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训诂方式与训诂方法的区分——以“声训”和“因声求义”为例

2013-08-15段雪璐

关键词:训诂学训诂词义

段雪璐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一、关于声训和因声求义的界定

声训和因声求义、训诂方法和训诂方式都是训诂学中的重要术语,然而,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往往将训诂方法和训诂方式等同起来,或者混淆了二者之间的界限。譬如,有人将声训视为训诂方式,有人则将声训视为训诂方法,有人甚至把声训与因声求义等同起来。

1)认为声训是训诂方法。例如,周大璞先生《训诂学初稿》“释义的方法”一节中认为:“释义的方法,指的是探求词语意义的方法。前人习惯地把它分为3类,即声训、形训和义训”[1]。冯浩菲先生《中国训诂学》认为:“声训法是根据声音关系训释词义的释词方法。”[2]

2)认为声训等于因声求义,是训诂方法。例如,郭芹纳先生《训诂学》认为:“声训就是因声求义,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训释词义。”[3]周大璞先生《训诂学初稿》认为:“声训就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赵振铎先生《训诂学纲要》指出:“因声求义又称声训,是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它的办法是取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4]白兆麟先生《简明训诂学》认为:“因声求义,旧称声训或音训,就是寻求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5]苏宝荣、武建宁先生《训诂学》认为:“‘声训’又叫做‘音训’,就是‘因声求义’,即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来解释字(词)的方法。”[6]

3)认为声训是训诂方式。例如,张永言先生《训诂学简论》第4章:“训诂方式和训诂用语综述”中将声训置于训诂方式下分析[7]。周祖谟先生《汉语音韵学论文集》指出:“声训是从词语的声音方面推求词义的来源,以音同或音近的词为训,说明其命名之所以然的训诂方式。”[8]黎千驹先生《现代训诂学导论》认为:“人们所说的训诂方式,一般指形训、声训和义训。”[9]

声训究竟是训诂方式还是训诂方法?声训是否等同于因声求义?我们认为,声训是训诂方式,因声求义则是训诂方法,不宜混淆二者之间的界限,亦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我们知道,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有一套完善且明晰的术语。如果训诂学中的术语之间界限不明,甚至含混不清,这势必影响到训诂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将对训诂学的教学、普及造成某些消极影响。

二、由训诂方式与训诂方法的区分看声训的类属

(一)训诂方式与训诂方法的区分

“声训”究竟是训诂方式还是训诂方法?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得明确什么是“方法”,什么是“方式”,由此再来明确什么是训诂方式,什么是训诂方法。

先看“方法”和“方式”的区分。《现代汉语词典》对“方法”的解释是:“方法,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对“方式”的解释是:“方式,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可以看出,方式偏重于一种表达的形式,即对于某一问题或某一思想,人们应该采取何种手法去表现;方法则是用来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是门路、程序。再看什么是训诂方法,什么是训诂方式。黎千驹先生《现代训诂学导论》指出:“所谓训诂方法,是指人们在阅读古代文献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陌生的、难懂的词,这时就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这些词的意义,使这个词的意义由陌生到熟悉,由未知到已知。这种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就是训诂方法。”“所谓训诂方式,就是训释词义时所使用的手段。换句话说,当人们已经知道或者已经考证出某个词的意义时,就会考虑运用什么方式来解释它。”黎先生分别给训诂方法和训诂方式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由此可见:训诂方法注重的是探求和诠释词义的途径;训诂方式注重的则是诠释某个词的意义时所采用的形式。也就是说,当人们通过训诂方法探求出某个词的意义后,就会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它,这是一个解释词义时所采取的形式,采用何种形式,需要我们根据所解释的词义的类型,选择不同的训诂方式。

(二)声训的类属

声训究竟是属于训诂方式还是训诂方法,它是否等同于因声求义,我们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第一,从声训与因声求义之间的关系来看:声训是因声求义的滥觞,声训中隐含着训诂方法的因素,人们由声训的原理而提出“右文说”,由右文说而发展到“音近义通”,因声求义就是在“音近义通”原理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训诂方法。

萌芽于先秦时期的声训,对词语的解释尚限于正文之内,例如:《周易·需·彖传》:“需,须也。”《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义者,宜也。”他们与经籍的内容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至秦汉时期,在一些训诂专著中也出现了声训的训释方式,例如,《尔雅·释言》:“履,礼也。”《尔雅·释言》:“矢,誓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更是广泛地运用声训来训释词义,例如,《说文》:“天,颠也。”“申,神也。”及至刘熙著《释名》,该书运用了大量声训的方式来解释词义,探索语源,例如:《释名·释水》:“川,穿也,穿地而流也。”《释名·释州国》:“凉州,西方所在寒凉也。”

先秦两汉的训诂学家对汉字声音与意义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开始想到用汉字的音义关系进行训诂实践,但对于声训的运用,原则上是以他们所处时代的语音为基础的,以那个时代的语音为准则把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联系起来。对于汉儒来说,声训所必须的音同或音近完全只是他们凭感觉的自我发挥,他们虽然抓住了音同或音近这一线索,但由于他们对音韵认识的模糊性,使得他们运用声训时必然是随意的。陆宗达和王宁先生《训诂方法论》中就提到:“声训应当是用同根词作训释词,但汉代某些声训往往选用一些偶然同音词附会其义,不能表明同根,需做具体分析。”[10]这就是选择上和实践上的差异。我们认为,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要有音近义通的关系才能构成声训,而先秦两汉所谓的声训中,其“义通”往往只能是依靠声训著作者的主观意识系连,这就给汉代的声训打上了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

随着训诂学和音韵学的不断发展,到了清代,我国训诂学研究进入繁盛时期,很多学者对音义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再加上古音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开始自觉运用一套严谨的上古音语音系统规则去研究和探求词语的音同或音近关系。段玉裁认为:“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终于得义,得义莫重于得音。”段玉裁深谙音近必义通之理,并自觉将其应用于训诂实践,在音近义通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的训诂方法,用声音和意义的联系去探索同源词,这必然使得利用音同或音近这一语音条件得到的音义关系更加准确和可靠,使得清代训诂学者的研究硕果累累。

第二,从声训与因声求义的功用来看:因声求义可以探求连绵词,而声训不能诠释连绵词;汉代的声训主要是作者用来寻求宣扬政治学说的思想依据,清代的因声求义侧重于对语言文字本体的研究。

因声求义可以探求连绵词,而声训不能诠释连绵词。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形与义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文字终究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我们理解词义如果仅仅靠其外在形式来探求词义,则不免使我们的训诂工作陷入困境。“因声求义”作为一种利用汉字古音为线索分析和探求古义的训诂方法,就充分利用了语音的内在形式。其理论依据,来源于汉字的“音近义通”。荀子曰:“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这准确地概括了声音和意义关系在初始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偶然性与随意性。然而,声音和意义一旦约定俗成后,为发挥其交际的职能,就要求它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思维的不断深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必须不断地创造新词来反映新事物以使语言能够适应新的社会交际的需要。由于语言具有类推作用,因此,人们在约定了某个声音为某个事物的名称之后,就会把与这个事物有关的其它事物用相同或相近的声音来表示。这样就造成了音近义通,也就为“因声求义”提供了理论基础。音近义通的3种表现形态,黎千驹在《现代训诂学导论》中总结为:“同源词之间的音近义通、连绵词不同书写形式之间的音近义通、借字与本字之间的音近义通”。正是因为音近义通有此3种表现形式,从而构成了因声求义的3个重要作用:探求语源、解释连绵词和阐明通假。

比较而言,声训除了被公认为是用来揭示词语在其命名之初的“所以之意”即阐释语源之外,有些学者还认为声训具有指明假借的功能。如,“《尔雅》中对《诗经》的注释:‘矢,誓也’,‘务,侮也’”等。虽然这是为解释一些特定的用字现象而人为地扩大了声训的范围,但这至少说明声训能够指明假借。而对于解释连绵词,声训就有些无能为力了。王念孙在解释连绵词时指出:“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我们在记录语言时,有时用2种或多种形体不同的同音词记录同一个意思,这时候,字形就只能作为记录词的一个符号而存在。例如:“仿佛”可作“彷彿”、“髣髴”;“频繁”亦可作“便蕃”、“便烦”、“便繁”、“频烦”。遇到这种情况,王念孙认为,“大抵双声叠韵之字,其义即存乎声,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矣”。因此,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因声求义,利用音韵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出连绵的形式,探求出连绵词的意思。例如,黎千驹先生《论语导读·后记》指出:

《论语·述而》:“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文莫”长期以来主要有四种解释:一是“文莫”为两个词,其中“莫”为“无”。何晏《论语集解》:“莫,无也。文无者,犹俗言文不也。文不吾犹人也者,言凡文皆不胜于人也。孔曰:‘身为君子,己未能也。’”二是“文莫”为两个词,其中“莫”为疑辞。朱熹《论语集注》:“莫,疑辞。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以及人。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三是“文莫”为两个词,其中“莫”为“其”字之误。王引之《经义述闻》:“‘莫’盖‘其’之误,言文辞吾其犹人也,上下相应。犹《左传》‘其将积聚也’,其与也相应也。”四是“文莫”为一个词。程树德《论语集释》引刘台拱《论语骈枝》曰:“《丹铅录》引晋欒肇《论语驳》曰:‘燕齐谓勉强为文莫。’又《方言》曰:‘侔莫,强也。北燕之外郊,凡劳而相勉,若言努力者,谓之侔莫。’案《说文》:‘忞,强也。’‘慔,勉也。’忞读若旻,‘文莫’即‘忞慔’,假借字也。《广雅》亦云:‘文,勉也。’黾勉、密勿、蠠没、文莫,皆一声之转。”

按,“文”上古属文部、明纽,“侔”属幽部、明纽,“忞”属文部、明纽,“文”、“侔”、“忞”为双声,“文莫”、“侔莫”、“忞慔”是同一个联绵词的三种书写形式,《方言》写作“侔莫”,《说文》写作“忞慔”,意思都是“勤勉;努力”。因此第四种解释是对的。“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意思是“在勤勉方面我和别人差不多。身体力行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11]

黎千驹先生通过“文莫”的声音线索分析而认为,“文莫”、“侔莫”、“忞莫”是同一个连绵词的3种书写形式,《方言》写作“侔莫”,《说文》写作“忞慔”,意思都是勉强、努力。显然,以上探求词义的工作,是因声求义的过程,也是训诂方法实践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是简单的声训无法完成的,从性质上来说,声训作为解释词义的一种方式无法对词义进行探索;从功能上来说,声训作为单字训单字,也无法对连绵词进行解释。因此,我们说,声训是不能诠释连绵词的。

汉代的声训主要是作者用来寻求宣扬政治学说的思想依据,清代的因声求义侧重于对语言文字本体的研究。我国最早使用声训来诠释词义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周易》、《论语》、《尔雅》等著作中都依稀可见声训的影子;发展到汉代,声训作为一种训诂方式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不仅许慎著《说文解字》时多处用到声训,汉代还出现了声训集大成者的《释名》,同时期的还有《春秋繁露》、《白虎通义》、《风俗通》等都含有大量的声训材料。从训诂学角度来看,其声训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词的语源,然而其直接目的却是借用声训来宣扬封建意识形态,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例如:《释名·释长幼》:“女,如也,妇人外成如人也。故三从之义,少如父教,嫁如夫命,老如子言。”《白虎通义》:“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说文解字》:“火,燬也。”《白虎通义》:“火之言委随也,言万物布施。火之言化也,阳气用事,万物变化也。”

以上三家的声训都可谓是以说明语源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哲学观和政治观。刘熙对“女”的声训,体现了当时对女性的“三从”观念;《白虎通义》对“王”的声训,体现了君权至上的观念;《说文》和《白虎通义》中对“火”的解释各不相同,其语源亦不相同,对同一个词生出2个来源的解释,这就体现出了汉代声训的牵强附会和主观随意性。由此可见,汉代人使用声训,其目的不是为了文字音义关系的探求,而是以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为要务,宣扬自己的哲学观、政治学说以及价值取向,以迎合统治者的心理以及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这样,汉代的声训就都深深打上了训释者的主观烙印,这种声训与清儒的因声求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戴震说:“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志。”[12]钱大昕指出:“夫穷经者必通训诂,训诂明而后知义理之趣。后儒不知训诂,欲以乡壁虚造之说求义理所在,夫是以支离而失其宗。”[13]由此可见,清儒因声求义这一训诂方法,是基于对文字音韵实实在在的研究而得出的相对理性的语言文字的训释,继而通过对文字语言的训释达到通经致用的目的。因此,声训不等于因声求义,声训是训诂方式,因声求义是训诂方法。

[1]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24.

[2]冯浩菲.中国训诂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335.

[3]郭芹纳.训诂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3.

[4]赵振铎.训诂学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89.

[5]白兆麟.简明训诂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78.

[6]苏宝荣,武建宁.训诂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57.

[7]张永言.训诂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134-135.

[8]周祖谟.汉语音韵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126.

[9]黎千驹.现代训诂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5,194,215.

[10]王宁,陆宗达.训诂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78.

[11]黎千驹.论语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622.

[12]戴震.东原集·与某书[M].济南:齐鲁书社,1997.

[13]钱大昕.潜研堂集·左氏传古注辑存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训诂学训诂词义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试论晋东南地区方言古语词的训诂学价值
字意与词义
训诂思维与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