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道路”:社会主义实践与探索的伟大成果

2013-08-15王志超

关键词:中国道路道路特色

王志超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以坚定的意志和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这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郑重宣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中国道路”的成功,也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一、“中国道路”是历史百年求索的正确选择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决定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走向和生死存亡。近代中国100多年来,为了寻找一条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无数中华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流血牺牲,不懈奋斗。戊戌变法的维新派希望皇族的自我改良,走立宪维新之路,很快灰飞烟灭;辛亥革命的革命者希望走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之路,也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兴起,包括自由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社会发展主张,但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开创了中华民族革命发展的历史新纪元;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3条道路:国民党独裁专制、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道路、中间力量的第3条道路。最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苏联模式”,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最终陷入了“十年浩劫”和经济濒临崩溃的社会局面。文革结束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该走向何方?是走“两个凡是”的旧路、还是走“全盘西化”的歪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改革开放之路,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探索,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尽管中国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各种争论的声音至今仍不绝于耳,但历史已经作出了结论:改革开放前的传统社会主义封闭僵化的老路走不通,放弃社会主义的旗帜走资本主义的邪路也同样走不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才是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实现国富民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二、“中国道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智慧结晶

“中国道路”的形成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艰难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革命家为此奠基,虽然历经严重挫折,但为后来“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正式开创了“中国道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江泽民等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沿着“中国道路”的方向前进,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从而使“中国道路”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胡锦涛等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中国道路”得到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实践创造,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时代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道路”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实践探索到理论升华,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形成当代完整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过程。我们党以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认识为出发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和构建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大部分组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它不仅指引改革开放的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功,也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四、“中国道路”是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探索的成功典范

“中国道路”从开创、确立到坚持发展,短短30余年,就显示出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沿着这条道路,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体制机制的历史性转变,建立了一整套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制度保证;沿着这条道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地使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外贸出口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 432美元[2]。奥运盛会、上海世博、嫦娥探月、蛟龙潜洋、航母编列……,“中国道路”不断奏响新的凯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今天,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2],中国成为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沿着这条道路,我国成功地实现了13亿中国人民的迅速脱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10年间,城乡居民年均收入分别增长9.2%和8.1%[2],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出行、文化等关乎民生的问题逐步得以改善。尤其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把“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写在了党的旗帜之上,社会正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迈进;沿着这条道路,我国成功应对了国内外各种政治风波带来的干扰,全球金融风暴造成的经济衰退对我们的挑战,以及非典、地震、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沿着这条道路,我国成功地提升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公正中的大国地位,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也顺利向前推进。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就在这一瞬中,中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就在世人艳羡的眼光中,沿着“中国道路”创造了奇迹、铸就了辉煌,充分显示出了“中国道路”的无比正确和巨大力量。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3]

五、“中国道路”具有极为远大的光明前景

在“中国道路”这条光明大道上,我们昂首阔步走了30年,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又为全国人民确立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这两大宏伟目标,提出了未来10年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翻一番,以及人民民主、文化软实力、人民生活、两型社会的发展新要求,并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进行了总体部署,产生了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一个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正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中国道路”作为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践探索的伟大创造,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继续奋斗。当前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十八大”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坚定走“中国道路”的信念,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的“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艰苦奋斗、不懈奋斗”[1],努力践行“中国道路”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道路”再添佳绩,如此,则“中国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道路”一定会展示出更加光明美好的远大前景。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EB/OL].(2012-11-09)[2012-11-12].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html.

[2]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新世纪实现新跨越 新征程谱写新篇章[EB/0L].(2011-08-15)[2012-11-12].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bdcj/t20120815_402827873.htm.

[3]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J].求是,2012(23).

猜你喜欢

中国道路道路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