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价值及实现路径探析
2013-08-15杨帆
杨 帆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安71006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文化运动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产物,蕴含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陕西是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陕西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
红色资源的传承价值问题,就是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意义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方面做深入探讨。
(一)政治价值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自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曾多次强调学习中国革命史对我党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新的阐述,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写入党的报告,并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红色文化所承载的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及其倡导的共产主义精神是推进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首先体现在政治价值方面。
(二)经济价值
“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并不是指其自身内生的价值形态,而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衍生的价值形态。革命战争时期留存下来的遗迹、故居、纪念物以及革命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都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亦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据陕西省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陕西已有30余处红色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等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旅游景区2处,4A级旅游景区4处,3A级旅游景区12处。另自《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陕西省红色旅游累计接待人数17301万人次,年均增长19.2%;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070亿元,年均增长24.8%。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旅游业增长速度。截至2012年6月,陕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达到4480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达到312亿元,同比增长27.8%和30.2%,红色旅游已经成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我们要以历史的态度、健康的形式对待革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先进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相结合,为社会建设服务。
(三)文化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1]这种先进文化的文化价值具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功能。首先,红色文化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扬起而逐渐产生的。其次,红色文化具有创新功能。红色文化的创新功能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对全社会主流文化的弘扬,也有对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等次文化发展的引导和补充。在今天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人们意识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红色文化对于调节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有序、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现状
陕西是全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据陕西党史部门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统计显示,自2010年1月至12月,陕西省11个市(区),107个县、市(区)党史部门共普查遗址2155个,已确定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9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8个。
(一)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不均衡
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出现“北热南冷”的局面。近年来,全省除延安、西安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较好外,其他红色文化遗产资源都或多或少存在游客来源窄化、景区形象可识别度低等问题,导致红色资源发展不均衡。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近年来,中共中央在陕北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较快。以延安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2]据统计,到2011年2050万人次、11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在三产增加值中所占比例从2002的25%,到2011年的52%。与此同时,关中地区多年来旅游多以文物旅游产品开发为主,许多高等级的红色旅游资源至今没有很好地开发,西北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多处于被搁浅状态,渭华起义纪念馆、照金革命旧址、马栏革命根据地等革命旧址只能维持日常参观活动,接待量十分有限,内涵挖掘不深。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包括今天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的28个县、区的红色文化亟待开发。
(二)缺少红色文化优质品牌
红色文化只有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品牌,才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陕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应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努力地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服务市场的优质品牌。但是,从几十年的文化发展与文化种类所揭示的内容上看,陕西省红色文化发展大都为零碎宣传与馆舍展示为重点。然而,在整体性和系统性上还缺少优质品牌效应。特别是党中央在陕北十三年岁月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对陕西革命的重要地位等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反响大的红色文化优质品牌。究其原因,创作人才队伍的匮乏和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单一、内涵挖掘不深等问题是造成陕西红色文化缺少优质品牌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方式单一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理应更加充分利用,发挥其时代价值。但是,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干部进行党性教育方面没有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授课方式较为单一,使红色文化教育“走过场”现象依然存在。一是现场教学点利用比较少,没有形成多点布局,多视角渗透,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模式。二是针对性不强,体验式教学泛用化,没有更好地根据对象的变化更换主题或着重强调某一主题。三是历史与现实脱节,多重视历史的回顾和讲述,缺乏与现实的对接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三、提升陕西红色文化传承价值的路径选择
红色文化只有经过开发才能成为现实的红色资源,革命时期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些承载着革命先烈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并不直接表现为资源,只有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红色文化才能最终成为红色资源。
(一)加快资源整合
基于陕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的现状,应对全省已开发或未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一方面,着力打造西北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陕南苏区红色文化以及党中央在陕北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对延安、西安等已发展较好的红色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注重提升产品档次,使其展示、整理、保护和宣讲能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拓展教育对象
首先,重视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把党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把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因此,把陕西的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到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素质的实践中,是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时刻保持党性的重要途径。
其次,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教育。随着国家近年来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学校教育应该继续成为陕西开展革命教育的主阵场。近年来,陕西省着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至2011年,全省有11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9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随着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大量红色文化资源被搬上银幕。电视连续剧《渭华起义》、电视文献片《人民英雄刘志丹》、十集文献片《新中国的雏型》、三集政论片《小平在陕西》、四集专题片《浴血中条山》等片的播出,不但拓宽了中共党史的宣传教育渠道,也盘活了全省的红色文化资源。
(三)打造骨干品牌
从总体上看,陕西省红色文化的开发一直缺少一个主线引导和领导。与许多省份红色文化发展相比,在特色文化、特色产业、文化创意与发展问题上,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所以,从省情实际出发,搞好红色文化的开发工作,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在组织行为方面,必须线条清晰,目标明确,充分利用和调动好省、市、县文联、作协、文化、出版、宣传等单位功能作用。有组织、有系统、有任务、有项目、有节奏,集中合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开发工作。同时,创新红色文化题材影视剧制作,积极探索红色文化发展新路,通过大项目、精品项目的启动与开发,打造陕西红色文化品牌,在创新和发展中对红色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创造,从而引领附加产品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1]曹桂华.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1,(6).
[2]闫团结.试论陕西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9).
[3]万生更.陕西红色文化软实力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4]李康平.江西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李水弟,傅小清.历史与现实: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