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英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异同

2013-08-1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圈地资本积累外国

唐 辉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 “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1]即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创造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货币财富。本文通过考述中英两国资本积累过程的基础上,总结其共性和特色。

一、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清代中晚期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原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迅速解体,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也在这一时期真正开始。

(一)“先天不足”的商品市场的形成

清代晚期,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外国势力的入侵,使中国的商品交换逐渐突破地方市场的狭小范围,统一的国内市场开始形成,并被迫融入到到世界市场之中。

自然经济的解体,使自耕农不得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生产适合交换的农产品,以便从市场获得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棉布、铁器等产品。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同时也扩大了商品的流通量,统一的国内市场开始形成。但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下,正在形成中的国内市场只能在外国商品市场的缝隙中寻求发展。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到后来“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在中国市场上除纳5%的进口关税外,只纳2.5%的子口税便可通行无阻。”[2]这一系列的关税政策使大批廉价的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极大地冲击了本国的市场。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就像基督教一样,本质上是就是一种世界性的商品经济形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封闭地进行资本积累,近代中国也是如此。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西方社会的生产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中国成了西方社会重要的商品市场。所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对外贸易几乎完全被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根本没有开阔世界市场,进行平等贸易的机会。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虽然已经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并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其既不能形成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不能开拓世界市场,所以其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先天不足的。

(二)“过剩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中国早期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失业的城乡手工业者。

一方面,近代一系列不同等条约的签订使西方列强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廉价的机制商品充斥中国市场,打击了中国农村家庭手工业和城市小手工业,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据统计:光绪十六年(1890)左右中国进口的洋纱洋布约等于当时手工纺织工人8亿个劳动日的产量,也就是说,一年中被洋纱洋布排挤的中国城乡手工业者就达200—300万人之多。[3]

另一方面,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导致大批农民破产,也加速了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和反攻倒算就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城市“流民”。[4]失业的城乡手工业者和破产的农民组成了中国过剩的劳动力市场,为早期资本家通过压低工资、增加劳动者数量来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

(三)货币财富的积累

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足够的刺激力量走上英国这些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那种通过暴力进行货币财富积累的道路。正如恩格斯所说“暴力是需要有非常现实的先决条件来决定的”。[5]所以中国早期货币财富的积累主要是通过国内的超经济剥削的方式进行,其手段主要有赋税田租剥削、买办资本和商业利润等。

赋税、田租的剥削是中国历代封建政权利用国家权力向人民收取田租、赋税、等进行剥削的手段,清代晚期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对封建剥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记载:“清政府官办工业的全部资本,官督商办工业官方垫款和借款,官商合办工业的官股,大都来源于此。”[6]

买办资本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形成的直接为外国资本家服务的特殊资本,买办资本家扮演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中间人的角色。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国的通商都市直至穷乡僻壤,造成了一个买办的和商业高利贷的剥削网,造成了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以便利其剥削广大的中国农民和其他人民大众。”[7]

虽然当时的中国通过赋税、田租的剥削、买办资本以及商业利润等手段积累了一定的货币财富,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近代的中国很难在封建剥削制度存在的情况下将货币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所以中国的货币财富积累很不充分,从一开始就面临资本短缺的困境。

二、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一)圈地运动

马克思认为资本原始积累的第一个要素就是:“人民大众突然地并且强制地失去生活的资料,当作自由的、像鸟一样的无产者被投到劳动市场上来。农村的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是全部过程的基础。”[8]英国资本积累过程的第一步正是通过“圈地运动”展开的。

所谓“圈地运动”就是从15世纪末一直到19世纪初英国地主强制把农民的公共地和份地连成一片,放牧牛群。新航路开辟之后,荷兰的佛兰德尔的毛织工业获得飞跃发展,羊毛价格上涨,养羊变得有利可图。尤其是“价格革命”的发生,造成货币贬值,地租的实际收入骤减。于是英国的地主为了谋求高额的利润,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发生之后,资本主义大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圈地运动的发展,使其由最初的私人的暴力行为转变为获得政府支持的合法行为。

圈地运动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圈地运动实现了农民和土地的分离,使大批失掉土地的农民不是变为雇佣户劳动者,就是沦为乞丐或者流浪者,为“城市工业创造出像鸟一样自由的无产阶级的必要供给”[9],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英国经济学家琼斯指出:“18世纪期间,在哈兰姆郡的刀剑制造业中,平均50%的外来学徒来自于从事农业家庭的儿子。但是这个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下降;在1720年,莱斯特郡的针织行业60%的青年学徒来自农村,虽然到1780年这个比例降为45%”。[10]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大约有一半的农村劳动力离开自己的土地,流入城市,成为无产阶级的一分子。另一方面,圈地运动也破坏了英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小农经济,促进了以大地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农牧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一个半世纪,英国小麦平均单产提高了50%。”[11]

综上所述,圈地运动作为英国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之一,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物质保障。

(二)对外贸易与掠夺

早在16世纪英国就开始了对外扩张的进程,对外贸易和经济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构成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源泉之一。

海盗掠夺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先导。为了满足对货币资本的需求,英国贵族支持商人和冒险家从事海盗掠夺活动,为英国带来了大量的货币财富。据记载仅1577年德雷克的一次远征,掠夺的财富价值就达150万英镑。[12]

1577年德雷克的环球航行揭开了英国殖民扩张的开端,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世界市场。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摧毁了西班牙的 “无敌舰队”;1701年—1763年经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英国先后战胜了荷兰、法国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夺得了许多的海外殖民地。根据1713年《乌特勒支合约》,英国取得了直布罗陀海峡及地中海的通航权,取得了美洲沿哈得逊湾的大片土地,同时还获得了与西班牙殖民地进行贸易和贩卖奴隶的权利。七年战争之后英国几乎完全占领了北美,并控制了印度。[13]并于1600年成立了东印度公司,1633年在加尔各答设立商馆,在殖民地建立了贸易据点,不仅使殖民地国家成为了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同时大批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英国。

奴隶贸易也是英国资本积累的手段之一。从1680年到1775年英国人运送黑奴到美洲约有300多万。17世纪,一个黑奴在非洲的价格为25英镑,运到美洲可卖150英镑,利润高达60%;18世纪从非洲用50美元买到的奴隶到美洲要卖400美元,利润高达8 00%。[14]奴隶贸易的高额利润成为英国货币资本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中英资本积累的异同

纵观中英资本原始积累的道路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譬如两国资本原始积累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暴力的手段来进行;但是由于两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两国的资本积累道路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的过程中发生的,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像英国那样海外扩张和掠夺以及同别国展开商业战争的道路,而只能依靠本国的超经济剥削。另一方面:同英国相比中国的资本积累过程很不明显,货币财富积累很不充分。英国圈地运动和海外扩张与掠夺以及黑奴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为资本主义经济积累了充足的货币财富。

资本原始积累是血与火的历史,也是两国实现近代化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又使两国的资本积累过程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1][8][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822页、790页、809页.

[2][3][4][6]庞毅.中国清代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213页、214页、214页、215页.

[5]恩格斯.反杜林论[M].上海:三联书店,1951年.207页.

[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599页.

[10]王乃耀.试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圈地运动[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93页.

[11]特纳.英国十八世纪农业生产率[J].《经济史评论》第二辑,1982年,第35卷第4号:490页.

[12]施托克马尔.十六世纪英国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114-117页.

[13]王铭.英法近代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年.35页.

[14]刘淑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29页.

猜你喜欢

圈地资本积累外国
英国议会圈地与乡村景观的重塑*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王子“圈地”记
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圈地叙事
国际酒店的中国“圈地运动”
外国公益广告
中国金融发展与TFP关联关系实证研究
新自由主义服务于霸权掠夺的本质探析——基于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资本积累视角
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积累与社会责任关系分析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