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

2013-08-1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声望社会学教师职业

杨 莹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据北京市2010年出炉的一份调查显示,科学技术职业声望较高,教师、科学家、医生分别以55.10%、44.02%、44.02%的支持度排在职业声望前三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其后正式对外发布的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包含有上述信息,对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调查显示,教师、医生、科学家分别以50.81%、49.18%、35.95%仍排在公民最希望子女从事职业的前三位,工程师以16.56%居第七位①。实际上,教师职业声望的高低不但对教师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再)择业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教师的工作态度,积极性等也产生影响②。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国际教师节时,在北京三十五中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要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③。因此,关注教师、关注教师的职业声望,是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和谐社会的举措之一。本文试对教师职业声望进行社会学视野中的分析,进而提出提高教师职业声望的对策。

一、教师职业声望的概念剖析

职业声望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经典研究主题,是以解释社会地位与社会分层关系为其主线的。它是社会公众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和声誉的综合评价。它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864~1920)提出的三位一体(财富、声望、权威)的社会地位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④,韦伯同时也是最早提出用声望作为研究社会分层标准之一的学者。所谓教师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它表现为教师职业的一种社会声誉,是其他社会成员对这一职业的从业人员--教师的敬重程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识,是一种与社会性情感相伴随的普遍的社会意识,是一种社会自发的评价,而不是一种行政性的价值定位和划分。教师职业声望的高低会影响人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教师实际工作的开展及社会地位⑤。教师的社会地位是一个含多种要素在内的总体性范畴,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的解释,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网中所处的位置。这种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教育程度或权利的高低与多寡做出的社会排列。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影响人们社会地位的这些要素(财富、声望、教育程度、权力)的权重是不同的。故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把教师职业说得多么崇高,不见得就能导致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

二、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

在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调查结果发布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杨文志表示,教师、医生、科学家的排名和其他很多国家是一致的,在国外也有这种类似的调查,有时候把教师排在前面,有时候把医生排在前面,有时候把科学家排在前面,所以前三位基本上就是这三位。结合我国一些社会学专家的调查,不难看出,教师特别是大学教授最近几十年占据着人民群众所认为的职业声望高的职业的前三名,我们亦可将其理解为在广大人民群众眼里,教师特别是大学教授的职业声望,表面看起来是很高很耀眼的。但是,高的职业声望是否同时也带来高的社会地位,高的经济收入和相应的社会分层和流动呢?笔者认为不然。即使职业声望是评价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准之一,但是职业声望这个标准在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评判中的分量是轻还是重,则还是有待商榷的问题。

三、影响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因素

在社会学家看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度,教师职业声望会因职业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是作为一种存在于大众观念中精神层次的认识,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的改变远比财富、权力、专业等来得缓慢。通过前文对教师职业声望内涵的剖析,笔者认为教师职业声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来自外在环境的因素,两个来自教师自身的因素,分别是:

1.文化传统。马和民在《新编教育社会学》一书中指出:“教师职业声望……它既与该职业自身的特征有关,也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社会价值取向有关。”⑥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官本位”的社会形态和民众心理特点,从政一直被认为是理想职业。而受教育进而科举是从政的必经之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许多教师是“师吏合一”。因此,在我国,不管教师的实际待遇如何,教师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职业声望。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对某一职业都有一种类似刻板印象的职业形象,这里指传统的教师社会形象。当实际的教师行为表现和这种教师职业声望相一致时,能获得相应的职业声望。相反,教师的职业声望便会急剧下降。如我国传统的教师职业形象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道德追求,却忽视了教师的物质需求。但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大潮对教师队伍的进一步冲击,当广大的教师进一步关注自身的物质生活需求和教师本身作为一个职业的特征时,教师的社会声望随之下滑。

2.教师职业环境和社会需求。职业环境主要指工作条件、待遇和成见(习俗评价)。工作条件包括工作便利程度,从业人员的安全保证和职业的稳定性;工作待遇含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其中,教师的经济收入是影响教师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所获得的实际经济收入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处于中等的状态;与其所担任的社会责任、工作任务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所付出的劳动相比也偏低。高工作强度、低职业报酬使教师职业丧失了吸引力,同时也制约了教师的专业质量和职业声望的提高。于此同时,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对教育及对教师职业的需求状况密切相关。在我国长期封建社会乃至其后的相当长时间里,社会成员的最大愿望是加官晋爵、封妻荫子,而教育可以满足人们从较低的社会阶层流向较高的社会阶层需要,因而教师职业可以享有较高的职业声望。

3.教师职业社会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任何一种职业,它的职业声望和这一职业的不可替代性有密切关系。教师是一种有着较高专业化要求的职业。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承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使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社会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4.教师群体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声望与从业人员的道德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别严格甚至是近乎苛刻的要求。教师无论是在非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一般品德素质还是职业道德素质,都对职业声望有很大的影响。

四、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层面的分析

社会学对社会地位的评价有三种维度即财产地位 (经济地位)、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比较而言财产地位和权力地位的认定要容易一些,因为它们都有比较明确的客观指标。声望地位的确认则因为涉及主观的评价而较为复杂。对于声望地位的确认一般通过声望调查完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公布的关于职业声望的各类调查近30种⑦,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强的调查研究为例来分析⑧:他在1997年到1998年的职业声望调查中发现,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物理学家、医生等排在职业声望的最前面,这反映出人们在评价职业声望时,首先考虑的是高知识、高技术、高教育的素质。在影响人民群众评价某个职业的社会声望的三大要素即经济收入和权力地位、技术水平、教育水平中,跟经济收入和权利地位相比,人民更倾向于肯定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和社会声望的高低具有线性的直接相关,即技术水平高的人社会声望高,或者是教育水平高的人社会声望高。被排在社会声望前五位的人都是高技术和高水平的人,与此同时有些职业也有很高的经济收入,但是经济收入高并不能成为他们社会声望高的直接的影响因素。而在这之前,1990年的一项类似调查中,作家位居首位,后来作家却跌至18位,而始终位列前的大学教授、工程师、物理学家、医生这一次依旧没有变化。由此可看出,人们在职业评价上看法最为一致的是技术标准和教育标准。李强还指出:所谓职业声望评价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职业声望对金钱和权力起着平衡和纠偏的作用。声望地位与金钱地位和权力地位相抗衡,三者的合力决定着人们真实的社会地位。

五、社会转型时期提高教师职业声望的对策

上文的分析让人们对教师职业声望的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教师职业声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国家和社会、学校和教师本身的四股合力同时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讲,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教育资金的投入,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地位。在教师社会地位的三个因素之中,经济地位的高低是整个社会地位的基础和关键。由于教育是全社会的一项公益事业,大多数教师的经济收入是依靠国家财政的拨付,教师经济地位的保障就取决于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财政收入的状况。在《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第十七章中明确提到,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这也为提高教师待遇地位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同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和价值判断能力,客观地认识和分析在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职业人员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做出的贡献。

2.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可以加强民主管理,为教师赋权增能。教师作为学校中的一员,享有包括参与学校管理在内的各种权利,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公开、公平的管理体制,全面执行国家教师聘任、任用、管理政策与制度,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教师提供在职教育的机会与条件,使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这样也可以随之带动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3.从教师自身来讲,教师要做到:一是实现自己的教师的社会角色的成功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心灵的培育者,要尽可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角色的转变不是光靠学科基础知识,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艺术。教师唯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角色的转变,才能为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多重角色来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二是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声望以职业名誉为基础,而一个职业的名誉和从业人员的道德状况密切相关。法律约束、自我约束、行业性自律是一个行业提高职业道德的三种途径。就教师内部因素来说,主要是自我约束和行业性自律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教育,使教师自身具有了较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能自觉服从于职业道德的约束;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在整体上达成一种共识,形成主动维护本行业道德形象的舆论导向,从而对教师的品行起到约束的作用。而行业内部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其得以实现的关键。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和行业约束机制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自我约束和较强的行业自律意识,拥有正确的行业舆论导向,并使它发挥对广大教师的约束、威慑作用,使教师表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使教师行业保持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也是提高教师职业声望的重要手段。

[1]马和民主编.新编教育社会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李方强.制约与提升:教师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4]陈桂生.略论教师职业的声望[J].当代教育论坛,2008(8)

[5]楼世洲,张丽珍.探寻与应对:教师职业化背景下的职业声望[J].学者论坛,2007.

[6]李强.转型时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0.

[7]高芳.社会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地位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8]徐延辉,陈阳.运动员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

[9]申卫革.高校教师职业声望浮沉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

[10]肖川.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17个因素[J].现代教育传媒网,2008.7.

[11]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2)

[12]高顺文.我国职业声望研究二十年述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注释:

①来自《中国新闻网》2010年11月的调查,调查显示:教师、科学家、医生居职业声望三甲,2010年

②王新兵,杜学元,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1月

③王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声望研究考察[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7卷

④同上

⑤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六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⑥马和民主编,新编教育社会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⑦王新兵,杜学元,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1月

⑧李强,转型时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

猜你喜欢

声望社会学教师职业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程序员在俄罗斯最具声望
悼李公正中先生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跟踪导练(一)5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