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中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2013-08-15马玉
马 玉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甘肃·合作 747000)
邓炎昌先生在其所著的《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如果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保证所造的外语句子结构正确,那么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保证外语使用得当。”[1]我们认为有关西方文化的问题,用英语表达比较自然,有关中国文化的问题,用汉语讨论更为方便。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关注的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研究的是语言的内在系统。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他外在因素的探讨则是最近20年才开始的。目前,不少学者在研究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与人种、语言与人类的关系,提出许多重要的见解。这些科研活动值得重视,对英语教学也有现实意义。
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选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社会思想、习惯、行为;同时还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之语,也就是他们的社会文化。[2]
一、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
多年来,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课堂知识输入多、课外知识输入少;抽象理论分析多、具体感悟少;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实际交际能力重视少”[3]等问题。 “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烧不开的温开水”[4]等说法清楚的说明了我国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英语教学成了英语应试教育的练兵场,为了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的通过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导致学生把语法学习和词汇学习当作学习英语语言的全部。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有一套一套的语法知识,包括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个个都是分析英语句子成分结构的行家里手,但是学生的语用能力相对较差。由于应试教育是为考试展开教学活动的,它注重强化的是训练式教学,因此,分数便成了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这个理念限制了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而调查显示,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并不成正比,语言能力强的人,语用能力就不一定强。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非常扎实,但是在真正的交际中,他们的交际能力表现出来了明显的与语言能力不相合拍。至于学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语用失误更是比比皆是。
学生的语言使用不得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跨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了解文化差异出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仅仅是表层结构的错误,而文化错误则意味着交际出现障碍。目前,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英语教育专家和广大英语教师的共同关注,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已被确立为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文化教学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称呼语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碰到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渭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义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 “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 Mr.,Miss,Mrs.等。
(二)问候语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围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三)感谢和答谢
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在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 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四)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时喜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有这样一段对话:“How old are you,Mrs.Read?”“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湿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的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非常不受人们欢迎。
(五)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Spring Festival(春节),Dragon Festival(端午节),Mid-Autumn Day(中秋节)等;英语国家有 Easter(复活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中秋节时中国人吃月饼、家人团聚:而在感恩节时英语国家的人们都是用时令的果实招待亲朋好友,还送食物给那些饥饿的人。
(六)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巾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出主观评价。比女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周,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中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入生气的事)”。
三、改进文化教学的建议
(一)教师要转变英语教学观念
我国的英语教学缺乏真实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论是语言知识还是文化知识主要都是依靠英语教师的传授。困此,英语教师在英语文化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努力转变过去那种只重语言形式的传统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促进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是现代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兴趣和对文化的敏感性
1、直接提供文化信息
目前的外语教材在涉及到具体的文化内容时课文后一般都有注释,可直接供学生阅读。但注释的信息较为零散、浅显,不够全面,这就需要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例如,在讲美国的公共节日时,课后的注释中只标明了某个节日的日期,对于节日的来源并没有多提。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节日的来源和风俗进行补充,让学生从中多学习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
2、开展课堂交际实践
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5]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课堂交际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例如:创设初次见面、寒碹、道谦,互赠礼物、生日派对对等生话情景,让学生小组合作.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模拟交际。还可以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例如,在圣诞节,学生可以装饰圣诞树,戴上圣诞帽,扮成圣诞老人的样子给大家发礼物。这样学生既练习了语言,又能体会到西方的文化习俗。
3、利用多种教学设备和手段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首先,英语老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英语课堂充满“洋味”上课时可以不拘一格,通过夸张的表情,丰富的体态语等来营造一种异于汉语文化的氛围。其次,可以将收集到的一些图片、邮某,货币或照片等有文化特色的物品带到课堂上来,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信息。另外。还可以利用幻灯片、电影、互联网和文化书籍等正确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西方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人们的穿着,饮食习惯、生话方式,住房格局等等。
四、结论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也是学生学习英语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让学生乐于学英语,乐于了解英美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总之,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如果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其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也会导致频繁繁的交际失误。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还要导入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王静婉.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教书育人,2005(54).
[3]崔竞.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4]吕申.关于英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1).
[5]王巧霞.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职高英语教学[J].新校园(学习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