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咸宁市嘉鱼县官桥八组为例
2013-08-15方梓祎田怡芳刘恕淼王显众
方梓祎,田怡芳,刘恕淼,王显众
(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一、嘉鱼县官桥八组文化建设总体情况
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八组(以下简称官桥八组),地处湖北省嘉鱼县南面,距县城5公里,总面积3.25平方公里,全组65户,仅245人[2]。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官桥八组由原本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多家高科技企业,集科研、生产、经营、教育、旅游多元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在集团党委书记周宝生的带领下,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满足了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的正常文化生活需要,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的方针,成为了湖北省第一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性代表。官桥八组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其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创新发展了“一企带一村”的成功模式,村民基本都是企业员工。
田野集团通过其制定的《田野集团制度汇编》来管理企业员工与村民,其中官桥八组的《村民管理制度》也包含在内。在《村民管理制度》中主要包括:“精神文明创建管理”、“村民就业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三大部分。官桥八组正面宣传,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农村文化市场。三大部分规定明确,管理方便。官桥八组在公共环境、公共文化设施、村民文化素养提升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立志并已成为周边观光旅游的景点之一。
(一)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
根据访谈,官桥八组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一系列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参与面广的文体活动。运动场地不仅对员工、村民免费开放,对外来村民、游客也是如此。每到晚上,集团还会组织村民或村民自发组织在湖边的广场上举行娱乐活动来丰富业余生活,还购置了电影放映设备,每年夏、秋两季,为村民每月免费放映两场电影。对于村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不定期组织老年人集体去县城听戏,外出旅游、参观。集团投资建设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设有老年人专属活动室。官桥八组充分发挥了农村文艺骨干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和发动农村群众自编自导、自娱自乐、自主参与举办如广场文化、村落文化、节会文化等经常性文化活动中来,变农村文化活动由政府办为群众办,使得农村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更具活力,农村文化舞台更加活跃。
为了增强员工与村民的身体素质,提升员工与村民的文化素养,田野集团每年会定期举办“田野杯”职工运动会,通过体育竞技增强员工的体质,加强其对工作与生活的热情;为了大力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切实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田野集团结合“七·一”党员读书活动,举办了“书香八组·田野文化”读书月活动,促进企业党员、员工增加对社会的认知、提高员工自我修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田野集团制度汇编》的《员工学习培训制度》中,可以查阅到:企业领导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除了特定岗位的培训,每个月设置固定的学习时间,根据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同要求和市场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议、决定,家庭法律、法规、条例,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时事政治、社会新闻,兄弟企业管理经验,先进集体和优秀人物典型事迹,现代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等,知识内容包罗万象,学习纪律规定严格。
通过这些文化活动的熏陶和带动,村民改变了旧的生活习惯,开始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官桥八组重视村民的文化素养教育,注重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尤其在惠民政策与生态环境方面。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配备齐全
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官桥八组坚持管建并重、管用并举的方针,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注重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意识,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积极响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八大报告中的相关精神。
一是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早在1990年,八组投资上百万元,建起了600平方米的集球艺室、健身房、阅览室、多功能厅于一体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2006年,投资60余万元,建起了1200平方米的室外塑胶运动场,可同时进行篮球、网球比赛。农民文化中心每逢周二、四、六、日晚免费向全体村民及企业员工开放[3]。根据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官桥八组现有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包括党建活动室、健身房、台球室、乒乓球室、活动室、读书阅览室,有专门为妇女创办的“妇女之家”,为老年人开设的老年人棋牌室、戏曲室、书画室,其中阅览室藏书有30万册。除此之外,有室外体育场,包括一个篮球场,两个羽毛球场,两个网球场,一个高尔夫球场正在建设中。
农民文化活动中心是村民的以及员工平时读书看报的场地,也可为外来公司举办活动提供场所;广播站为大家带来国家大事、新闻、与农民息息相关的政策与消息;短信平台,成为一个传达通知,体现关怀的平台;在食堂门前有一个宣传栏,里面张贴着最新的报刊、集团里的活动通知等,为了让村民能时时刻刻学习,田野集团用心良苦。
二是努力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在访谈农户时了解到:集团为每一户村民修建统一的别墅并进行统一装修,村民可拎包入住;每一户配有电脑、电视、书房;每户每月享有书本补贴,鼓励村民在家多读书,读好书;光纤入户,保证每户都可以上网,村民通过网络方便与田野集团自建的短信平台了解国家大事、农民政策、集体活动与信息,这些举措符合了村民文化的消费需求。面对新一轮村民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品的针对性也不断地加强,集团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得村民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更加多元化。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随着田野集团的不断壮大,官桥八组家家户户经济条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转变,物质生活充裕。从总体上看,集团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当重视,只是相对于经济建设来说有差异。由于地域和村民思想的局限性,和城市的差距还是较大的。这些差距导致了以下问题:
(一)教育问题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内涵显得较为欠缺,对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也还缺乏深入思考。由于官桥八组有强大的田野集团做后盾,村民生活过于安逸,不用担心孩子的教育经费与未来就业,这些导致村民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特别重视。要提高农村的教育文化水平,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必须从村民的思想上解决问题。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官桥八组没有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这是受到地理位置和人口的影响,由于距离县城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加上全组只有65户人家,人口少,师资力量不足,官桥八组还不具备建设学校的条件。但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及周边地区房地产的开发建设,条件成熟就会考虑建立相应的教学机构。
(二)公共文化设施未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田野集团为村民提供的条件优越的运动场所,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日渐单一,村里常住人口少,人员流动性大,很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像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等等,基本上处于荒废状态。要加强对现有和新建的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管好、用好已有的设施,整合农村现有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农村文化潜在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农村文化阵地的最大效用,防止农村文化资源闲置浪费,有效解决农村文化阵地短缺问题。
(三)民间文化组织缺乏,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流失
在访谈过程中,村民谈到以前还组织听地方戏、扭秧歌,这些传统文化随着按部就班的企业生活,开始逐步流失。应加强农民喜闻乐见且耳熟能详的民俗、民间文化活动,进而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官桥八组形成优良的传统文化,有利于维系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一种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形成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四)在引进外来人才方面有待加强
据了解,田野集团在引进外来人才上的奖励机制并不完善,为吸引更多的外来优秀人才到官桥八组,可以制定一些更加优厚的条件,比如针对八组户口的一些优惠政策也可以适当的提供给外来工作人员,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外来人才自愿扎根农村、服务农村。
总之,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只有顺应变化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才智,才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文化知识、增进致富技能、增强经营本领。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农村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一种以开放思维、进取精神为支撑的新时代农村文化。农民需要学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社会基本知识;需要有一种放眼国家发展,关心外部世界的思维;需要有认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要的能力;需要培养法制观念、民主思想和公德意识,学会运用现代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理解一些社会矛盾的产生根源与解决途径[4]。针对以上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城镇化为契机,结合自身发展,完善目标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普遍受“重经济发展轻精神文明、重个人致富轻集体发展”观念的影响,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突出的问题。李克强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推进城镇化,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5]。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起到主导作用。由基层党委、政府通过扮演启动者、组织者和主要投入者的角色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列为当地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建立递级的联动工作机制和相关部门联系到村的帮扶制度,加强督促检查。
(二)以企业文化为龙头,拓展新农村文化建设载体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资金,势必通过多方筹资的方式,目前大多通过上级部门、市县财政、帮扶联系部门、社会捐助、群众自筹几种方式来进行。在此,通过在官桥八组学习的经验,对于湖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可以以企业文化为龙头,即把农村文化服务的重心下移到企业,将投入到文化、体育、科技、卫生、计生等公共服务的分散资金和建设项目集中起来,综合利用校舍、养老院等农村原有的闲置资源,采取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办法,较好地改变了过去各职能部门主导建设存在的各自为战、建设分散、功能单一以及标准、规格不一的现象,形成了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科教、党员教育等各项农村文化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培养本土文化精英,夯实基本义务教育,重视高等教育
目前的农村教育是令人担忧的。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家庭隔代教育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受现在高等教育的变革以及大学生难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家长的观念有一定的改变,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导致对子女教育产生一些误导,很多子女放弃高考选择直接面对就业。在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中既要注重基本义务教育的发展,也要切实加强家庭教育,改变家长教育观念,重视高等教育。还可以按照各地区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化教育,把农村科技知识的普及纳入到专业性教育中来。切实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懂技术、有头脑”的本土文化精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广大农民需要有人引导,有人带领,才能转变落后观念,掌握先进技术,找到致富门路,成为新型农民。
(四)建用并举,优化新农村文化资源配置
领导干部没有把文化活动落到实处是导致现有公共文化资源废置的主要原因之一。考虑各村经济状况、土地资源、农民积极性等综合因素,借鉴优秀地域的文化宣传形式,把文化活动落到实处是改善此类状况的基本措施。组织策划一系列的培训和文化活动,通过全村的共同努力,打造农村文化品牌,建用并举。农民不仅是新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应该是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者[6]。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媒体,结合新农村发展实际,对农民传播贴近“三农”,通俗易懂的有益信息。利用现有资源举办或者打造农民朋友喜欢的活动或者节目,将资源整合,一村富带动周边富,将新农村的文化、科技普及到每个农民朋友手中,让每个农民都有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这样优良的资源不至于闲置浪费。
(五)扶持村民自办文化团体,提高农民文化建设积极性
利用村民和员工的业余时间,培养更多的民间文化团体,调动村民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村民组织更多的公共文化活动。要积极推进如歌舞艺术等现代文化成果向农村转移,充实农村文化建设内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然而,广大农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民俗习惯和文化积淀。在繁荣农村现代文化的同时,要突出做好特色文章,深入挖掘农村特色文化,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农村的生产实际和发展历程,反映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组织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践证明,新农村特色文化深深扎根在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农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和群众长期生产劳动的历史积淀,最具有凝聚力、生命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六)筑巢引凤,完善外来人才奖励机制
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持,必须开发人才资源,提高人才素质,增强人才总量,改善人才结构,不断满足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必须千方百计地引进新农村建设紧缺急需的各类人才。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外来人才到农村就业。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将大学生人才引进来,给岗位、压担子,增长才干。从而造就一批政治坚定、有科学文化知识,有基层工作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年轻干部。组织各类新农村建设志愿者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坚持项目建设与召引人才并举,加大高新技术项目和龙头企业项目的引进力度,以项目为载体引进各类人才。近年来,官桥八组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值得湖北省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学习与借鉴。
四、结语
从对官桥八组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本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努力培养与建设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民[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发展为重的原则。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的“文化力”不容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对经济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32.
[2]黄泽夫.官桥八组——新农村建设的标本[J].政策,2006,(1):35-37.
[3]中共咸宁市委宣传部.培育新型农民 建设文明新村——嘉鱼县官桥八组的调查[J].政策,2008,(12):45-47.
[4]朱保安.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0,(4):163-165.
[5]李克强.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EB/OL].http://news.artron.net/20121115/n281665.html,2012,(11).
[6]李韵.新农村需要新文化 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N].淮南日报,2006,(2):003.
[7]陈洪.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J].今日科苑,200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