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基博兵学佚著汇考

2013-08-15傅宏星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兵家基博兵学

傅宏星

(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100)

钱基博 (1887~1957),字子泉,号潜庐,江苏无锡人。钱先生在兵学方面的论著,不仅有《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 《孙子章句训义》等专著传世,而且还有大量谈兵之作散见于抗战时期出版的各类报纸和学术刊物中,经世致用,影响深远。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战争灾难。当此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钱基博挺身而出,著文大声疾呼,鼓励中国人民奋勇抗日,团结御侮。1937年10月10日,他与浙江大学同仁创办 《国命旬刊》,希望通过文章著述来兴起民志。他亲自撰写 《发刊辞》,说明创刊的目的,并从释义 “国”字来激发国人守土保疆的热情和责任感:“按之 《说文》:‘国,邦也,从□从或。’ ‘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地也。’‘而从□于外者,所以明疆场之有定,树界表以共守;人不来犯,我亦不犯人。’‘如有侵畔,寸土勿让,操戈以守,有死无退。’”进而他指出:“抗战者,国民自卫之天职。”并引用古今中外如汉唐之匈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之德国等好战国家的失败历史来证明日本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同时又援引徐偃王以仁义亡、南宋以讲学削,说明“行仁讲让,忘战必危”的道理,指出中华民国欲不蹈徐偃王、南宋的覆辙,“惟有出之以抗战”[1]。他还进一步指出,执干戈以卫社稷,以卫祖宗披荆斩棘而得的国土,于情于义都是国人应尽的责任,如果不自奋以图苟活的话,则不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还建议政府要依靠民众,用诚意和大义使民众从情感上爱国,从而愿意团结起来保卫国家,抵御外侮。

1937年秋,钱先生转任浙江大学国文系教授后,目睹国难日深,乃重检少年时期习武图强的志趣,广泛涉猎、研讨古今中外军事著作,开始谈兵。他认为书生虽不能用兵,但不妨谈兵,由谈兵而知兵,在己,可以临危不惧,志气不挫;在国,可以知兵而用兵,更好地指导抗战。他曾与浙大顾谷宜教授合作,翻译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山维兹 (今译为克劳塞维茨)的 《战争论》,条达要旨,又采撷中国古代兵家之言以为按语,阐其幽而博其趣,编译出了一个克氏兵法的精要读本,取名为 《德国兵家克劳山维茲兵法精义》,后由浙江丽水江南出版合作社在1941年11月出版。可令人奇怪的是,该书目前只发现有上册,未见下册。难道 《德国兵家克劳山维茲兵法精义》下册未曾出版?或是已经出版,但后来全部毁于战火和社会动乱了?在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为证明之下,确实不好妄测。

1946年秋,钱基博由湘入鄂,出任武昌私立华中大学国文系教授。1948年暑假,他由武昌返回无锡,乘闲暇编纂 《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其中第二卷 《世表》第十五页至十七页,有一则钱先生自撰的个人简历,谨全录如下:

原名基来,字子泉,光绪十三年丁亥二月初二日午时生,理化研究会会员。历任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经学教员兼教务主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国立清华大学国文教授、私立光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私立无锡国学专门学校校务主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文系主任教授、国立浙江大学国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教授、私立华中大学国文系教授,著有 《经学通志》、 《中国文学史》、 《现代中国文学史长编》、《骈文通义》、 《版本通义》、《韩愈志》、《后东垫读书记》,《(增订新战史例)孙子章句训义》、 《欧洲兵学演变史论》、《斟今论》等书刊行。配同县附贡生候选训导王笏唐公讳三女,光绪十四年戊子五月二十日酉时生。子三,钟书、钟纬、钟英。钟书出嗣胞兄基成后。女一,钟霞,适长沙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毕业,获民国三十二年全国各大学国文系毕业论文比赛第一奖金,例授教育学士,现任私立华中大学国文系讲师石声淮。[2]

由此可知,钱先生在兵学方面的著作,除了《孙子章句训义》之外,还应有其他两部兵学遗著,即 《欧洲兵学演变史论》和 《斟今论》,且已经 “刊行”。

笔者十年来致力于民国学术文献的搜讨辑佚工作,走南闯北,埋首故纸,也曾对钱基博遗著在全国各大图书馆的保藏情况进行过一番细致的普查,复求之私家藏书,重点寻找 《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 (下册)、 《欧洲兵学演变史论》和 《斟今论》,结果毫无所获。上述兵学三书仿佛与人捉迷藏,踪迹全无。

1939年5月,《孙子章句训义》刊印行世后,钱基博书生报国的一桩心愿总算了了,他欣然赋诗两首以明心迹,其一曰:“谈兵戈戟亦森然,击贼何用口角妍。孙子作书苏子笑,枉抛心力写成笺。”意思诙谐,也不全出于自嘲。然自钱先生之殁,至今已逾五十年了,而其三部兵学著述依旧存亡莫测,几与民国文献同归澌没。笔者研读钱氏遗著有年,深知这批兵学著作的学术价值,无奈世事无常,稿本难觅,只能从相关的报刊、家谱、日记等文献中勾稽史料,对 《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下册)、《欧洲兵学演变史论》、《斟今论》等兵学佚著进行简要考述和推断,尚祈海内方家知者济我不逮,匡我谬误。

一、《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下册)

克劳塞维茨 (1780~1831)的名著 《战争论》,自1832年问世以来,曾先后被译成英、法、日、俄、汉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的思潮,《战争论》也开始由日本传入中国。迄今为止,《战争论》的中文译本已超过了三十种,早期的 《战争论》中文译本皆由日文译本转译,后来才陆续出现以英文、俄文、德文等语言版本为底本的中文译本,而《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则是第一部从英文译本转译的中文译本。

《战争论》内容丰富,卷帙浩繁,内容共有八大部分,分别是:第一章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章论战争理论;第三章战略概论;第四章论战斗;第五章论军队;第六章论防御;第七章论进攻;第八章论战争计划。《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上册)亦分为 《卷头语》、《发凡第一》(原著卷一 《论战之性质》)、 《明学第二》 (原著卷二《论战之原理》)、 《战略第三》 (原著卷三 《论战略》);不仅承继了原书的篇章结构,而且提要钩玄,撮其要旨,以一章为一篇,内容更为精炼。该译本为文言文体,繁体直排,小三十二开本,全书约计六万余字;封面署 “浙江大学教授顾谷宜精译、师范学院教授钱基博注释”,正文有七十八页,封底版权页标明 “上册”,由江南出版合作社在1941年11月出版。书目文献出版社 《民国时期总书目·军事卷》亦只著录上册。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藏有此译本。

关于此书的编译原委,钱基博有如下记载:

乡人丁慕韩将军嚄唶宿将,君之所知也。每相见陈兵□敌势,了如指掌,日欣闻所未闻也。基博则以不明日人之兵学,无以成我国之胜算,而日本兵学,师承德国。方与乡人顾谷宜教授迻译德国兵学大师克劳山维茲兵法精义,返之我国,验之当前,观其会通。而加按语以刊 《国命》,诏读者。邮寄相质,先生读之大喜。复谓:“读克氏之论,益信胜算之在我,而知丁将军之言不诬矣。”[3]

恐怕正是在与同乡丁锦将军的多次交流过程中,对于中日兵学的渊源和特点,反复加以分析比较,验之当前,观其会通,钱先生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某些抗战思想。孙子有言: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钱先生坚信: “不明日人之兵学,无以成我国之胜算。”而日本兵学,盖师承德国兵家克劳塞维茨;因此,他又与另一位无锡同乡顾谷宜教授合作翻译英文版 《战争论》,以备国人谈兵之资。

丁锦 (1878~1958),字慕韩,号乾斋,无锡城内南塘人。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毕业于北洋将弁学堂;同年,任陆军贵胄学堂教员。宣统二年 (1910年),任云南军事参议兼步兵第七十三标统带。民国元年,任陆军部教育科长。1917年,张勋复辟,任讨逆军起义总司令部参议;同年,调任陆军部军务司司长。1919年,调任航空事务处处长。1921年,授陆军中将,任北洋政府航空署第一任署长。1932年,丁锦曾辑有一部 《丁忠惠夫人哀挽录》,其中收录了钱基博所撰 《丁忠惠夫人挽联》,说明两人早有交往,并非新知。1936年,就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中将顾问。抗战初期,始任对日作战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谋。

关于 《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的翻译原则和成书过程,目前有两条重要的材料可资说明。其一曰:

基博尝授同学诸子以孙武书。时则首都沦陷,我军败绩;天下汹汹,士无靖志!而基博则谓:“强弱无定行;胜负无常势;要在量敌而审己,因利以制权。倘得孙武十三篇书读之,心知其意,可以镇方扰之人心,续国命于继绝!”亦以为乡人顾君谷宜诵说。谷宜闻而惊叹曰:“微乎微乎!出神入化矣!惜余闻道之晚也!”既而昭于基博曰: “余粗习欧故。”乃为道 “德之有克氏焉,言而世为天下则,亦庶几欧西之孙子也”!乃据英译本以相研讨,而证孙武之书;虽其言有合有不合;而要以证见日所以敢冒天下之不韪而以逞志于我者,其道有由!基博曰:“盖迻译以为我国人告也?”谷宜笑曰: “孙武书十三篇耳;然而国人罕有肄业及之者!况克氏之下笔不自休;其卷帙之浩浩,且什伯于孙武书焉;恐读者未终卷而我倦欲眠矣;宁易窥其要领所在乎!”基博仰而思,俯而答曰:“是何伤!请毋斤斤于字比句次之直译,而会通其旨以为要删;意最其精,辞出以达;庶几目治者易终卷,心维者易挈要焉;其亦可也!”于是谷宜说其义,基博润其辞,以一卷为一篇,随篇标目;题曰精义,勿以辞核。挂一漏万,虽自知其未允;提要钩玄,庶无负于作者!如以此为未足,则有克氏之原书在。聊疏其旨,以冠于篇。时在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之五九国耻纪念日,无锡钱基博叙于国立浙江大学之江西泰和县上田村舍。[4]

其二曰:

去年夏余在浙江大学之泰和学舍,与顾君谷宜译克氏兵法,得第一二两章,重为搜采吾国古兵家言加按语,以发其旨而博其趣,载入 《国命旬刊》,顷顾君最译第三章旨要寄示,乃为润色,加按语,以入院刊 (指 《国师季刊》——笔者注)。[5]

由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知道该书的翻译原则,意思明白晓畅,笔者就不画蛇添足了。而该书上册的成书过程,亦有清晰的脉络可寻。1938年夏,当时浙江大学已西迁江西泰和,兵荒马乱,流民塞途,在学校搬迁之余,钱基博与顾谷宜很快翻译完成了 《战争论》的第一、第二两章,亦即《发凡第一》(原著卷一 《论战之性质》)和 《明学第二》(原著卷二 《论战之原理》),钱先生 “重为搜采吾国古兵家言加按语,以发其旨而博其趣”,并为此专门写了一篇 《卷头语》,分别刊入 《国命旬刊》第6期、第7期、第8期、第10期、第12期,时间在1938年5月至7月间。到了第二年底,顾谷宜又将翻译好的第三章 (即 《战略第三》)寄给远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教的钱基博。钱先生乃为润色,并加按语,刊入1939年12月30日 《国师季刊》第5期。至此,《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上册的内容已经全部完成。

至于目前未见到 《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下册的原因,笔者分析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一)下册确实没有出版。因此还有两个推论可供参考:其一,下册稿本未能完成,自然也就不存在出版之事。其二,下册虽已完成,但因为战争的原因推迟出版,直至最终没法出版。因为从1939年12月上册内容完成,到1941年11月上册正式出版,其间顾谷宜有整整两年的时间,可以对余下的五章内容进行翻译;所以,也不能排除稿本有完成的可能。此外,江南出版合作社由潘一尘于1940年在浙江丽水创办,前后出版了《黄季宽先生抗战言论集》、《简易农仓》、《合作工作队》、《爱迪生的故事》等多种图书,刊物则有二种;1942年因战争迫近丽水而停办。这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二)下册稿本不仅完成了,也确实已经出版。那么可能的原因,则是后来全部毁于战火和社会动乱。

二、《欧洲兵学演变史论》

钱基博的第二部兵学佚著是 《欧洲兵学演变史论》。该书分上下两编,二十一章,约四十万字;构思于抗战后期,自1945年7月21日开笔,至1947年11月16日完稿,历时两年零四个月。此书在之前钱先生研究孙子和克劳塞维茨兵学的基础上,以 《欧洲兵学演变史论》为题,对欧洲兵学发展史进行了专门深入的研究,互勘得失,阐论因果。

这部书我们现在尚未见到,相关的文献资料也不多。除了 《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中的一条重要记录之外,就属 《吴宓日记》(第10册)中的几条记述较为翔实可靠。非常幸运的是,时任《武汉日报·文学副刊》的主编吴宓先生选载了《欧洲兵学演变史论》的序言,披露了全书的重要信息,他还特别加了按语:“无锡钱基博先生 (今华中大学教授)除 《中国文学史》(待刊)外,著有 《增订新战史例孙子章句训义》至精英,已由商务印书馆承印。又著 《欧洲兵学演变史论》,今录其序,就宓所知,吾国所出军事译著,尚未见有此国际综合性之战史。盖皆分国,各自夸胜掩败,而此书则能互勘其得失,阐论其因果,而尤注意历史之演变。此极有用之书,盼速印行。”[6]

吴宓与钱基博本是清华大学的旧同事,然自北平一别,南北相望,离多聚少。八年抗战中,虽然同样流寓西南,但一个在云南,一个在湖南,烽火惊魂,难得见面。而今聚首武昌,老友之间自然有谈不完的话题。据资料显示,在武汉交往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俩经常见面,钱基博不仅与之畅谈诗文艺术,兼及中外古今战史战例,而且还陆续将新写成的另一部谈兵之作 《欧洲兵学演变史论》借给吴宓阅读。随后的 《吴宓日记》,记录了他几次认真阅读该书的相关内容。

1947年12月28日, 《吴宓日记》有如下记载:

夕,函正中书局吴俊升,复述十二月十一日所寄航函 (未挂号,恐有失。)之内容,拟以谢大任校注音。又 (1)附寄 《文副》48期,求正中出版钱基博 《欧洲兵学演变史论》。 (2)代温嗣芳求正中承印其所译成之《国际贸易新论》J.B.Condliffe“The Reconstruction of world Trade”(1940)。[7]299

1948年1月2日, 《吴宓日记》还有持续的记载:

晴。和暖。晨、晚友谊餐。上午9:00访超、云夫妇拜年。回室中,清理 《文副》稿件。函钱基博,已介绍其所著 《欧洲兵战史论》于正中书局矣。[7]305

由此可见,吴宓在读了 《欧洲兵学演变史论》之后,认为此书极为有用,便向南京正中书局的吴俊升推荐,希望能尽快出版。

1948年1月5日, 《吴宓日记》又有如下记载:

夕晚,函孙蔚如、李百川约晤,并求为王聘余 (蒲诚,西府巷三十五号。)谋飞机。函汉口空军第四军区司令部新闻处长张翎,事同上。又函汉口三元里新制军官学校校长黄维将军,附寄 《文副》31、48期,荐唐玉虬任国文教官,介绍钱基博所著兵书。又约晤。余不悉记。[7]307

1948年1月14日,《吴宓日记》记载:

接黄维 (培我)将军复函,(南京三十四标,军官学校筹备处。)所荐唐玉虬、钱基博,皆愿延聘。[7]315

1948年2月6日,《吴宓日记》记载:

宓至云架桥,谒钱基博先生。奉还其所著 (1)《中国文学史》 (2)增订近代史例《孙子兵法》二书,并出示黄维将军函,畅谈。[7]328

以吴雨僧先生热心助人之风格,他虽然已将《欧洲兵学演变史论》做了推荐,但是还觉得远远不够。他认为钱先生是位军事专家,应该得到军方的重视,便又写信给国民党著名将领黄维,认真推荐钱先生的 “兵书”。当时,恰巧黄维被起用为设置在汉口的国民党新制军官学校校长。作为社会名流,吴宓与程潜、孙蔚如、黄维等军界大员曾一起出席过法国驻武汉领事馆的招待会。吴宓便借机在招待会上当面向黄维介绍钱基博的著作,显然得到了将军的欣赏;他进而又推荐钱基博去军官学校任职,也得到了热情的回应。

三、《斟今论》

钱基博的第三部兵学佚著则为 《斟今论》。比较而言,对于这部著作,我们所能了解的情况不多,除了 《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和 《吴宓日记》中各有一条记述之外,再无其他的直接证据,因此该书的成书过程,也一概不为人知。

1947年1月2日,《吴宓日记》有如下记载:

宓访钱基博,取得其所撰 《斟今论》文稿二册 (抗战中谈兵之作),归读之。[7]178

既然钱基博将 《斟今论》稿本借与吴宓先生阅读,而且有 “文稿二册”,则说明此书已经写作完成。可惜上述日记语焉不详,所记过于粗略,以至 《斟今论》的内容和体例,依然不得而知。

由于钱先生自幼就对 《孙子兵法》和陈亮《酌古论》怀有浓厚的兴趣,尝谓:“余少喜论兵,五经四子书毕,能烂诵孙武书十三篇,而贯串诸史,出以己所独见。又读陈亮 《酌古论》而善之,每学所为,下笔不能以自休,于山川形势险要,古今用兵战守攻取成败得失之迹,皆有折衷。”[8]

陈亮 (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 (今属浙江)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和诗人。陈亮年少聪颖,博览群书,纵论古今,婺州以解头荐, “因上 《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 (1178)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 (1193)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平生有 《酌古论》、 《龙川文集》和 《龙川词》等著作。

陈亮的 《酌古论》是一部为南宋抗金复国大业服务的兵略著作。作者基于文武之道合一的思想,特别强调人谋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该书系陈亮早年之作,着重论述了刘秀、曹操、诸葛亮、韩信、李靖、李愬等十九位历史人物,上至帝王,下至功臣谋士,以史实为依据,并通过实际战例的分析,考论其成败得失。钱基博所著 《斟今论》,极有可能仿照陈亮 《酌古论》的体例,亦采用 《史记》合传体的形式,以两三个人或以类相从,或互为比较列为一章,以今人为经,以古今中外战例为纬,详史传之所略,而略史传之所详。假如笔者的推测能够成立,《斟今论》或许会论及吴禄贞、蔡锷、蒋百里等人。

综上所述,钱基博在抗战期间所著的 《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下册)、《欧洲兵学演变史论》、 《斟今论》等三部兵学著作,不仅把整个中西战史都纳入到自己的研究视野内,详征博引,推诸本末;而且体大思精,见解卓越,对于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起到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反思作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三书稿本当时未能正常出版,后又历经兵灾人祸和社会动荡,下落不明,线索全无,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钱先生多次告诫学生要牢记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的道理,并在自己的著作里引用日本东乡大将之言以说明战争的残酷,那句话是这样说的:“热心于战争者,不知战争也!凡经历战争之恐怖而犹嗜战争者,非人类也!”[9]卷头语P6可谓惊心动目,发人深省。

至于无锡钱氏故居的藏书,皆于 “文革”初期被抄没,“拨乱反正”后也未发还。让人们抱有一线希望的是,据说目前无锡市图书馆书库中,尚存有大量在 “文革”中抄来的图书资料,是运动中寄存在县图书馆里的 “罪证”,以至于今。惟因图书馆人手有限,无暇整理而已。承蒙古籍部一位工作人员见告,彼曾于此尘埋山积之中,偶然发现 《孙子章句训义》批注本,其中不少是吴宓先生手迹,中、英文皆易辨识。如若当年钱先生果真将三部兵学佚著及其他未刊稿本送回故居保藏,即使遭遇 “抄家”厄运,终存天壤,诚钱基博之大幸,亦学界之大幸也。

钱基博生命最后的十一年是在武汉度过的。在这期间,他除了利用 《武汉日报》的 《文史》和 《文学》两个副刊陆续刊登 《近百年湖南学风》、 《江汉炳灵诗文谈》等著作外,还完成了《欧洲兵学演变史论》,这是在前述孙子兵法的研究基础上,专门研究外国兵学史的一部力作,从而把忧患意识更向外扩展了。钱先生以其历史学家的睿智,坚信 “中华精神不死,民族复兴可期”的信念,培育人才,著书立说。他的 《斟今论》一书,虽然我们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它的内容和体例,但是写作意图是明确的。他的爱国情深,足令国人敬仰;忠肝义胆,堪称学人楷模。对于钱先生的未刊稿本,我相信他也是有所考虑和安排的。或许,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1]钱基博 .《国命旬刊》发刊辞[J].国命旬刊,1937(1).

[2]钱基博 .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M].铅印本,1948.

[3]钱基博 .顾公述之先生哀辞[J].江苏民报,1948-08-01.

[4]钱基博 .德国兵家克劳山维茲兵法精义·卷头语 [M].浙江丽水:江南出版合作社,1941.

[5]钱基博 .《德国兵家克劳山维茲兵法精义·战略第三》题记[J].国师季刊,1939 (5).

[6]吴宓 .钱基博 《欧洲兵学演变史论·自序》按语[J].武汉日报·文学副刊,1947(48).

[7]吴宓 .吴宓日记 (第10册)[M].北京:三联书店,1999.

[8]钱基博 .《麟洲丛稿》序[J].光华大学半月刊,1934(7).

[9]钱基博 .孙子章句训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猜你喜欢

兵家基博兵学
兵学商用人物
——刘家文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 孙子兵学与建军之路征文”启事
《钱基博集》出版座谈会观感
论抗战时期钱基博的殉国情怀
浅议国学大师钱基博论兵
——以《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为例
兵家名言录
《兵家史苑》第一辑出版
兵家名言录
兵家名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