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教学初探
2013-08-15沙建林
■文/沙建林
乡土地理是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讲的是本乡本土的地理环境事项,提出的问题也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具体生动的地理内容。通过乡土地理的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体现地理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加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现行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有关章节涉及到乡土地理的内容。在教学中我通过对汉中的地理环境、资源、交通、气候及水资源等方面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把耳闻目睹的现象和问题同地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了地理教学效果。
一、通过乡土地理教学,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走进地理
我在讲中国的气候一节时,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教材内容,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每到春天,成千上万只候鸟为什么会集聚城固县鸟山?秋高稻熟的季节,汉中盆地为什么秋雨绵绵?冬季的汉江河你见到结冰了吗?”对这些学生熟知的家乡现象,通过学生的思考、比较、讨论,加深理解了汉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这一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进一步分析原因:由于汉中地处北纬30度一带,背面高大的秦岭阻挡了冬季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南面秀美起伏的巴山却让夏天的暖湿气流北上汉中。由于雨热同期,雨量适中,汉中植被生长茂盛,大多数作物都能在此生长,因此秦岭、巴山成了野生动植物的乐园,让大熊猫、朱鹮、银杏和水杉扬名中外,汉中成了西北的小江南。
二、通过对乡土地理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学习中国的地形一节时,我讲了城固县“斗山空,庆山松,独丘山插在半天中”的传说;南郑县小南海和大佛洞岩溶地形的自然奇观。并讲解了这些地形地貌及成因,既巧妙地传授了课本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喜爱程度。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乡土地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水资源一节时,让学生思考问题:“(1)汉中农村饮用水的取水方式是什么?(2)汉中市及各县城的污水都流向哪里,它们经过处理了吗?(3)城市及农村垃圾是怎样处理的?(4)你见到周围污染水、浪费水的现象了吗?(5)你想到好的建议和措施了吗?”在周末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实践调查。通过讨论交流,搜集整理资料,撰写有关小论文,使学生明确了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而汉中的水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约为146亿立方米,约占全省的33%,人均占有量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倍多,是我国“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的水源地。在学生为家乡水资源自豪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分析我们身边的污染、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向社会发出倡议。通过学生提议,我校自动水冲式厕所装上了手控阀门,改变了自动冲水阀造成的浪费水的现象。
四、通过乡土地理教学,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中国的交通一节时,我讲到古人用“难于上青天”对蜀道之难的嗟叹,引述了五丁开关的神话传说及东汉开凿石门的壮举,让学生说出我市过境的公路、铁路,从过去“秦岭梁上夜忧寒,一日不能到长安”到现在的“洞穿群山车如潮,盆地内外任逍遥”,来感悟“西汉”高速、“十天”高速在突破交通瓶颈方面的巨大作用,感受村村通大道的平坦贯畅,展望柳林民航机场建设蓝图的辉煌壮丽。这一幕幕发生在家乡,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教材,使学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在赞叹先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使西域,凿通万里”的机智和毅力时,更为今天家乡天翻地覆的交通变化而欣喜。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教材,让学生对比春花秋叶,感知四季的冷暖;品评家乡的物产,追述神话奇观;畅游灵山秀水,惯看雁去莺回;走访秦关古道,探寻风土人情。让遥远近在眼前,让抽象变得具体直观。让一向被学生视为枯燥的地理课变得有声、有形、有色。这样结合教材联系实际,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地理知识,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