握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其释疑解惑,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信念去感召人,传播、影响、带动更多的民众信仰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向民间渗透,使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渐成为民众的主流信仰。

4.转变政治语言,使 “主义”贴近大众生活。一种思想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同,一定有其鲜明的大众语言风格。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学说,之所以被大众所认知和认同,是因为传播者使用了大量的格言、谣谚、俚语、故事等形式,使儒学具有言简意赅、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列宁曾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9]晦涩难懂,群众不喜欢不接受,马克思主义发挥不了作用。毛泽东更是明确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10]851他还批评那些不肯学习和运用群众语言的人:“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出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10]841毛泽东是语言大众化风格的典范。诸如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等经典名言,以及 “箭靶比喻”、“铜墙铁壁比喻”、“石头水缸比喻”等,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国共两党战争等内涵生动形象地传达给了大多数文盲或半文盲的广大官兵,这些语言令人记忆犹新,耳熟能详,口口相传。因此,要把停留在政治文件和报告文献中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易于被人民大众感觉、理解和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语言表述转化成为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符合大众思维方式、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语言表述。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我国成语、典故、诗词、小说包装起来,用成语语言简化它,用诗歌语言美化它,用小说语言丰富它。只有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晦涩的理论文章,用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一语破的的观点代替复杂的逻辑思维,同时又避免语言的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连接群众与理论的桥梁,使大众化的语言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催化剂。

5.倡导信仰仪式,使 “主义”深入大众内心。仪式 “是一种象征性的和富于表现性的行动,一种制度化的创造特殊时空的手段,个体在其中可以体验到自己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分子”[11]。我们应积极倡导并推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仪式,如把唱国际歌、国歌、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进一步推广,让大众在这些形式中对其产生认同感。今天中国学者在和国外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交流的时候,尽管存在不同见解,但一起高唱 《国际歌》,大家就把手臂紧紧挽起。除此,还可尝试在固定的时间或场所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营造出一种有别于社会常态的特殊文化情境,凝聚与强化马克思主义的神圣与隆重,树立起经典的权威。这些做法可从党组织内部开始试行,逐步扩展到更广大的群众中去。这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新课题。

6.建设红色文化,使 “主义”引领大众思想。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具有价值整合、文明传承、政治教育等功能,它的优雅和通俗、思想性和先进性是人们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湖北秭归归州镇官庄坪村四组后山上,有一座无名烈士墓,当地人称之为 “红坟”,它被当地几代人口口相传,与其祖先一样受尊崇。因修筑秭兴公路、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当地村民三次搬迁。村民迁到哪里,就把这座红坟迁到哪里。这座红坟启蒙了几代人红色信仰,成了村民 “红色情结”的一个载体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改革开放以来,新红色文化也在吸引着年轻观众的追捧。2009年9月上映的 《建国大业》,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零片酬出演,电影摆脱了传统历史电影模式,再加上众多港台一线明星加入,电影票房突破4亿。而 《恰同学少年》、《亮剑》、《潜伏》等电视剧在大众中的热播,更是取得了令人意外的收视效果。对于执政党来说,建设红色文化,实质是一种动员、一种舆论、一种唤醒,它可起到凝聚人心、团结大众、引领多样化的文化思潮的作用。因此,挖掘红色历史资源,弘扬和利用好红色文化,组织民众参观红色基地等,有利于我们在信仰多样化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在信仰受众竞争中显示马克思主义的优势。

[1]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 [M].许列民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49-150.

[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下) [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52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2.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9]列宁.列宁全集:第3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22.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约翰·R·霍尔.文化:社会学的视野 [M].周晓虹,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8.

[12]刘康.红坟三迁六十年不离不弃 [N].三峡晚报,2010-12-30.

猜你喜欢

大众化信仰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