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的舆情危机与应对策略
2013-08-15李璐
李 璐
(中共潍坊市坊子区委党校,山东 潍坊 261000)
一、微媒体及其特点
“微媒体”有时也称为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具有传播时效性强、舆论建构速度极快、涉及范围广泛等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相对与传统媒体,微媒体传播速度迅速。传统媒体往往会受采访、印刷、销售等环节的限制,而基于数字技术的微媒体接受和发布信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传播出去。实现了数字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有机结合,缩短了新闻事件传播所需的时间。
(二)舆论构建速度快,互动性强。微媒体的开放性,让人人都可以发布话题,参与讨论,博主与粉丝构建的网上“社会群落”相对稳固,一条微博信息可能引发庞大的后续反应。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使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广泛、更快捷、更深入。人们可以通过电子论坛、网上调查、新闻跟帖等方式适时发表观点看法,传播者则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适时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从而实现双方的随时交流。实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大众传播。
二、微媒体时代带来的冲击
(一)知识形态和交流方式的改变
知识形态的变化,从形式到内涵都在发生改变。知识这本“大英百科全书”,已经进入了完全的电子化时代。过去传播媒介主要是纸质方式:报纸、书籍、信件纸张,但是今天知识的储存和交流都发生了很多的改变:手机与互联网已经成了人们之间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
1、信息量大、便捷性。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生活方式便捷化。人们的交流从最初的信件、见面到通话、到网上聊天、语聊、视频聊天再到今天的一系列新媒体:博客、微博、微信、陌陌等等。只要符合个人主观意愿,个人的心情、所处的位置等等马上就可以在朋友圈甚至是全世界得到扩散、传播。
2、经济性与实用性。微媒体已经渗入到经济生活中,人们利用微博、微信等先进的微媒体载体,在网上发布求职、供货、售货信息,成为了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此外,在日常外出、旅游、工作中也利用微媒体工具寻找酒店、餐馆等,方便了现代人的生活。
(二)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媒体有助于为传统媒体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在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社会性媒体流行的今天,传统媒体的信息源明显扩大,从社会性媒体获取的信息时常成为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从突发性事件的特点来看,人人都可以是新闻记者或线人,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微博这种新闻方式是公民参与最大化的最好诠释。
(三)对社会价值观的凝聚、引导作用
1、积极的社会动员者
近年来,突发事件频发,对社会危害很大,微媒体由于其覆盖范围的广泛性、实效性等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整个社会积极动员起来,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汶川地震、反腐等重大社会事件,微媒体充分凸显了其积极性。
2、为民众情绪、意愿的发泄提供了渠道
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理变化复杂迅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微媒体不失时机地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发泄的舆论平台。
(四)对党的建设和政府执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网络监督考验着执政党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与水平,又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从“俯卧撑”到“躲猫猫”、从“猥亵门”到“替身门”、从“70 码”到“29 秒”、从“天价烟”到“大表哥”,从“房叔”到“车爷”,微媒体推进下的多元化问责不断拓展,一批不作为、乱作为、胡作为、官气十足、贪污腐化的领导干部纷纷被“草根问责”拉下马。对我们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微媒体为何成为引爆网舆危机的平台
在微媒体这些所有的冲击中,对政府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舆情,一旦发生,不可阻止,不可消除,只能应对,且一旦应对不好,骂声一篇,影响时间较长。中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2亿个博客用户。据抽样统计,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其内容从国家大事、内政外交,到柴米油盐、八卦消息、娱乐性“恶搞”,甚至有所谓网络舆论的“群体性事件”等等,无所不有。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涉及到社会阶层化问题
微媒体时代的网络事件容易上升到社会阶层化的高度。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是有一个层级的。如教育公平问题,农民工问题等等。涉及到民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涉及到平等的问题,这样的议题容易引爆社会危机。突发事件从发生到演变成社会危机,中间起重大作用的是媒体,而传统媒体的作用是很小的,主要起作用的是微媒体,是类似于微博社会性的媒体。因此微媒体成为一个非常核心的引爆社会危机的平台。
(二)热点舆情集中于六大社会关系: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城乡关系、劳资关系、贫富关系和医患关系
目前从舆情焦点上来说,有这六类主题是最引发关注的。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这六个方面都是非常敏感的,要么是老百姓和政府的关系,要么就是体现公平正义的方面,所以说,无论是哪一个关系,只要一爆发事件,就会迅速引起关注,而一旦解决不好,就会立刻掀起舆论风暴。社会身份的冲突、社会阶层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冲突。这本身也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征。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它的最大的一个冲突就是阶层之间的冲突。而网络热点事件只是社会转型期社会形态在新媒体上的一个投影。
(三)网络中被放大的社会阶层冲突
在整个微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一些舆论或者一些信息的传播是通过媒体进行了夸大和渲染。在此过程中,媒体所利用的一点就是社会身份,社会身份被当成了吸引观众的重要卖点。媒体的盈利性导致其在宣传、传播过程中会将事件本身的矛盾激化,从而无意中误导了网民的价值观。
四、如何应对微媒体的舆论危机
网络舆论应对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一部分。网络舆论传播也要遵循一定的传播机制。它的生成发酵机制基本遵循以下规律: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发挥突出作用)→媒体跟进呼应网络议题,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政府应对→再掀波澜 (假设出现应对不当)→政府解决问题和官员问责→网友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散。
应对网络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封堵”、“删除”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要积极、妥善面对网络舆论。问题发生后,封和删还是大多数事件处理的“原始反应”。但是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把所有网站封住,总有一些负面消息会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所以遵循的原则是积极去面对,有错误的要敢于道歉,有误解的要积极澄清,纯粹情绪性的东西要以冷处理为主。积极、妥善面对网络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二,信息公开透明是解决的第一要务。公开透明才能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公开透明才能避免谣言散布。
第三,回应网络疑问,要及时抓住实际。纸媒体时代,我们讲求黄金24小时,但是现在新媒体时代24小时太长了,已经变成黄金4小时,之前是BBS和博客,现在又出现了微博、微信。一件事通过微博能够在40分钟后成为议论的热点,从事发到全国皆知只需要40分钟,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传媒达到这种效果。在这种情况下,4小时恐怕也还是太长了。对于政府机关来说,40分钟从发现到处理到开会到申请领导批示,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悲观一点看,我们已经很难在第一时间抢占高点,只能被动的用积极地态度去应对,抓住实际,不要弄虚造假。
第四,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既不失语,也不要妄语。很多问题比较复杂,一时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不要试图一次发布会全部说清,很多地方开新闻发布会很积极,比如说邓玉娇案,每场发布会措词都不一样,一会儿说是特殊服务,一会儿说是陪洗澡,一会儿说是陪聊天,到底是什么,连自己都搞不清楚,长此以往,老百姓也就不相信政府了。所以,很多问题没有查清不要乱说,查一点说一点,用滚雪球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说。
第五,发展本地论坛。必须纠正一个传统的错误观点,就是本地的论坛,当地的宣传部可以管就要把它管住,什么负面东西都不能有,但是网络是没有国界,也没有省界的,在这个地方不让发,就会去另一个地方发,对网民来说只是做同样一件事情而已。本地论坛恰恰是疏通民意的最短路径,本地发现问题,本地处理,那么影响也仅限于本地,你不让人在本地发,表面上本地很和谐,但是负面消息全发到外面去了,等事情被炒作完之后,再回过来处理,压力无疑会更大。所以一定要优先发展本地论坛,本地搞得好,外面的负面消息就少。
第六,善于运用切割战术。很多问题是很基层、很个性化的问题,甚至是8小时以外的个人问题,不要把它和政府联系在一起,像邓玉娇案,就是属于个人8小时以外的道德失衡,该切掉的切掉。
第七,利用Web2.0声音,进行正面宣传、引导,放大主流,缩小负面。强化政府信息,使政府的声音成为主渠道声音。设立党委、政府发言人,要强化正面声音,例如交通台、刷微博看路况直播、各地公安微博和政府新闻办微博等等。
第八,发展盟友,促进不同表达。统战是我们党的法宝,革命年代讲统战,台港澳侨胞、非公经济、民族宗教什么都进行统战,为什么网上有点不同声音就是敌人了呢?我们要将政法思维向统战思维转变。政法思维是什么呢?非友即敌,但是统战不一样,虽然不是朋友,但也是可以团结的人,也可以进行交往,我们应当团结大部分,孤立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那些为了推动政府改革、推动政府良政的人,尽管会发出一些不同声音,也还是要以团结为主,求同存异、聚同化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