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品德心理结构诸说述评
2013-08-15谢璐璐
谢璐璐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一、品德心理结构的涵义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持久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共同影响下,通过个人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1]105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份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2]425
二、品德心理结构诸说
长期以来教育学和心理学都将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形成了许多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静态把握
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叶,我国学者认为品德心理是人格结构的特质之一,具有相对静止、稳定的特性。但在具体的结构成分上,存在着不同看法。
1.因素说
20世纪60年代潘菽教授提出了“二因素说”,认为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向组成了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其中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的起点,道德意向是道德品质的发展方向。随后,潘菽教授进一步将道德意向区分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认为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三个基本因素组成,形成了“三因素说”。[3]131“四因素说”认为,个体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个基本因素组成。该观点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观点。另外,还有“五因素说”、“六因素说”、“八因素说”,主要增加了“道德信念”、“道德动机”、“道德评价”等因素。
2.四项意识说
学者韩树华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宏观视野出发,提出了“四项意识说”。他认为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是由政治观意识、哲学观意识、人生观意识、道德观意识这四项基本意识观组成的。[3]133-134
3.三环结构说
学者赵志毅以世界观为核心提出了“三环结构说”。他认为品德的心理要素环、个性倾向环、品德心理能力环三环相套,构成了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3]134
(二)关于品德结构的动态把握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把研究的视角转向动态的功能系统分析。这些学者把品德心理结构当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不同的结构成分各自发挥其功能,而各功能的发挥又依赖于一个整合的社会动力系统。
1.功能结构理论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章志光教授依据自己长期以来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品德心理的功能结构理论。他把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分为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这三个维度。生成结构是个体品德心理发生的初始阶段,执行结构是个体进行道德判断、选择道德行为的过程,当个体形成某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即是定型阶段;前一种结构的形成是下一结构的基础;三种结构又共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4]386-388
2.系统结构理论
林崇德教授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系统论为方法论提出了系统结构理论。他认为品德心理结构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包括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反映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负责对品德心理进行定向、操作和反馈。这三个子系统具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同时又密切联系相互依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5]61-65
3.三维结构说
班华教授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提出了三维结构说。他认为品德结构由心理内容、心理形式、心理能力三个维度组成。心理内容指个体在长期生活中,将外部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观点、规范原则、行为模式等内化为个体价值的一部分;心理形式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形式;心理能力指个体对外部道德现象做出反应、调节自身道德活动的道德能力,主要包括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控制能力、道德决策能力等。[1]108-109
(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价值结构分析
一些学者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形成了发展的价值结构分析的品德心理结构观。
1.道德价值结构说
李伯黍教授对我国5~11岁青少年的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发现影响个体做出道德判断、道德推理、道德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道德价值观,为此提出了道德价值结构说。他把道德价值分为两个维度:一是道德价值的形式,其依据是道德认知的结构形式,表现为他律和自律两种水平;一是道德价值的内容,以“八因素说”为主要内容。个体的道德价值观中的形式和内容共同决定了个体的道德决策。[3]139-140
2.态度模式说
郭祖仪教授从社会心理学中关于态度学习的角度对品德心理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态度模式说。他发现品德的形成过程与态度的形成过程一样,需要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的过程,将外在的价值观内化为高级心理水平的态度;只有达到了稳定的态度水平,才是形成了稳定的品德态度,并能够在道德情境中表现出来。[6]151-157
3.道德学习说
我国学者王建敏从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角度对品德心理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道德学习说。她把品德看成个体通过学习构建而成的一种心理特性,把品德的结构分成动机和行为两个部分;品德的动机部分是指个体规范自身行为的需要,个体通过动机做出行为。[7]9
三、品德心理结构诸说简评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到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品德心理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各有一家之言。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叶是我国学者对品德心理结构研究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学者们大多从静态的视角分析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关于因素说的观点,其历史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孔子散见于《论语》的观点中。例如,他以“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表达了道德认知的重要作用;以“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表达了对道德情感的重视;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表达了道德意志的重要地位;以“君子耻其言过其行”阐述了道德行为的重要作用。学者们把这些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加以现代阐释,并基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将传统思想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强调各个要素的独特功能,还使各要素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这对于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在面对具体的德育任务时,运用因素说的观点可以帮助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提供理论依据。四项意识说将个体品德与社会要求联系在一起,与社会道德规范相结合,是以一种宏观视野来分析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三环结构说则比较强调个体内在的品德结构的构成。这些观点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人的品德心理结构,但忽视了对内在运行机制的分析,也忽略了对深层结构的探讨;把人视为静止的主体,忽略了人的动态性、发展性以及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转从动态的角度对品德心理结构进行分析。这段时期的观点是把人的心理结构视为活动的、变化的、相互联系的来体察,注意到不同结构成分的各自功能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注意到各个功能的相互联系;反映了个体内部品德心理与整个心理系统、社会、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依托的关系。但忽略了个体品德心理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在品德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难以指导德育工作者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活动。
以价值结构分析品德心理结构的学者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结合个体的价值观、态度、学习等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探讨。研究了微观的个体品德心理发展过程,构建了以主体内在的道德观为中心的学说;把品德与态度相比较,把品德的心理结构视为一种态度,分析了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功能、过程和内容,从发展的角度对品德心理结构做出了阐释;既考虑到个体静态的心理特征,同时也强调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关于需要、动机、功能、态度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倾向性,提出品德是个体在社会交往的经验中获得的结果。
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学术界对于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形成了一些普遍认同的观点,对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方法不断趋于完善,从最初的理论分析到后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使学者们的结论得到有力的支持;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品德心理结构的认识不断清晰,形成了系统、明确的结构框架。但由于学者们的立足点和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得出的结论存在着差异,说明这一问题还需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
[2]张世富.心理学教学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林崇德.论品德的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1).
[6]郭祖仪.论品德心理结构的社会心理模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6).
[7]王建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