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

2013-08-15舒冠凤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主体群众

舒冠凤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存在与发展的主体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内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主体。作为人民群众主体部分的劳动群众,在物质生产中创造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离开人民群众,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因为,社会精神财富本身是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智慧的凝结。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但这种矛盾的运动并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人民群众的斗争来实现的。

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对人民群众主体内涵的深入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是人民群众。实践主体与历史主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民群众被看成是实践的主体,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实践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主体。

3.人民群众是社会利益的主体

马克思认为“人民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82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而所有社会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体现。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是实现自己各方面利益的手段。唯物史观还从人的现实存在和自然属性出发,肯定了私人利益存在的合理性。当然,这里的私人利益不是指统治阶级少数人意义上使用的,而是指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单个人的利益。

4.人民群众是社会公权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公权的主体,其具体体现在:首先,从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看,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权力来源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权力归属于人民。其次,在公共权力的职能转变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诞生以后,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和服务性超越其强制性,这就实现了从“权力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从而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最后,从公共权力运行来看,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着主体作用。人民群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参与公共权力的运作。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

现阶段,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进程中,全面地理解并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社会管理主体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结束了唯心史观在人类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从世界观层面看,掌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有了准确的定位,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社会管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同样是群众的事业。因此,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中必须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发挥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新局面。

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从世界观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所要解决的是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所要解决的就是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义同样重大,因为如果解决不好“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那么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就毫无意义,只能是一句口号。从方法论的层面看,掌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要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始终坚持 “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不能丢”[2]152。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那样:“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3]

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一切为了群众是社会管理的根本价值取向。一切为了群众,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4]社会管理创新既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进行的。坚持社会管理为了人民,社会管理依靠人民,社会管理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样的社会管理才是成功有效的。同时,人民群众是价值评判的主体。因此,社会管理创新要把人民群众满意当成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

(二)实践价值

1.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社会管理理念是人们对社会管理实践活动的一种理性认识,其好坏制约着社会管理创新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有什么样的社会管理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管理实践。因此,目前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转变陈旧落后的观念,树立起现代的、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明确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因此,在社会政策的执行、公共服务的供给、公益事业的开展中,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社会管理必须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也就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问题,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方式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

2.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往往重管理、轻服务,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命令——服从的单向管理。政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通过管、控、压、罚进行社会管理,对群众的利益需求考虑不够。这种方式简单化,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造成政府与公民关系紧张。面对日益公开、透明、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要更加重视协商管理、透明化管理、合作管理、人性化管理等方式,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群众路线的方式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应用。这种方式是正确的、科学的,它包含两个过程:一个是党和政府汇集民意、汲取民智的过程,要求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诉求,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党和政府的集中系统的意见。第二个过程是把党和政府形成的思想和政策回归群众,并在群众中进行实践和检验,也就是党和政府领导群众进行建设,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过程。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确立了公民的主体地位,构筑了创新社会管理群众基础。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不仅要体现出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还要体现出政府服务水平的提高,要求政府把人民群众看成服务对象,沿着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创新社会管理参与机制

由于受传统“强政府、弱社会”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制约,以及公众自身民主参与意识、知识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公众对社会管理的参与程度还远远不够,这不利于社会问题的妥善解决。因此,要创新社会管理参与机制,保证人民共同参与管理的权利。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权力主体论的要求;同时,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种人民主权理论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根本性的依据。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要按照“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开展公民教育,培养公众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建立健全民主参与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大力培育社会组织,使社会组织成为公众参与的有效载体。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2).

[4]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1).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主体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