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角度看网络语言中的“XX 体”现象
2013-08-15张美玲
张美玲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网络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 年1 月16 日发布的《第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 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 亿,网络普及率达到38.3%。[1]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体应运而生。网络文体指起源或流行于网络的新文体,通常是由一个突发奇想的帖子、一次集体恶搞或者是一个热点事件而产生。如今,网络语言中的“XX 体”风靡网络,引得无数网友竞相效仿,包括梨花体、凡客体、咆哮体、淘宝体、寂寞体、蜜糖体、校内体、知音体、红楼体、琼瑶体、宿命体、见或不见体、甄嬛体、元芳体等,网络中的“XX 体”达数十种。本文从修辞学的层面对网络语言中“XX 体”的仿拟修辞手法加以阐释,分析仿拟产生的修辞效果。
一、仿拟
仿拟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修辞手法,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将其定义为:“为了滑稽嘲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成形式的,名叫仿拟格。”[2]它通常模仿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如某一著名的诗歌、名言、警句、谚语乃至文章,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句、篇来,改动其中的部分词语,融合在自己的话语中构成一种颇为新奇的表达形式,从而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现力,达到讽刺、嘲弄或幽默的目的。
二、网络语言“XX 体”中的仿拟修辞分类
1.拟句
拟句,即全拟既成的句法。常见的有仿词、仿句、仿篇。尽管仿作的语言成分不同,但仿拟的手法相近,即根据现成的短语、谚语、名句、整个章节或篇章诗文临时仿造一语,把其中的某个词换成意义相近或意义相反的词,基本上保持原来的结构,来表现新的内容。如寂寞体、见或不见体、QQ 体、李刚体、天气预报体、新闻联播体、校长撑腰体、丹丹体等。
红极一时的网络流行语“我抽的不是烟,是寂寞”源于某一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张吃面的图片,配有文字“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以此来抒发寂寞无奈的心境。这个句式被网友迅速模仿,“寂寞”二字开始大量爬上网络,“(谁)× × ×的不是× ×,而是寂寞”这样的句式成为各大贴吧留言的常用句式,并被收入众新闻网站的标题中,我们暂且称之为“寂寞体”。如“哥唱的不是歌,是寂寞。”“哥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贪官落马,百姓牵的不是横幅是寂寞”(央视网2009 年10 月30 日)。而“我抽的不是烟,是寂寞”最具代表性,寂寞以抽烟衬托,其自嘲意味甚浓。
《非诚勿扰2》的热播,让大家记住了片中扎西拉姆·多多的《见或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随后,网友们复制《见与不见》的诗体结构,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创作出大学版、上班版、考研版、开车版等各种主题的“见或不见体”。如开车版:
你开,或者不开车,路就堵在那里,不走不动;
你买,或者不买车,油价就在那里,只增不减;
你上,或者不上高速,收费站就在那里,不给不开;
出门挤高峰,或者,让高峰来挤你;淡定,憋尿。焦躁,淅沥。
2.访调
访调即只拟既成的腔调。此类仿拟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通过模仿现成语言材料如影视作品中的台词、古典名著、知名作家的文体、风格,创造出与原句“异曲同工”效果的意境、情趣,从而达到戏谑、调侃的目的。网络中盛行的蓝精灵体、TVB 体、元芳体、凡客体、红楼体、羊羔体、淘宝体、甄嬛体等皆是此类仿拟的代表。其中以淘宝体、甄嬛体最为典型。
淘宝体源于交易平台网站淘宝网,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这一来自网站卖家与买家相互间交流的语体,因其亲切、可爱的方式正在渗入更多的领域。
2011 年7 月,南京理工大学向录取学生发送淘宝体录取短信:“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南理工,211 院校噢!奖学金很丰厚哦!门口就有地铁哦!景色宜人,读书圣地哦!亲,记得9月2 日报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上网就可以查到通知书到哪儿了哦!”
2011 年8 月1 日上午,一则关于外交部微博“外交小灵通”用“淘宝体”招人的消息在网上流传。“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这是个国际组织,马上要在裴勇俊李英爱宋慧乔李俊基金贤重RAIN 的故乡韩国建立喔……”这条微博在三个小时内被转载4800 多次,引发网友热议。
2012 年4 月,随着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播,不少观众被剧中“古色古香”的台词所倾倒,剧中人物的对话文艺调十足,语调不急不缓,口气不惊不乍,从容大方,引起网友的纷纷效仿,称为甄嬛体。一时间,各种版本的甄嬛体大量出现,网购版、交警版、学外语版、不想上班版、西瓜节版等。如:
“方才察觉今夜饮茶过甚,无心入眠,若长期以此,定将损肤,他日睡前饮牛奶一杯,方能安心入睡,对睡眠质量也是极好的,携友饮茶虽好,但也要适可而止,方不负恩泽。”(失眠版)
“今儿倍感乏力,恐是昨夜梦魇,扰了心神。加上五一度假后,玩了真人CS,不想身子越发疲累,连续休息两天也未能恢复。今儿个早上看错了时间,半路上方才明白,当真是春困至极。若能睡个回笼觉,那必是极好的!春困甚为难得,岂能辜负?”(不想上班版)
三、仿拟在“XX 体”中的修辞理据及效果分析
1.仿拟自身的特点
仿拟不是一种现成格式的简单模仿,需要作者有丰富的阅历和联想。仿拟的成功首先在于使接受者在解读拟文的同时能够联想到曾经的原文,形成共同的认知基础,创作者在选择原文本时,为保证仿拟成功的几率,会尽可能选择为大众熟知的言语作品为蓝本。徐国珍认为:“人们在生成仿拟时,所选择的本体往往是一些为人们所习见或通用的言语现象,如或是人们平时经常使用的词语,或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格言,或是一些为人所熟悉的古代名篇名句、时代流行语等,而正是这一切,构成了仿拟格本体习见性的特点。”[3]网络语言中出现的大量“XX 体”选取的原文皆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和适用性,为公众喜闻乐见,长期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易于激活,仿似出的新句、新诗、新篇又与原来的意境、情趣等同中有异,因此,拟文在原文的比照之下,就产生一种“旧瓶装新酒”的感觉,既相识,又陌生,平添无穷趣味。仿拟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进一步加促了“XX 体”的流行。
2.仿拟修辞适应了网络使用人群的诉求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无疑成为传递信息不可或缺的手段,人们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思维和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一些突发事件常常会在瞬间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各地,而这些“关键词”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网络中的“流行体”由此产生。这些“XX体”一般都是首先在腾讯、新浪等微博上流行开来,网友通过转播、评论以及模仿来表达自己对该事件的关注和态度,较高的民众参与度客观上也加促了“XX 体”的流行。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人群,在其中充当了重要作用。年轻人标榜个性,关注社会动态,凡事寻求新鲜、奇特。网络“XX 体”大量运用仿拟,固定的用词和固定的格式使得普通大众能够轻松创造出具有多变形式、新颖词语的网络流行体,满足了网络使用人群“求新求异”的心理。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交际空间中,人们更需要一种快捷、简便、有效的语言形式来满足与他人交际的需要。网络流行体用有限的篇章承载最大的信息量,使原本复杂的言语信息变得简洁明了,符合现代社会交际需求。仿拟正是适应了网络使用人群的心理和交际需求,也反过来加促了网络使用人群对仿拟的再创造,使得网络“XX 体”具备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四、结语
网络的特殊环境使得网络语体具备了内容涉及面大、形式自由、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为仿拟修辞在网络语言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仿拟作为一种开放性的修辞手法,适应了网络中人们不断追求语言表达新意和乐趣的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在语言领域要求广泛参与的自主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广大网民的选择,网络语言中的仿体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扬弃。一些拟句因为表达简洁、语义积极,被人们广泛使用,逐步固定下来,进而形成一种仿拟的固定可循的格式。其中一些甚至会逐步脱离对本体的依附作用,语义泛化,产生较强派生能力,成为常用词缀,丰富网络甚至日常词。反之,有些表达取向消极,语义颓废,仅能短时间使用,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上难以被广大网民接受,对语言的正确使用和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的拟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行消失。这样一来网络语体中的仿拟修辞实现理性发展,进而对整个语言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CNNIC.第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2-01-16].http://wonku.baidu.com/view/do16aca4284ac850ado242d3.html.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徐国珍.仿拟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