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中人物语言的特点
2013-08-15黄岩
黄 岩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史纪》中出现的众多人物,或大肆渲染,或一笔掠过,司马迁刻画人物时离不开人物语言的依托。所谓言为心声,《项羽本纪》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更是丰富多彩,尽显我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语言艺术。
一、敬谦称谓恰当使用
古人历来重视敬谦称谓,因为它涉及礼义,其使用遵循着古代社会尊卑有别的等级秩序。这些基本原则在《项羽本纪》中亦有体现,如: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籍”是项羽的名,此处是项羽本着贬己尊人的原则对自己的谦辞。
张良入谢,曰:“……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张良此处非常谦卑恭敬,称项羽为“大王”,称范增为“大将军”,并且用“臣良”双重自谦表达恭敬。而这种恭敬是源于尊卑有别。
在《项羽本纪》中,我们不难发现,刘邦的对话中称谓的转变最明显,我们可借此窥探说话人的心理状态。
首先,刘邦对张良的称谓多次转变。其中,三次在宴会前,两次在宴会后。宴前,大军压境濒临城下,自己的功业将毁于朝夕,惊恐万状,无计可施,三次称张良为“君”以寻求帮助。如:①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③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君”是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且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主,张良是仆。很显然,这里的称呼是自降身价,进一步拉近双方关系,以求得张良献计为目的。宴后,刘邦一心想借故逃脱,留下张良应对局面,有求于张良,两呼张良为“公”。如:
(沛公)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又,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公”也是表示尊敬的称呼,且往往用于尊长者。可见,此时刘邦的心态是以保全自己为重,甘愿贬低自己。
其次,刘邦对项羽的称谓也在转变。本来两人同为反秦大将,地位本无大的差异。而且还有怀王与诸将的约定在先:“先入关者王之。”今刘邦先入关,即便“王关中”也无可厚非。如今,项羽兵四十万,而己十万,所以忍气吞声。在文中,称项羽,一连几次称“将军”;称自己,口口声声称“臣下”,甜言蜜语,一副小人嘴脸。如:
(沛公)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而楚汉僵持之际,刘邦已有足够实力对抗项,刘邦口中对自己的称谓自然也发生了变化。如: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对自己的称谓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刘邦对项羽的态度的转变,最初的敬畏也不复存在。
刘邦对张良,用尊称,是为了问计,是为了活命;对项羽,用尊称,贬自己,是抓住项羽沽名钓誉心理,摧垮其心理防备。对不同人用不同的称谓,可见刘邦的圆滑奸诈。
二、书面语与口语穿插
在人物语言中,《史记》的书面语和口语时时穿插,书面材料的字句珠玑和民间材料的通俗易懂相得益彰,使人物语言更富有特点。
书面语的文学性最重要体现在修辞格上。在《项羽本纪》中,比喻和对比大量使用,增加了人物语言的艺术性。如: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又,樊哙曰:“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再,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更能表现出说话人的心理和情感。而对比的运用,说理性会更加丰富,更易打动人心。如:(宋义曰:)“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又,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民间材料是作为《史记》编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民间文学特有的表达方式进入司马迁的文章之中也是可想而知的。这点在《项羽本纪》中也可见一斑。首先,人物语言中有口语的直接表达。如: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其次,一些粗话也夹杂其中。如:(沛公)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又,(范增)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刘邦出生野里,言语难免会有粗俗,范增自恃年高,言语中无所顾忌也可以理解。所以在《项羽本纪》中的民间口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实录的描写,有助于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和刻画人物的形象。同时,这些言语使得文章贴近生活,雅俗共赏。
三、人物性格侧面展现
文中,司马迁向我们完整地展现了一个自信的项羽,从他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项羽的对话有很多处都是肯定语气,在肯定语气中,有多次使用了“必”。如:
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又,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
除了肯定语气,项羽还发出过感叹,感叹之中透露着不容置疑、不容更改,尽显王者的风范。例如在得知沛公妄想称帝时,项羽怒发冲冠。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羽也发出过疑问,但是他的疑问并非是征求,更多的是一种无需回答的反问,透露的仍旧是强大的自我观念。即便是在他垓下被围时,他大惊的问句也无慌乱不安。如: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项羽自信骄奢的个性是他的软肋,但同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坦坦荡荡、豪气冲天的英雄形象。反观刘邦,作为《项羽本纪》中的另一重要人物,关于他的语言司马迁也句句斟酌,并不是很多,其与他人的所有对话共有六处,其中三次都是出现了“为之奈何”,而且三次都是在和张良的对话中。第一次出现时刘邦刚听闻项羽要击破自己军队。大惊之下,不知如何是好。如: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一句惊慌语,就见出刘邦好谋能听、善于用人。当张良询问刘邦是否认为可以和项羽军队相当,这是刘邦想回避又回避不了,不想说又不得不说的,只得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刘邦急于求知怎么办,为求应变计谋已迫不及待。而刘邦再次询问时已是复入壁,深堑而自守。便又召来良将问询。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
从上面几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看似手足无措、无计可施的刘邦,还有一个锦囊一样为刘邦排除万难的张良。
《项羽本纪》中除了项羽和刘邦,还有一些人物性格是通过语言来表现其性格的,如樊哙。樊哙是一个力大无比的粗人,司马迁先是淋漓尽致展现了其鲁莽的一面,其后却笔锋一转,又在宴席之上通过其言辞展现了他心思细致的一面。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这位壮士,面对项羽的称赞和邀请,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言语之中看得出樊哙粗中有细、有勇有谋。这样的特点是单纯的动作描写达不到的,唯有语言的精妙才能让樊哙的形象跃然纸上。
还有一个突出的人物是范增。文中对于范增并没有过多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对于他的身世也是轻描淡写的说年七十,好奇计。可是细读之下,范增在全文中,更像是一个预言家。其对话一共有六处,可是这六处的作用却是非同小可,几乎都存在着对未来走向的预测。
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未卜先知、参透世事,司马迁如此安排,隐约可见他的一些迷信色彩和局限性,同时也借范增之言,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四、结语
我们从《项羽本纪》中可见,司马迁对人物语言的设计是具有语境特点的。人物的语言符合口语的使用习惯和书面语的准则,敬谦恰当符合民族文化传统、雅俗共赏并且符合人物性格特点,所以其语言也取得了较高的评价。
首先,这和《史记》的双重性质分不开。作为纪传体史书的重要篇章,《项羽本纪》是人物传记,亦是文学著作,需要通过人物言行真实再现人物的生动面貌。《项羽本纪》中的秉笔直书,不仅借助人物语言紧紧抓住了西楚霸王和汉高祖的心理变化,还将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刻画的入木三分。
其次,司马迁的自我情感也渗入其中。尽管个人主观因素的加入会影响历史的真实再现,但相比后世官修史书的陈词滥调,司马迁较为灵活的主观渗入恰到好处,对史料价值影响有限,反而增加了《史记》的文学价值,使其最终成为一部不朽之作。这种于文笔中蕴藏褒贬的特点,也可算是先秦“春秋笔法”的余温了。
最后,司马迁收录和借鉴众多的民间语体形式。司马迁从书籍和民间考察中掌握了大量的资料,接受了先秦以来的采风传统,进行了全面的田野作业。其在《项羽本纪》中对民间口头语言的加工、创造、提高,体现出了民间语言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水准。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姚智勤.汉语修辞格的阐释与比较[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4]陈光磊.修辞论稿[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5]罗留义.《史记·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J].文学教育,2007(1).
[6]曹晋.《史记》百年文学研究述评[J].文学评论,2000(2).
[7]高志明.论《史记》的民间语体色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