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宁河王氏家族述

2013-08-15赵亚军

关键词:王氏家族

赵亚军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顺天宁河(今天津宁河),京畿古邑。历代海防重地,古称渠梁,漂榆津。县城芦台镇是唐代海防重镇,古称海口镇,王氏家族就定居于此。王锡朋祖上在江苏太仓县,清初迁入顺天宁河,其上三世依次为王秀生(曾祖),王斌(祖),王者佐(父),因王锡朋难,皆“荫武显将军,晋赠镇威将军”[1]112。王锡朋之父王者佐,字廷相,在家乡艰苦创业,乐善好施,其“手创巨万资,分爨时,无锱铢之私。凡负债不能偿者,必抚慰以焚其券,数逾万金”[2]157。其家教严厉,“训诸子尤严,故三子皆以文武科第起家,刚节公其尤卓著者也”[2]157,育有三子,长子王锡龄,邑庠生,敕封修职郎,贻封武显将军;二子便是王锡朋;三子王锡锟,赐进士出身,兵部员外郎。本文只论及王锡朋这一支。

王锡朋,字樵慵。定海三总兵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其子王承泗、王承瀚,其孙王楫、王橚,其重孙王燮、王照、王焯❶在顾廷龙编的《清代朱卷集成(81)》,《钦命四书诗题》里面对王氏家族的人物及其关系有着明确、简要的记载。顾廷龙的《清代朱卷集成(81)》,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王承瀚被恩赐文举人,曾任工部主事,王橚曾任刑部员外郎,王焯曾任礼部主事,有关他们的史料记载不多。王楫是太学生,却英年早逝。笔者着重介绍王锡朋、王承泗、王燮、王照。

一、晚清反侵略战争的先驱王锡朋

王锡朋生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嘉庆十三(1808年)中武举人。曾充任兵部差官,后捐升固原游击,道光六年(1826年)随同陕甘总督杨遇春平定新疆张格尔之乱,赏戴花翎。随后身经百战,战功卓著,获得“锐勇巴图鲁”名号,1841年9月在在第二次定海之战中殉难,谥号“刚节”[2]132,并在浙江定海和直隶宁河敕建碑祠❷在浙江定海县建有三忠祠,保存有后修缮的御碑,上附有御制王锡朋碑文。宁河芦台的御碑毁于文革。。

(一)不乏文采的武将

王锡朋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学教育,据《宁河县志》记载,王锡朋是“初业儒,工书法,博览典籍”[2]133,梅曾亮也提及王锡朋是:“余读公家书及祭所亲文,词旨温雅,不知其为武人,乡人言待兄弟交友皆有至性,归省亲,更衣结袜履,身尽子职,可谓儒家风矣。”[3]可以看出,王锡朋不但从小崇文,热爱读书,而且待人亲善,颇有儒家风范。虽然王锡朋的文学素养很高,但并没有走上文人学士的道路,相反却走上了戎马疆场的军人道路,并自此戎马20余年,军功卓著,威名赫赫,成为王氏家族社会地位的奠基者。

(二)英勇殉国的爱国将领

鸦片战争爆发后,王锡朋被调往上海吴凇口,协助江南提督陈化成抗击英军。1841年春率兵增援定海,在传统史书记载中是与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率孤军五千,奋力抗击英军万余名的围攻,血战六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而牺牲(可见《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其实与此有关的史书记载和真实事实出入很大,后人不能因为传统史书的宣传以及国人的英雄情结和民族情结而混淆历史的事实。

首先是双方人数问题,根据学者茅海建的考证推算:英军“陆军约四、五千人……此时定海守军5 600人,两者比较,双方兵力数字差不多,清军略强一些。”[4]这是两军的数字比较。其次是战争过程以及时间。战争持续六昼夜是指从9月26日到10月1日,“实际上最后一天战争才真正开始。双方先进行炮战,随后不久王锡朋便阵亡”[4]在郭廷以叙述到:“英军三次攻击,三总兵郑国鸿,葛云飞,王锡朋猛烈抵抗,终以武器悬殊,相继阵亡,兵弁死者千人,英军伤亡约三十人,定海第二次失陷。”[5]这是具体的战争过程,据此,虽然这场战争中清军的表现并没有像传统史书中那般忠烈英勇,但不可否认他们是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战的民族英雄。

后人在为鸦片战争的将领书写正传时评道:“海疆战事起,既绌于兵械,又眛于敌情,又牵掣于和战之无定,畏葸者败,忠勇者亦败。专阃之臣,忘身殉国,义不返踵,亦各求其心之所安耳。呜呼,烈已!”[1]135以王锡朋为代表的殉国将领并没有因为清军武器装备的落后和朝廷求和政策的牵制而退后投降,相反在民族危难之际,英勇抗击侵略者,虽然最后失败,但是其精神可嘉、功绩可表,成为爱国精神的垂范。所以这个评价是比较公允的。时人陈庆镛在王锡朋的墓志铭里写道:“公以二十余年汗马功劳,大战十数,小战百数,雄于将略,而卒于勇义,成忠于礼,战功为多……铭曰:公之志,直以专;公之节,与金石同坚。”[2]229该墓志铭里不免有溢美之词,但也反映出世人对王锡朋文韬武略和卓越功绩的肯定。

第二次定海之战,王锡朋心忧国家,为国家利益而殉职,这是他的爱国情怀的终极体现,其他方面的垂范作用就不再一一赘述,像王锡朋这样的的民族英雄,当名垂青史。

二、文武兼备的王承泗和王燮

(一)允孝允廉的地方官王承泗

王承泗,字春涛,号秀松,又号心斋,是王锡朋的长子,道光癸卯(1843)年间中举,“袭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2]141据史书记载王承泗“性至孝,侍母疾,恒终夜不寝”[2]141,非常孝顺,笃于亲情。为官清廉,教化百姓与秉公办案同时并举。从政十余年依然两袖清风,后因功曾署蒲州知府并护理燕平兵备道。在代州卸任时“羁留代郡,不得归,弟寄资助之,始得族里”[2]141,由此可见其为政之清廉。从强盗任求名之事可以看出他教化百姓之功德,“隰有宿盗任求名,以他事被击,公廉其冤,释之,求名感激,遂为良民。”[2]141“有仇家故杀一案,吏有救生之说请从未减。公曰:‘辟以止辟,杀人而不抵罪,犯法者多矣!’拟如律。”[2]141通过这几件事对于王承泗的记载,可以看出王承泗良好的家学作风。

清末,太平天国起事,王承泗正在代州(今忻州代县)任上,时值林凤祥的太平军攻入山西,代州军民人心惶惶,但是王承泗却临危不惧,并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得以安民保境,受到百姓和清廷好评。史书记载为证:“咸丰三年,发逆林凤祥窜晋,讹传入州之五台县境。五台令遽以羽书告急,事出不虞,人皆惶恐,公独从容筹策,急募乡勇,修战守具,合境恃以无恐。时各处人民逃匿,土匪乘间抢掠,独代境肃然。”[2]141在代州危难之际,王承泗凭借其勇略而保代州之安定,其能有这样的谋略与胆识这是和王氏家族文武之风的长期熏陶密切相关的。

王承泗身为名门之后,执政清廉、勤勉,在任期间能为国家保一方平安、为当地百姓谋福利。

(二)悲情诗人兼武官王燮

王燮,生年不详,字襄臣,一字湘岑,号秦园,王楫长子,袭骑都尉世职。历官京城左营游击,赐总兵衔和仓场侍郎衔。在八国联军之役时阵亡于北京,时年52岁。有《秦园诗钞》,辑诗词152首传世。

王燮20岁时补县学生,时有“屡以古学冠顺天”[6]1359之誉,到北京任职之后,结交了许多诗文爱好者,包括任职吏部的贺涛以及安徽的古文大家吴汝纶,后来他的诗集便是由贺涛作序,吴汝纶则为其写了墓志。其诗大都是触景生情,且流露出隐痛与忧伤,从措辞润句看都显示出很深的古文功底。同时,这些诗词充满了时代特征,时人评道:“词旨诙诡,殆于退之相近,余爱其文而悲其意。”[6]1360便是说他的诗风与韩愈相近,但又为他不得志而遭遇感叹。

对于王燮之死有两种说法。其一说是他在巡逻期间被义和团误杀[6]1359,但在其后人李仲轩的回忆中“我姥爷王燮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因抵抗被洋人杀害”[7]76-77,在其弟王照的记载中:“往告母舅华祝萱公,言提督奉拳召乱,拟告病退职。祝萱公大怒,斥之曰:‘你曾祖刚节公被洋人打死,今国仇家仇一齐报复。你反而出此泄气之话。’兄不敢辩,归署尽遣家人他徙,只身待命。不数日而被戕,……”[8]王燮是提督载澜的部下,战乱之时,也曾有托病离开的想法,最终上了战场,被洋人所杀。王燮的死笔者倾向于为洋人所杀。

通过对王燮的史实记载可看到,王燮既是诗坛巨匠,又是带兵武将,尤其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这种以维护国家利益为重的家族传统又一次得以彰显。

三、名扬中外的王照

王照,字黎青,号小航,又号水东。1859年生,1894年取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维新运动期间,因参与变法而遭到朝廷的缉拿,流亡日本。后致力于汉语注音研究,并出版《官话合声字母》一书,著有《水东集》、《小航文存》,1933年病逝。

王氏家族以武立家,与军事密切相关,同时不乏文化底蕴,但到王照这一代却积极参政议政,卷入全国性的政治变革风潮之中,其东渡日本亦加强了中日文化交流❶关于王照与日本学者的交流,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在其回忆《王照与劳乃宣》里作了详细的介绍。在这里限于篇幅不再细述。[日]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著,戴燕,贺圣遂选译的《对中国文化的乡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一)积极参与戊戌变法

王照在戊戌变法中因上书言政而名噪一时,在普通人眼中王照参加变法运动带有很大的投机性,应该说王照参与变法,是出于救亡图存的考虑。

首先,当时王照所面对的人是:“社会的精英是士人。他们指导社会生活并帮助维持社会本身的自然进程。他们顺其自然,无须创新,……他们是君子,即道德高尚、学识超群并训练有素的人,是人文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9]但是王照紧随时代潮流,思想发生了变化,其同僚唐烜认为:“王小航乃竟以改衣冠,易民主为言,其情理殊不可解。”[10]可见西方的民主政治对于王照积极参与维新运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王照随康有为助推变法,却有自己的主见。王照虽为康党重要分子,但在对待帝后关系方面,却与康有为大相径庭。虽然他们都尊君权,但康始终认为,尊君之道,非去太后不可,实行的是抑后扶帝策略。王照对此坚决反对:“今国家危如累卵,岂容两宫又生衅隙?”[11]29可见他主张调和帝后。后来他以礼部主事条陈新政代奏一折,提出:“请皇上奉太后圣驾巡幸中外,以益光荣而定趋向”[11]32认为:“体皇太后之意以变法,即可善则称亲,以孝治镇服天下,天下孰敢持异议?”[11]9由此见他的主张区别于康梁。最后,对于戊戌变法的失败,王照以为是“根不坚实”所造成的。他说:“戊戌变法内容十有六七,皆争利争权之事,假政见以济之。根不坚实,故易成恶果。”[11][7]明显地看处王照为公为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总的来看,王照参与变法并非出于投机,是发自内心的忧国忧民的意识体现。

(二)积极倡导汉语拼音运动

王照在变法失败后极力倡导官话合声字母运动,他仿照日本的“假名”的办法,创制“官话合声字母”并出版《官话合声字母》一书,先在日本留学生中传习,归国后在北京传习。

为了传习官话合声字母,王照于1904年在保定创办了拼音官话书报社,几年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正如黎锦熙所指出的那样:“王先生因为时代关系,只具有‘上等人’意识,只站在‘上等人’的立场说话,但他却天天在那儿为‘下等人’而工作,而奋斗。他只是要利用这种阶级的‘大众语’,从教育的意义上,把那些落后的大众意识转换成前进的大众意识,他是的的确确在那儿实践这个主张的。”[12]1910年,因为触及摄政王载沣的忌讳,清廷下令禁止传习,官话合声的运动至此夭折。这场运动旨在教民识字以启迪民智,发奋图强。在这个大背景下,王照所推广官话合声字母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一种推广新文字和简便识字的手段,而是在为发展近代教育、启迪民智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晚年的王照甘于寂寞,潜心于学。他曾把文稿结集名为《小航文集》出版,并由胡适作序。从他的一生来看,不管是为学还是从政,皆贯穿着“爱国”这样一条主线,戊戌新政是为了中国能够自立,而不受洋人欺负;官话合声字母运动是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虽然其教育改革总的来说并不合时宜,但含有许多真知灼见,对于今天的国人仍有许多借鉴意义。

四、别具一格的王氏家风

“‘家风’就是家族精神文化传统。一位西方‘传统学’专家认为,某种精神或行为模式延续三代以上,便可视为传统。”[13]如果以此为标准,宁河王氏家族既有文化传统的习俗相沿,又有超过三代的子嗣继承,所以王氏家族的文化传统作为其家风的表现形式,可以称之为“王氏家风”。宁河王氏家族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过王锡朋首创家风,到王承泗、王燮继承和发扬家风,再到王照完善家风,使之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作为一个大家族,其发达兴旺固然令人羡慕,但严谨的治家之道和优秀的家族传统,也仍有必要做一总结,以期对后人有所鉴戒。

首先,重视教育,文武兼备。除家族长子是荫封的官职,其他诸子多取得进士,虽多未显达,但代有闻人,保持了箕裘不坠的家风风范。王照、王焯都是进士。王照、王燮都留下了文集与诗集。王燮儿子王元浦,考入北京大学,后育有一子一女,“女为王若萳,就是李仲轩之母,男为王金鉴,字镜庭,1910年生,是民国公派日本的留学生,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在清河国民军校任教官,中校待遇。”[14]“王照次子王守谦留学法国,曾在北京大学学习,教授法语”[7]246-247,王燮的外孙李仲轩被称为“中华武术黄金时代最后一个见证者”,曾在《武魂》杂志上发表系列论文。可以看出宁河王氏作为武将家族但其文风却越来越强烈的家风倾向。

其次,为人正直,精忠报国。王锡朋、王燮皆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牺牲。王照在甲午之后,面对着亡国灭种之局面,依然上书,追随变法,为挽救民族危亡倾尽了自己的力量。

最后,敢于担当的精神。晚清时期,适逢千古未有之劫变,王氏一门面临这一严峻的国情形势做出了很大牺牲,从王锡朋在鸦片战争中血洒沙场到王承泗在太平天国期间临危不乱维护地方安定,从王照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到王燮命丧抵抗八国联军的战场,这种勇于担责的精神应受到后人的继承与发扬。

这些家风并不能全部说明王氏家族的优秀传统,正因为王氏家族的每一代人都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并不断地发扬光大其家族传统,因此也就奠定了其家族在历史上的地位,使之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闪光之点。

综上,王氏一门在历史上扬名不仅因为军事武功,还有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贡献。这些史料的记载,使王氏一门在晚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王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也是近代河北的一个典型案例,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晚清史的一个缩影。

[1]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区县旧志点校:宝坻县志,宁河县志[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97-604.

[2]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2-135.

[3]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M].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356.

[4]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5:356.

[5]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册[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69.

[6]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上册[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1359-1360.

[7]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记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76-247.

[8]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第一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9.

[9]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M].房德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

[10]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M].成都:巴蜀书社,2004:324.

[11]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十七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7:7-32.

[12]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序言)[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

[13]萧华荣.华丽家族——两晋南朝陈郡谢氏传奇[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94:8.

[14]李帼忠,徐骏峰.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66.

猜你喜欢

王氏家族
汉晋时期山阳高平王氏家族藏书考述
致敬百岁华年 续写盛世新篇
均瑶健康登陆A股
为什么把受骗吃亏叫作上当
上当
论王允之
——琅琊王氏家族危机中的支柱
“上当”原来是上当铺
“上当”原来是上当铺
“上当”原来是上当铺
“绝版的竹林”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