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3-08-15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年8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实验室体系

黄 凯

(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北京 100871)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础环境,几乎所有理工科学生及越来越多的文科专业的学生都在实验室中接受过学习和训练。因此,围绕实验室工作开展的各种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其中,安全意识与技能因与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而更显重要,因为安全是人们追求一切美好生活目标的根本,也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石[1]。全面的安全常识、良好的安全意识、积极的责任意识以及事故应对技能是公民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对于社会而言,公民是否具有这样的素质亦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进而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因此,高校在学生阶段的培养并使其具备这些素质将有助于逐步引领和提高整体国民素质[2-3],对于社会进步的促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难点

高校实验室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因研究内容和手段不同,其安全规范也各有侧重。这也使得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具有多层次、专业化、内容广、要求高等特点。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世界一流大学在实验室安全教育领域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构建了较为先进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4-6]。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高校逐步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其体系建设,逐渐认识到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迫切要求之一,应当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成为高校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4-7]。同时,系统、科学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不仅是教学、科研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也必然是确保高校实验室安全的有效手段和长效机制。因此,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也成为近年高校实验室工作的热点,许多高校均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方法和模式上加大了探索与实践的力度[7-10]。

尽管如此,受教育资源不足等因素限制,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发展依然普遍滞后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7-11],主要表现在:

(1)普遍对实验室安全教育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实验室安全教育未纳入学校常规教育体系;

(2)实验室设计、建设过程中,对安全因素考虑不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3)没有较为成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4)实验室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和教材不足;

(5)传统实验室安全教育形式(如内部培训、讲座等)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且因课程安排等方面的局限,难以保证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及时接受安全教育。

鉴于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建立相对完善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掌握安全防护与事故处理技能,将实验室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研究、突破的课题。

2 北京大学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面临的难点,结合北京大学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以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为基础,与各院系通力配合,以解决实验室安全教育中学科覆盖广、内容信息量大、教育质量要求高等难点为突破重点,着力构建了行之有效的、适应高校自身特色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和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我国高校实验教学实际情况,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全面安全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理念,强调安全素质的形成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安全教育应贯穿和融入校园学习的全过程;

(2)着力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多学科覆盖、内容全面、教育全程化、形式多样、契合安全教育要求的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真正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

(3)构建健全、有力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政策支撑体系,为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该建设和管理模式融合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配合健全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大大提高了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确立以培养学生全面安全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理念

北京大学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形势和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创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有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将这一目标与人才培养的实际相结合,认为“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事故应对技能”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特质。从这一认识出发,依托北京大学强大的学科和师资资源,我们确立了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安全教育理念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依托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建立较为完备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安全知识,自觉的安全责任意识,过硬的安全事故应对技能,从而为成为素质全面的行业领军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明确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目标和内容

依据培养理念,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和内容为:明确素质教育理念与安全教育指导原则;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多学科覆盖的、内容全面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及信息化手段,有效利用学科和师资资源,扩大安全教育受益面;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体系,有机整合相关管理机制,形成政策合力,促进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正规化、常态化。力求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设置丰富的教学内容,采取得当的措施,取得显著的成效。

2.3 致力于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

2.3.1 课堂教学与安全演习实践的有机结合

倡导和引导全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全过程化、立体化,坚持课堂教学与安全演习实践的有机结合。全过程化即从入校起即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普及,培养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进入专业实验室前,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核,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训练学生的安全操作与事故应对技能。这样,安全教育便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如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等理工科院系已将实验室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其他院系也通过讲座的形式或利用学校提供的安全手册等对学生集中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消防安全宣讲。立体化即将课堂教学与安全演习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通过演习实践检验和提高紧急情况下的事故应对和处理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课堂教学与演习实践的有机结合将帮助学生完成一次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升华,符合认识论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也是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特色之一。

2.3.2 综合性实验室安全教育教材的编撰

为使高校学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结合高校实验室特点,我们组织有关理科院系编撰了《大学实验室安全基础》。这本教材编撰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阅读和学习,对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防护方法和应急措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二是在遇到具体安全问题时,通过查阅书中的相关内容,能够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这本教材从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特殊仪器设备使用安全、实验室事故人员应急等方面介绍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防护方法、事故救援与自救技能等,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北京大学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3.3 基于网络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建设与应用

根据安全知识适用范围的不同,实验室安全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大类。通识教育的内容多为各种安全常识,可采用集体讲授的方式。专业教育的内容则会因实验室所属的学科和所开展研究内容的不同而各有所侧重,且这种差别随着学科和专业的细分而扩大,因此各专业的实验室安全教育难以采用集体讲授的方式。加之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或工作的起始时间和地点并不统一,甚至是随时发生的,更加大了集中讲授的难度。

为了保证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及时性,我们组织开发了“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根据学生的学科、专业不同,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学习和考核内容。系统采用视频课件模拟真实课堂的教育模式和网络在线考试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既有置身课堂听讲的真实感觉,又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考试时间;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提高了教学效率。系统涵盖的主要课程有实验室安全概述、危险化学品安全、用电安全、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校级实验动物中心等多个理工科学院(系、实验室)已陆续将该系统纳入成为实验室准入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主要理工科院系中,已有2 000余人应用系统并通过考核。

2.3.4 充分开展国内外调研交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摸索并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4-6],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相比欧、美、日及港、台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我们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尚处起步阶段。因此,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情、校情,总结形成适应我校特点的安全教育体系和管理机制,是缩短差距,完善我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途径。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通过文献调研、人员交流等方式对国内外主要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管理体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并在这一过程中与部分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与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初步建立了实验室安全教育沟通互访机制。

2.4 构建了健全、有力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政策支撑体系

2.4.1 制度化建设初见成效

制度化建设是教学活动组织及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系统地梳理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经过充分讨论,广泛征求院系、实验室相关人员和教师意见,建立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截至目前,共制定和完善了“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北京大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废物处理实施细则”等14个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细致地规范了我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各项流程更具操作性,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上述规章制度先后经学校审议通过,以北京大学文件形式印发全校执行,使我校在实验室安全制度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

2.4.2 经费支撑体系保障有力

实验室危废试剂、药品(以下简称危废品)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规范处置危废品,不仅可以有效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地根据规范处置危废品,而不随意倾倒或丢弃,我们在相关院系实验室专门配置了分类回收装置,并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设立了校级实验室危废品处置年度专项经费,从而通过经费保障撬动了长期以来困扰各实验室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掌握了规范的安全操作程序,并形成了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品格塑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4.3 建立实验室安全政策联动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以创建和谐校园,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我们始终将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并围绕如何促进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构建了多维度的实验室安全政策联动机制,确保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各项工作开展[12-13]。我们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经费保障为支撑,以安全至上为核心任务,在全校实验室和设备的全流程管理中充分强调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重要作用,将实验室安全的各个环节细化为相应的评审指标,并作为重要部分纳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的考核内容。同时,引入“实验室安全一票否决制”,即在“实验技术队伍职称评定”、“实验技术成果奖励”和“实验教学改革经费”、“实验教学设备经费”、“大型仪器开放测试基金”、“公共平台运行绩效补贴”以及评选“先进实验室”、“先进实验室工作个人”等全校实验室与设备奖励和经费申请中,施行实验室安全一票否决制度,从而使各项政策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我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3 结束语

通过近些年的着力建设,我们感受到通过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明确了高等学校要树立以培养学生全面安全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理念,充分强调安全素质的形成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安全教育应贯穿和融入校园学习的全过程,才能培养合格的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14-15]。北京大学在近年实施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显著增强了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技能与综合素质,有效防范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力推动了安全文化逐步融入校园文化,促进了平安校园与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该体系已为部分兄弟院校所借鉴,较好地发挥了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

[1]张志强,张新祥,何平.高校具有危险性的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12-15.

[2]衣庆泳.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现状调查述评[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121-122.

[3]李少奇,郑丽萍.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163-166.

[4]张志强.日本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考察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64-167.

[5]郑春龙,李五一.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教材建设的比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81-184.

[6]魏桃员,尤朝阳,霍开富.美国高校实验室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201-206.

[7]郭万喜,高惠玲,唐岚,等.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98-200.

[8]周勇义.以人为本,科学统筹,全面提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160-163.

[9]陈雁,简福爱,陈晔,等.广州大学城部分高校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情况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2,26(12):1064-1066.

[10]崔益军,李宜祥,周俊.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途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204-206.

[11]王伏玲,李鸿飞,黄涛.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教育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208-211.

[12]赵文武,李桂桃.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3):30-32,83.

[13]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14]马红梅,徐仲玉,吕霞,等.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相结合的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1):143-145.

[15]杜娟.高校化学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J].实验室科学,2007(1):170-172.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实验室体系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2)举行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