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地区夏商城址内生产专业化研究

2013-08-15张书惠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城址手工业作坊

张书惠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郑州 450001)

河南地区夏商城址发现较多,得到确认和发掘的有二里头遗址[1]、郑州商城[2]、偃师商城[3]、小屯殷墟[4]、洹北商城[5][6]、荥阳大师姑[7]、辉县孟庄[8][9]、平顶山蒲城店[10]、焦作府城[11]、新密新砦[12][13]、新郑望京楼[14]等。这些城址中,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小屯殷墟发现的手工业作坊种类多、规模大、规格高,因此笔者以这些城址为例进行研究。

一、夏商城址内手工业作坊的考古发现

河南地区是夏商两代都城所在地,其手工业水平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在考古发掘中已经得到证实的不仅有铸铜、制骨、玉石器制作等高规格器物的作坊遗迹,也有木器、纺织、编织、酿酒、制车船等涉及生活各方面的作坊。如殷墟苗圃北T101西南,距地表2.5米处发现有席纹痕迹,每边长约5厘米,纹饰为十字形,推测可能是芦苇编织。另外墓葬中也常有席纹发现。史书记载的夏代车正奚仲,由他管理的部族可能是一个掌握制车技术的部族。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二期发现有铸造铜器使用的陶范、坩埚碎块和铜渣等。陶范发现2件,内范、外范各1件。坩埚碎片发现9块,个别的器壁保留有多层铜迹。铜渣块4件,大小不等,铜渣块内含有杂质,重量较轻。这一时期没有发现确切的铸铜遗址,仅发现窑址一座,窑身大部分被毁,只残存西壁的一部分。三期发现陶窑5座,两座位于遗址西北部,并发现有坩埚残块、陶范、铜渣等。四期遗存中发现窑址一座,位于遗址中部第一号宫殿基址上。保存较好,有窑室、窑箅、火膛和火坑等。另发现有与铜质生产工具有关的坩埚碎片和铜渣等。

偃师商城:发现的手工业作坊遗迹较少,在外大城东北城墙内侧发现铸铜遗迹。有木炭、陶范、铜矿渣和铜渣、烧土坑和灰坑等遗迹,推测可能是与铸铜有关的遗迹。在外大城东北隅城墙下部夯土及城墙附属堆积之中也出土有木炭、铜渣、坩埚和陶范块等。另外在城北部发现有陶窑遗址。

郑州商城:手工业作坊大多分布于内城外四周,商代的铸铜作坊遗址发现有两处,即南关外商代铸铜遗址和紫荆山北商代铸铜遗址。南关外商代铸铜遗址发现有铜锈面、铸铜场地土台、壕沟、残熔铜炉壁块堆积坑以及与铸铜有关的灰坑等。遗物出土有铜矿石、熔铜陶坩埚、陶范等。该遗址使用时间从二里岗下层二期延续到二里岗上层一期。紫荆山商代铸铜遗址同样发现有房基、铸铜场地,与铸铜有关的灰坑等,遗物亦有铜矿石、陶坩埚、木炭、铜锈面等,使用时间较短,仅在二里岗上层一期。据发掘者研究,两处铸铜遗址的使用时间与郑州商城商代二里岗上层一期时间是一致的。陶器手工业作坊遗址在铭功路北段西侧的郑州第十四中学院内,发掘有壕沟、烧陶窑炉、房基作坊等遗迹。遗物有陶拍子、陶器残品等。宫殿区商城工作站内发现一壕沟,内有大量骨料,应与制骨有关。

小屯殷墟:殷墟发现的手工业作坊较多。小屯村北发现大量玉石器半成品,应为玉石器手工业作坊;苗圃北地发现有熔铜、铸铜、修饰工具等铸铜遗物,同时也发现炉渣、木炭、将军盔等与铸铜有关的遗物,推测为铸铜作坊遗址。孝民屯也出土有较多的熔铜、铸铜工具,推测也是一处铸铜作坊遗址。大司空村发现有制骨作坊遗址、地下房基、骨料坑、灰坑等遗迹,出土遗物以骨料、骨半成品及碎料居多。北辛庄亦发现有骨料坑、骨料、制骨工具等。

二、夏商城址内手工业作坊生产专业化探析

手工业作坊生产专业化的程度和形式被认为是衡量社会复杂化程度或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指标,为探索文明时代和早期国家的起源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16]夏商时期国家已相对发达,各项手工业活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相比史前手工业作坊的单一、粗糙,夏商时期的手工业不仅在规模上有巨大的飞跃,在手工业内部也进行着革新与质变,主要表现在手工业作坊生产开始出现专业化的现象。手工业行业是否出现专业化生产,主要看以下几点:作坊规模是否扩大;有无较大的工作场地;是否有充足的工作人员;生产内部是否出现分工;产品有无进行标准化生产。对比夏商城址内出现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可知当时手工业作坊已出现生产专业化迹象。

郑州商城南关外铸铜作坊遗址的面积约2.5万平方米。[2]殷墟苗圃北地铸铜遗址的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4]紫荆山铸铜作坊面积5000平方米。[2]三处铸铜遗址,均出土有大量的铸铜范、坩埚残片、铜渣等铸铜遗物,还发现有房基,灰坑等生活痕迹。这说明当时的生产已非一两个人的工作,应是大量手工业者汇集于此,进行长期工作。另外,在紫荆山铸铜作坊遗址的中部发现房基6座,均呈东西横向长方形,房门向南或向北,墙壁采用版筑技术,为两间并列或套间结构。[2]报告称这些房址可能是铸铜场所,但也可认为是工人居住区。铸铜为国家掌握,一般规模较大,必有一大批匠人在此长期工作,在作坊建一批房子,以供匠人居住,也未必不可。

在小屯殷墟苗圃北地的骨料坑内发现的骨料,主要有长条形和方形两种,长条形骨料的大小尺寸都比较整齐,一般宽约2-2.4厘米,长度以4.6-9厘米最普遍,其次为10-12厘米。方形骨料以长2.5、宽2.5厘米为多见。[4]前一种适宜制作骨镞、骨锥、骨笄,后一种易做笄帽。北辛庄制骨作坊出土骨半成品多为笄杆和笄帽,并有较多的长条形和长条锥形的骨料。该作坊还附带制作骨锥、骨刀、雕花骨块等。可见当时制骨作坊对骨器生产已有一定的尺度标准,在本行业内开始制定自己的一系列标准,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产量与质量,作坊内匠人不可能从事制作流程的每一步,势必形成分工,匠人长时间从事某一项工作,又能提高自身技术。产品种类及工艺的不同,要求的制骨工具也不尽相同,在小屯殷墟苗圃北地出土的这批骨料上,可以明显地辨别出锯、锉、削、磨等工具痕迹,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较为全面的制骨工艺,并拥有相应的工艺制作工具。小屯殷墟苗圃北地出土有青铜锯,大司空村出土有铜刀,二里头遗址中亦出土有刀、锥等青铜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呈现的标准化要求以及遗址出土的各种生产工具,不可能由一个匠人完成,应有几名匠人进行分工,作坊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骨簪、骨镞、骨匕、骨针为主,需求量大,如果内部不进行有效的分工,满足不了如此大量的需求。

李新伟先生的文章中曾将殷墟手工业作坊分为三类:附庸型、作坊生产型或独立性、家庭型。从产品的使用人群来划分,三者对应的分别为上层需求型、市场需求型、个人需求型。[16]上层需求型主要是像青铜器、玉器等这类奢侈器物的作坊。郑州商城内制骨作坊以人头骨为主的制骨品,显然不是普通平民的消费品,应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制作的骨器。青铜器的制作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件产品的完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而它不能批量生产;而玉器制作同样需要匠人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由于玉料来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不会批量生产。

市场需求主要是满足平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例如上面提到的以骨簪、骨镞、骨匕、骨针为主的制骨作坊。陶器作坊也应具备这种特点,从平民墓中大量出土的陶器陪葬品就能看出来。在陶器作坊中,也应存在专门的明器生产用于陪葬,这也是市场需求的一个体现。

家庭生产主要是满足家庭或个人所需,也可能进行简单的物物交换。在商城普通居住区发现大量日常使用的食器、容器,但遗憾的是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考古资料,在居住区内的小型作坊暂无发现。

夏商时期城址多建在平原地区,陶器制作所需原料易得,对于上层需求性的产品,如青铜器和玉器,仅靠当地的矿产资源是无法满足的。夏商时期国家有着强大的国力,通过武力及其他手段控制周边地区的资源,以满足城市内手工业的发展需要。豫西及晋南皆属山地,矿产资源丰富,尤以晋南中条山的矿产最为丰富,储量大。有学者认为,夏代及早商时期,国家通过设立军事据点来将这一地区的资源运回城址内。[17]商王朝时期,由于国力空前壮大,对资源的控制已延伸到西北地区及长江以南地区。通过对出土于郑州商城及偃师商城的几件青铜器的测定,证明其来自商王朝南方地区。[18]通过测定妇好墓出土的12件青铜器,证实其原料来自铜绿山地区。[17][19]另外,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经过鉴定大部分属青玉,白玉、青白玉很少,黄玉、墨玉、糖玉更少。其中白玉、青玉制品主要出自新疆和陕甘一带,松石制品主要出自湖北等地,而这些地区都远离商都。[20]正是夏商时期国家有了强大实力,才能保证手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而地处平原又可进行大面积的粮食生产来供养大量手工业者,这些生产要素集中于城址内,促进了这一时期生产专业化的快速发展。

夏商时期手工业出现专业化生产与国家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极大的提高是分不开的。由于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不注重这方面资料的保存和搜集,对一些问题仍较难解释。例如,工人与各类作坊的附属关系,在作坊劳作是否有季节性的变化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寻找答案。

三、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动因及影响

生产专业化的快速发展促使国家内部阶级分化加快。手工业作坊的种类增多预示着社会已出现真正的分工。“没有社会分工就不会有玉器生产,没有社会分工也就不需要礼制性的玉器”[21]。手工业种类及规格的不同使手工业内部出现不同工种,也使从业人员中有了优劣之分。文献记载夏商时期已有众多掌握手工业技能的氏族,他们世代掌握某一项生产技术。《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将商遗民分给鲁、卫,“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分鲁公以……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有学者考证,索氏为绳工,长勺氏和尾勺氏为酒器工,陶氏为陶器工,施氏为旗工,繁氏为马缨工,錡氏为锉刀或釜工氏族,樊氏为篱笆工氏族,终葵为锥工氏族。[22]有些氏族可能因为掌握一种技术,镇守一方,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最近发现的新郑望京楼城址,有学者考证可能是昆吾之居。[23]在《吕氏春秋·君守篇》就有“昆吾作陶”的记载。高诱注“昆吾……为夏伯制作陶治,珽埴为器”。邹衡先生也认为昆吾的陶器也就是夏人的陶器。[24]很有可能昆吾族擅长陶器制作,得到当时王室重用,而他们居住的地方也成为军事重镇。由此可知,手工业技术的高低决定了其氏族的地位。

从考古发掘中也可以反映出从事生产的一部分人已跨入了统治阶层之中,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在殷墟西区的发掘中,随葬铜(铅)锛、凿、锥、石斧、镰、锥、钻帽、陶纺纶、陶拍、骨锥、镞等生产工具的有76座。[25]这类墓葬中有19座随葬手工业工具的中型墓葬,墓室较大,有棺有椁,随葬品比较丰富,有整套的铜礼器,有的还有殉人,从墓葬的规模及随葬器物上看,他们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在铭功路的制陶遗址内,二里岗上层一期墓葬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规格较高的有3座,分别为C11M125[4]、C11M126[4]、C11M150[4],均以朱砂铺底,推测这些墓主可能是制陶作坊拥有者。氏族为保证自己本族利益,在保证技术传承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提高自身的操作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专业化进程。夏商时期一些行业内部已出现分工细化的现象,这在考古发掘中已得到证实。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夏商时期国家机器的建立已相当完备,祭祀与战争也成为国家机制运行中重要的部分,而祭祀所用的礼制性器物与战争使用的兵器,仅靠单个手工业作坊或家庭少数人制作已不能满足需求,大量需求刺激生产技术上的革新,人员的高效调配,以及行业内部分工更加细化,大型手工业作坊的产生势在必行。郑州商城南关外铸铜作坊遗址南区发掘的有白灰面坪遗迹,推测可能是居住区或生产场地,类似于今天工厂的厂房。其北部是一片铜锈遗迹,西南部是铸铜场地土台遗迹,推测该白灰面坪应是作坊的一个中心。另外,紫荆山北铸铜作坊遗迹发掘出布局规整的房基,也应是匠人居住区,或是工作场地。无论是作为居住区还是工作场地,都能体现作坊集中生产这一特点。反过来讲,手工业专业化也进一步保证了国家的正常运行。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研究也催生了各学科交融探讨与发展。国内学者很早就注意对生产技术的研究,例如对陶器、玉器、青铜器制作方法进行讨论和积极实验,力求还原当时的工艺。还有学者对商代后期制骨作坊中骨料的来源进行分析,主要是牛、羊、猪、马、狗等家畜肢骨。作坊规模大,骨料来源丰富,反映出当时畜牧业的发达,同时认为大规模圈养和放牧也导致了当时生态环境的恶化。[26]各学科交融研究也将为生产专业化研究提供新的资料,促进其取得更大进展。

四、结束语

关于手工业生产专业化,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城址内发现了规模较大的作坊遗址,但在一般居住区没有发现,家庭型手工业作坊在考古发掘中尚待确认。市场需求型作坊是王室控制,还是属于贵族个人。同一类作坊不同遗址产品种类的侧重点不同,目前缺乏对各个作坊遗址的产品结构准确的定位,如果确定则可以推断该遗址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陶器作坊目前发现的有日用品容器、食器之类,但用于陪葬的明器是否在同一作坊内进行仍不明确。这些疑问相信随着以后考古工作的展开和细化,都会得到解答。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掘简报[J].考古,1998(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8(10).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中加恒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课题组.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遗址2005-2007年勘察简报[J].考古,2010(1).

[7]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师姑2002-200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袁广阔.辉县孟庄发现龙山文化城址[N].中国文物报,1992-12-6.

[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辉县市孟庄龙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0(3).

[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局.河南平顶山蒲城店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8(5).

[11]袁广阔,秦小丽,杨贵,等.河南焦作市府城遗址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0(2).

[12]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J].文物,2004(3).

[1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1999年试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0(4).

[14]张松林,吴倩.新郑望京楼发现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城址[N].中国文物报,2011-1-28.

[15]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N].中国文物报,2011-6-10.

[16]李新伟.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考古学研究[J].华夏考古,2011(1).

[17]刘莉,陈星灿.城:夏商时期对自然资源的控制问题[J].东南文化,2000(3).

[18]金正耀,杨锡璋.晚商两河流域青铜文明之间的联系[C]//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9]金正耀.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来源研究[C]//科技史论文集.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20]北京市玉器厂技术研究组.对商代琢玉工艺的一些初步看法[J].考古,1976(4).

[21]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J].考古,1991(12).

[2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3]张国硕.望京楼夏代城址与昆吾之居[J].苏州大学学报,2012(1).

[24]邹衡.试论夏文化[C]//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6-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9(1).

[26]朱彦民.商代晚期中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猜你喜欢

城址手工业作坊
假鸡蛋作坊开工啦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汾酒老作坊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两城镇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环壕
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及资料整理研究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 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
《徽墨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