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关礼仪课程社会课堂教学法浅析
2013-08-15霍改华
石 岩,霍改华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一、公关礼仪教育现状分析
1.高校公关礼仪课程地位尴尬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系统中,专业设置多数针对社会最需要的专业人才设置,教学过程体现的是短、平、快的特点,从而在专业建设或课程体系建设上,看重的是专业课,像公关礼仪之类的课程被忽视,甚至忽略。在对济南市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设置调查中笔者发现,从定性的角度看,很多高职院校只把专业理论课和技术课纳入必修课的范畴,公关礼仪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课或基础课,开设的随意性很大,在整个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从课时量上考量,课时量少,甚至是课时量最少的科目之一。多数为二十多个课时,也有三十多个课时,甚至有的十几个课时。公关礼仪课程沦落为高职学生毕业前的“包装课”,完全体现不出公关礼仪课程价值。
其次,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对课程开设价值没有深度理解,不可能自觉争取公关礼仪课程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应有的地位。
再次,教学资源匮乏。例如,在个人仪容、仪态形象设计教学单元中,由于大多数学校里没有设立专门的实训室供学生们实践,教师只能采用亲身示范后,请若干同学演示,不能让全体同学得到仪态训练的机会。公关礼仪课程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但多数教材在内容上没有与时俱进,沿用旧时案例,与实际环境脱节。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较为陈旧,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惑。
2.高职大学生素质的缺失
由于职业院校生源中,很多是高考失利或者成绩本来不甚好的学生,再加上90后的个性特征等因素,礼仪素养参差不齐,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具有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基本礼仪失范、基本道德缺失。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不讲仪表,穿戴不整齐,着吊带,踏拖鞋进课堂、图书馆;不讲仪容,浓妆艳抹,发型新奇;没有礼貌,遇见师长,故意躲避,考试过后,又殷勤套近乎;上课瞌睡打手机,迟到又早退;下课行事无秩序,食堂就餐,加塞哄挤,宿舍打闹,卫生脏乱差;公开场合男女搂抱,旁若无人。如此种种,不一而论。不仅影响了校风,违反了校纪,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进而降低了社会未来建设者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为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过于看重职业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意义,忽视了职业道德及公关礼仪素质的意义。
3.教法单调,与学生互动少,知识难以转化为行动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无变化。 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重视礼仪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和其他专业课程授课方法一样,多采用理论讲授这一单一的教法。或者是简单的示范,点到为止。教师对本门课程教法的研究没有深入系统进行,没有将课程的特色与学生的阶段发展性特征结合起来。学生明显表现为,对课程内容一学就会,很快就忘。仅仅选用讲授型教学,缺少实践与互动,学生容易忘记是必然结果。对其情商、智商的提高也毫无意义。公关礼仪课程时尚性的独特之处,没有绽放应有的魅力,也必定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4.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
教法的单一使礼仪知识无法凝结在学生的行为上,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教法的单一也使教学内容无变化,无专业针对性,两者恶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教学设备的缺乏、教师缺乏学科背景及实践知识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1]内容多少无变化,内容重点无变化。根本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比如日语等文科专业与机械电子工程等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方式、内容是完全一样的。教学内容要随时补充最新的知识点,最有特点的案例,打破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心,去除礼仪是教条主义、繁文缛节的偏见。
5.教师本身的礼仪素养欠缺,没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在调查中发现,从教师的组成队伍上看,有些任课老师非礼仪专业教师,而是由其他专业教师,由于工作量少而兼任的,比如文史类教师、美术类教师和辅导员们。他们对礼仪知识研究不深,故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不可能都具有专业性很高的礼仪素养。
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来说,是活生生的例子。多数高职的教师对衣着、言语以及行为没有特别的要求,甚至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但对于公关礼仪的专业教师而言,就是一项很大的失误了。
二、社会课堂教学法的应用
1.社会课堂教学法的应用背景
经过对济南市职业院校公关礼仪课程情况的抽样调查,部分院校对理论教学课时实施较多,实践教学课时相对较少。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不能不说是急需要调整的地方。一方面公关礼仪的教材质量,教师专业水平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教法的调整改变需要从教学理念开始,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设备和社会教学机会,发挥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解决他们对现状和未来的迷惑,树立形象,增强社交和实践能力,使公关礼仪课程真正完成“交际通行证”的作用。
学校作为一活跃的社会单元,需要策划一些公关活动。这正是学生将公关礼仪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由知变行的机会。离开“秧田式”布局的课堂环境,来到社会课堂,他们将收获珍贵的经验和知识。这也是对学生掌握的公关礼仪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考验。社会课堂教学法是行为引导法的一种,其具体形式很多,如省市级单位的检查、院校庆典、献爱心公益活动、辩论赛、大学生创业比赛等。参加的学生负责或参与其中的迎宾、接待、引导、通讯、餐饮等服务。在学生熟练掌握知识要点和技巧的情况下,学校为学生提供策划社会活动的机会。
夏威夷大学要求学生分小组为真实的客户(夏威夷大学传播学院)准备公关计划。各小组与真实客户会面,进行真实的公关提案。我们可以借鉴这一做法,由院校为学生提供为社会单位进行公关活动服务的机会。只有走进社会这个最开放的课堂学习,学生才能获得有关礼仪发展与需求的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最好补充。不仅修炼自己的完美形象,也塑造了学校的教学形象。
2.社会课堂教学法的应用
正值本校改建升本这一历史性的大事件,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参与其中,主要是负责礼仪服务。让学生真正参与公关活动,其必定能获得最有用的知识。
阶段一:经过筛选的50名同学参与旁听相关会议。从本次活动的历史意义等宏观层面,到服装的设计方案、妆容的设计方案、交谈技巧、服务路线等各个具体环节,出谋划策,身体力行。
阶段二:仪态礼仪、化妆礼仪、谈话礼仪等礼仪知识的专门培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在校会议室、走廊、楼梯、大楼出入口等场合练习仪态礼仪。指导学生化合适的妆容,且让学生间相互鉴定学习。对学校历史背景知识进行认真学习,掌握谈话技巧,交流相关问题的观点看法等。根据学生各自特点与优势,分为礼仪服务人员与专家联络人员。
阶段三:身着统一服装,在各个已定的岗位,进行彩排走位。根据现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战术。利用有限时间多次彩排,不断调整完善计划。
阶段四:实战。学生们按照既定时间提前准备好在特定休息室待命,随后根据计划在各个岗位就位,开始工作。
阶段五:经验总结。此次社会课堂学习,即进行了一次公关礼仪技能大操练,又获得了实战经验。由于本次大事件经历的时间较长,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也是最长的。与没有直接参与的班级同学相比,有明显不同。知识掌握更扎实、行为表现更优秀、成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礼仪知识的热情更高,爱校热情也更高涨。同时也有许多问题引起注意,如因紧张动作表情不够自然;当专家经过后,还是有部分学生精神有一丝松懈;当出现提前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时,处理不够灵活等等问题。
三、社会课堂礼仪教育的意义
1.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实现个人与社会组织的公关需求
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下,企事业单位在文化、体制、技术、业务等方面的变革对未来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注于大学生的工作态度、责任心、持久性、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公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社会课堂的教育能使毕业生追求良好的职业形象,高洁的道德操守,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特征。学习礼仪的最大意义就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公关礼仪教育,有助于个人素质的提升与加强,实现个人与社会组织的公关需求,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将会上手快且到位,效率高,体现了本门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故社会课堂教育一方面增加软实力,另一方面增强品质密度。
2.培养学生道德观和礼仪素养
目前,作为90后的大学生其道德观和礼仪素养的形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科技因素等,而社会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社会课堂教学法不仅能培养高技术水平的大学生,还能提高大学生们的素养,使其在社会竞争中不仅以工作能力强而表现突出,更表现优秀,成为为高素质、高品位、高修养的全面人才。 “中国五千年屡经变乱而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礼仪为表现的道德文化的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2]礼仪是道德和文明素养的外化形式,撇开道德谈礼仪,礼仪行为往往流于形式化、表象化、肤浅化,成了一种达到商业目的的庸俗手段和措施。 社会课堂能够加强高职学生的软实力,巩固素质修养;有助于学生懂得“如何去做”,“怎样做好”,使其具备外在美。
3.实现学生华丽转身,使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学生由大学校园向社会的无缝对接,并保证其具有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学教育生活结束了,但是大学教育的影响还要继续。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过程的初期表现为对单一技能的学习掌握较快,但是对于综合性技能的表现比较腼腆。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单项技能的培养是必需的,也是为了综合技能的提高。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和“够用”的原则,[3]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必要能力,而且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继续提高自我素质,可持续发展。社会课堂教育完成学生的华丽转身的同时,赋予了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4.昭示教师队伍的新归宿
知识由浅到深,教学方式由单一到综合,教学进度逐次推进,教学目标递次实现,这是大学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调控等的教学改革需求,一方面有利于课程的保值升值,另一方面警醒教师自我提高。专业教师必定向“双师型”发展,形成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和企事业单位一线人员共同组成的教师队伍。
[1]王明景.关于高校《公关礼仪》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3)。
[2]李学颖.礼仪·礼记人生的法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刘媛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旅游交际礼仪”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