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月无迹无声,诗笔流响回音

2013-08-15颜朗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人情味儿一曲曲黑土地

颜朗

在龙江诗坛上,王书怀的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王书怀就像一个开拓者,将浪漫的理想、浓浓的热情熔铸于这片黑土上,精雕细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这一切正如诗人所说的那样:“我的笔,笨拙的犁,弯腰曲背,耕种在这生活的土地。”比如《满园春》,诗人将农家稀松平常的田园生活,刻画得生动活泼;《送水》中浓厚的生活情调,朴素的乡土民情,细腻而又清晰地展现了乡村男女恋爱中的心绪变化。他的诗,没有晦涩生僻的字眼,没有费力复杂的观感,打破了诗歌的受众界限,更多的则是一种畅快随心的欣赏与游览,与此同时,王书怀的诗也证明了:诗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文学神坛灵光闪现,而是阡陌小巷的真情闪烁。故而,王书怀的诗,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少了份距离感与陌生感,多了份亲切感和人情味儿。这一切正如王书怀在一本《病中札记》中写道的那样:“写字桌,我的领土;稿纸,我的垦区;笔呦,是我不曾消闲的犁……。”

虽然王书怀生活在那个红色时代的贫瘠、蛮荒、文化边缘地带的黑土地上,但诗人却没有放弃对美的执着追求。时代造就了王书怀的灵魂与品格,而黑土地却提升了王书怀的精神与境界,他抒写乡情,赞颂民众,为世人留下了一篇篇生动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诗篇。他的诗歌除了为黑土地保留了一座丰厚的艺术遗产外,也为读者演奏了一曲曲动听悠长的时代颂歌。

猜你喜欢

人情味儿一曲曲黑土地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北京的秋,那些“人情味儿”与“精气神儿”
学会感恩
思想政治教育要有“人情味儿”
让英语教学多一点“人情味儿”
黑土地上稻花香
山城的人情味儿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风雨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