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基础教育观念的认识与思考
2013-08-15李小明
■李小明
教育观念是指教育者以一定理论为基础,在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基本观点,随着人民对人的成长和社会现实进行着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基础教育,是对那些分辨能力尚有不足的孩子们,进行引领和指导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中,教育越来越被国家、社会、家庭所重视。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每个父母都对孩子进行着各式各样的规划与设计,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成为人上人。在这堂而皇之的理由的驱使下,我们的孩子逐渐没有了童年,没有了青春,没有了回忆。当每天看着挑灯夜战的孩子疲倦的身影,看到孩子们一进教室就埋头苦学的样子,看着孩子渴望自由的神情时,我又有一丝的不安。教育,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教育,真的就是功利当头,是家长替孩子谋划的前途,是教师评优的条件,是学校炫耀的资本吗?静心思考,迷惑一直在冲击着我脑海中的固有观念:我们的孩子究竟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我们的学生究竟应该在学校里学到什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孩子的教育究竟应该是以成绩为主还是以能力为主,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在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中,“意志、态度和能力”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成为促使孩子体力、智力、道德、伦理全方面协调发展的工具。而我国的教育观念,依然停留在把孩子当作知识的容器,把掌握知识量大小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指标上。久而久之,我们的教育便出现规矩化、简单化、片面化的教育,把教育搞成题海战术,忽略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把教育的全部都纳入了考试升学就业的错误轨道。而用分数区分孩子的优劣,更是把教育完全演化成一种淘汰游戏,成为一种畸形的模式。而在这些模式的束缚下,我们本该拥有美好童年的孩子们,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理应被我们所抛弃,看着无数的考试“优等生”成为社会的“残次品”我们又该有怎样的转变?今天,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基础教育,应该以提升孩子素质为主,以培养孩子能力为主,应该是培养孩子做人、思考为主。更笼统一些,基础教育就应该是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
而这种素质教育又必须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转变我们一直坚持的“教师中心论”,我们必须认可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加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尽力培养学生智慧、才能、个性的发展。对生长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生理心理有别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在学校老师和教育工作者适当引导、指导为主,在家的时候家长对学生的课余生活尽可能少的干涉,让孩子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也让孩子有了充分的个性发挥、特长发挥的余地。而这又必须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打破常规,树立学生为主题的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成长经历的主人。
目前,我们最需要转变的就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的“学习观”,我们必须打破学习就是坐在教室里进行书本式灌输的这种狭隘的教育思路。打破这种崇学乐道的文化观念,适当调整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千年传承。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人们对孩子成长规律的不断研究,随着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有人总结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素质——健康的身体、建设的本领、创造的能力、合作的精神、服务的意识。而这些本领是课本上所学习不到的。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与其为这些书本上过时的文字所累,成为百无一用的知识垃圾箱,被时代遗弃,不如开拓创新,树立正确的、现代的、开放式的学习思路。把课堂教育的比重降低一下,让实验、社会锻炼、实践活动占据孩子学习生活的比重增加,在学生吸收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习和训练了其他的思维方式。让“学习”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固有的模式。让素质培养,既能锻炼意志,训练品质树立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就算是课堂教育,也要逐渐改变一讲众听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教学的过程中来,让每一个被学习者,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的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种真正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以社会为教室的学习模式,把世界当教材,把生活当书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学生,才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成长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