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校地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8-15申亚楠
申亚楠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大学的功能是要成为一个时代的心智良知。”[1]从1862年美国通过《莫雷尔法案》,要求“赠地学院”在不忽视传统学术研究的同时,向学生提供“农业、采矿和制造工艺方面的教育”到20世纪初期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美国的地方高校率先突破“象牙塔”的藩篱,发展了高等教育的第三种功能——服务社会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发挥也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各组织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织,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的其他组织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也日益得到彰显。高校的健康发展要依仗社会为其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高校提供智力支持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地方大学,承载着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任,而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促进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双重发展,就要加强校地合作。
一、校地合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校地合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较之于土地、人口、货币更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而高等学校则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能为地方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大学是作为两个中心在发挥作用:一个是服务于所有人利益的基础研究中心;另一个是为人们提供职业所需的学术训练和实际技能训练的中心。因此,高校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播创新的地方,也是一个知识转化的地方。正是高校的这种功能,才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即转化到人的身上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是需要高校为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地方发展提供其需要的适切性人才。
2.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较强的科技支撑
高校是知识的殿堂,在以知识加工、传播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社会,高校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此外,高校能起到科技“孵化器”和“发动机”的作用。高校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具有为高新技术的培育、研发和转化的软硬件。依托研究型大学形成的大学科技园,把学校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相结合,可以很好地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地方高校的这一优势,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地方高校有利于地方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人口素质的提升
高校不仅是一个生产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地方,也是孕育精神文明的摇篮。世界上大多数的精神文明成果都是在高校诞生的。高校通过系统的文化知识传授和多年来校园文化积淀,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口素质。此外,地方高校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社会民众学习进修的需要,有利于学习型区域、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二)校地合作: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校地合作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的科研水平
“科技发展的动力,除了理论体系内在的逻辑发展外,还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2]地方经济的发展、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离不开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生产、市场给高校的科研工作提出新的课题,扩大高等学校科研开发领域,为学校结合自身人才、学科、技术优势选好高层次、高起点的研究课题进行攻关提供条件。此外,地方和企业也给予高校一定的科研资金,促进高校科研的正常进行。
2.校地合作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规模的日益庞大,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质疑。在此过程中,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最大“贡献”的地方高校,因其日益下降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过低的学生就业率,受到的责难最多。而我国的高校也确实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学习轻社会服务的弊端。校地合作正好弥补了高校的这一缺陷,为高等学校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可以通过校地合作,特别是校企合作,加快自身的理论知识转化,在实践中发现不足,更快地融入到就业市场中,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改变地方高校的尴尬境地。
3.校地合作有利于满足地方高校办学的资金需要
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使得国家和政府无力承担巨额的教育经费,满足不了高校提高办学条件的需要。经费的短缺已经影响到许多高校的正常运转,迫使高校转向银行贷款,而连年的贷款也使许多高校陷入了负债办学的困境。要解决这一问题,单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是不现实的。高校只有走出校门,积极主动与地方公司、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活动相结合,将高等学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才有可能摆脱困境,使学校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我国地方高校在校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存在偏差,服务意识不够
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是大学自建立起就具有的传统,而这一传统也使其格外重视教学和科研,忽视现代大学应有的社会服务功能。有些教学科研人员对已形成的自我封闭的教学模式习以为常,对社会需求和市场缺乏了解,不适应也不愿意参加社会服务,使其与社会发展渐行渐远,这一状况的存在也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的适应。
(二)高校自身的定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现阶段,某些地方高校盲目向研究型、综合型大学转变,对自身的定位存在错误的认识。不用层次的高校有其不用的使命,研究型高校其主要职能在于知识技术的创新和传播,而地方高校其主要职能就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和应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地方提供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层次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地方高校,特别是省属和市属地方高校应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错误的发展定位使得某些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不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照搬照抄研究型大学,使其培养人才的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背离。
(三)高校参与校地合作的程度不够
1.合作形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校地合作的形式主要是科研开发、技术支持和学生实习。这些形式的合作只是带动了工程技术类专业的社会性发展,忽视了文化社会类专业的社会服务作用。大至地方政府的决策,小至群众社区管理都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人士的参与,而当前高校却忽视了这一平台,合作形式比较单一,合作力度不够。
2.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近年来,高等学校科研成果数量增长迅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大量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先进技术和实际应用结合不够密切,高校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仍不够明显,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地方高校加强校地合作的路径选择
(一)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高校要加强校地合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在校地合作中寻求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就要求高校必须彻底破除为办学而办学、缺乏服务意识的思想。正如沃尔夫所言,“如果大学拥有大量的为社会服务的知识,但是缺乏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的决心和责任感,那么公众就会认为大学是无用的,失去了存在的根据。”[3]高校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本着为社会、为国家、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研究如何围绕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来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二)准确定位,协调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经济结构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高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培养高素质创造型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研究型高校,就要加强其科研投入的力度,通过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提升其科研水平,从而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对于应用型高校,则要加强其实践层面的教学,通过“让教师和学生进工厂,工程师和技师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校地合作的正常运行,使我国的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三)健全校地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
高校人才集中,高、中级科研力量雄厚,研究后备力量充实,高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在科研资源开发中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双方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高校具有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信息资源丰富,交流渠道多,高校要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决策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咨询服务平台,提高其决策水平。高校还应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普通群众提供再教育的机会,满足其继续教育的需要;为企事业员工提供“充电”的机会,解决企事业单位员工再培训问题。
[1]雅斯贝尔斯著.邱立波译.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李雄文、孙燕.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J].中国科技论坛.2001.3.
[3]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