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日常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3-08-15马汉达
马汉达
(江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1 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混合式学习形式上是传统学习方式和E-Learning(网络在线学习)的结合,但其更深的层次还包含了不同学习理论的混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混合、集体教学和小组协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混合[1]。在国内,何克抗教授于2003年率先阐释了“混合式学习”的新含义,即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陈卫东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它是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大提高与大转变,是当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回归,是一种螺旋式上升[3]。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把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2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4]。
近年来混合式学习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表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经取得一些理论成果,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5]。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校长非常强调在线学习和传统学校教育两者的相互结合,认为这是“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毋庸置疑的必然发展趋势”[3]。
1 计算机维护技术课程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维护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除了学习计算机维护的基本理论外,特别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性能指标、最新技术、选购策略、计算机硬件的组装、系统设置和操作系统的安装、系统的优化和计算机日常维护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计算机维护技术是全校的公共基础课,从近几年的教学状况和教学效果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是全校公共选修课,课程面向对象不一、学生学习起点不一,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传统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需要。
(2)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影响了知识的适时性,挫伤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3)计算机维护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虽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但是多媒体授课过程中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容易发生视觉、听觉疲劳,学生始终处于“观看”中,缺乏教学互动,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班级规模扩大,教师难以满足所有学生学习的需求,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基础的班级授课制已经很难确保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结果是很多学生有问题,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法解决,致使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理解相对困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2 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认清混合式学习的本质,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媒介,进行教与学过程的设计,服务于自己的教学、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6-7]。本文以计算机维护技术课程为例,从课程的特点和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2个方面的优势,说明混合式学习方式在高校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1 混合式学习的组织形式
混合式学习在实际应用时,通常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小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组织形式[8-9]。在传统课堂面授时,面向所有的学生,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介绍计算机维护技术的基本理论、计算机各部件的基本原理、技术性能等基础知识,使用实物教学、演示教学、视频教学等多种方法教学讲授新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课程的理论框架;而对于计算机典型故障的解决和新技术热点的讨论采用小组协作学习,在协作学习中,规定每位学生都必须发言,大家相互配合,互相交换思想,切磋意见,通过充分的讨论,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个千古名言,就是讲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线自主学习主要是为解决课程面向的对象基础不一,学生根据各自的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弥补知识点的不足;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利用学习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扩充自己的知识,实现个性化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传统课堂、小组协作学习以及在线自主学习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各种学习方式的优势,提高混合式学习的学习效果。
2.2 混合式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课程学习材料,是混合式学习方式中在线自主学习实施的重要内容。学习资源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设计学习资源要注意学生的认知特征,及时更新。资源形式多样化包括课程在线学习涉及的所有内容,如课程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计划、演示课件、实验大纲、实验内容、实验课件、视频资源、电子图片等,并要体现不同层次的内容,如除了为全班学生制定的同一个教学方案所提供的资源,还为基础差的学生提供一些自学资源,放在学习平台中供他们课前自学,或者单独组织他们参加针对性培训,或为班级中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提供一些拓展能力的资料,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愿望,为学生提供前所未有的学习资源的支持。通过利用这些资源,学生才能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保证混合式学习的正常开展和质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学习资源的建设上,采用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教师需要通过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不断补充更新辅导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也可以将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经验上传到平台与同学共享。为保证学习资源的质量,学生提供的所有学习资源都必须经过教师的审核后才可以在学习平台公开,形成集中+开放的资源建设模式。
2.3 混合式学习的学习平台设计
小组协作学习和在线自主学习是混合式学习的主要形式,这些学习大多是在网上进行的,因此,设计一个功能完善,可用性、易用性好的学习平台将直接决定混合式学习的效果。
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要考虑学习平台的整体风格、界面、导航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学习主要完成自主学习,具有弱控制性特征。为了保证学习效果,要求在线学习平台必须具有监控管理功能,如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在线测试、小组合作学习、在线答疑、在线讨论以及混合式学习的评价等功能。学生登录到在线学习平台上,可以自主控制学习时间、选择学习资料、到讨论区查看他人讨论主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可根据在线测试的情况,利用视频文件扩展或弥补自己的知识,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因此,学习平台必须具有既能进行个性化学习又能进行小组协作学习、讨论式学习的功能,满足混合式学习的各种需要。平台要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有利于学生自我展示,有利于学生交流、总结、反思,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4 混合式学习的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价值判断[10-11]。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由于综合了多种学习活动,因此,学生的学习评价必须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状况。通过评价可以督促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让他们感受成就感带来的感动。在本课程的评价中,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并加大过程考核的权重,其中过程评价占60%,主要考查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过程和平时表现,如利用平台与同学进行交流、参与问题讨论的情况、为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多少、在线学习时长、登录到平台的次数、为学习平台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情况等学习过程中全程参与的情况;结果评价占40%,通过卷面测试考查学生计算机维护技术理论与实际排除故障的能力。
为客观公正地进行过程评价,必须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学习平台必须具备在线学习过程监控功能,可全面记录学生整个学习过程[12]。教师在开课前将选修学生的名单导入到系统,学生第一次使用默认密码登录到学习平台,修改系统密码和班级信息,教师考核时只需作简单的处理,排除个别学生弄虚作假的情况,在后台管理界面上输入教学班级的名称,则可了解该班级所有学生利用学习平台的学习情况,如参与问题讨论情况、登录次数、在线学习时间、上传有效学习资源数、留言数、解决问题数等在线学习情况。
3 结束语
通过近3年的计算机维护技术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将传统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学习效果,发挥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References)
[1]田富鹏,焦道利.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5(4):63-65.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3]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5):29-31.
[4]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2.
[5]高传南.基于混合学习的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6]王毅.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7]张玲.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0(7):142-143.
[8]柳力文.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9]杨志珍.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2010,24(3):37-39.
[10]梁斌.基于网络课程学习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的设计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8(12):72-74.
[11]谢同祥,李艺.过程性评价:关于学习过程价值的建构过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9(6):17-20.
[12]马汉达.在线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