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体育35年的动态与进展
2013-08-15潘国胜
潘国胜
(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安徽·芜湖 2410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启迪和催生,使我国深刻地认识到学校体育教学要为终身体育打基础,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对此,体育课程标准相继展开对竞技运动项目的教材化改造,促使得竞技运动文化的传承与竞技运动健身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选用对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的体育教学内容。普遍形成了“坚持教学内容多样化、弹性化和多层次化;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教材建设体现了灵活性强、自由选择余地大的发展态势。改变过去的体育教学只重视操作性运动技术,忽视其技术背后的文化性、思想性、健康性、娱乐性、休闲性的视角,强调课程多元的辐射效应与整和。凸现体育人文精神传承及以人为本价值观,反映出体育知识增长及趋势与社会生活关怀的整体性。”
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为学校体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等一系列指示精神指导下,我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存在的弊端,规定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实施步骤。为此,我国2004年推出了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基础教育多学科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并从2005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验,至08年在全国中小学全部实施。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活动、一门重要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发挥着其它课程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康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积极的教育影响。
2007年4月29日年国务院、教育部颁步了《阳光体育活动》的通知。实施“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五项工作。(1)实施新课程开足上好体育课。(2)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3)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4)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5)抓好学生初中体育升学考试工作。
(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由多元主张走向凝聚性共识
社会没有体验就缺少了旗帜,学校没有了体育就不能成为教育。[1]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百年来经历了从“尚武强国”的军国民体育思想,到新中国成立后“增强体质”、“保家卫国”、“技能技术教育”的体育思想。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以来的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在全方位学习和借鉴各国的体育思想文化后,先后有“体质教育”、“快乐体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和乐教育”等多种思想观点提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学术争鸣局面。至上世纪末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由过去多元思想的学术论争,走向现在更为集中和科学的两种主流思想,表明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更为成熟,更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所认同。这两种主流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分别具有政府主导、学界认同、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特点。在指导学校体育的实践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参与体育的态度与能力。
(二)摆脱学科的自我封闭,与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校园文化相融合
新体育课程标准强化了目标体系,在目标维度与层次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把过去大纲定位的三大目标与任务,即:掌握技能、增强体质、道德教育,经过重新整合与扩展,划分为五个学习与目标领域,体现了体育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的多样性、灵活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多元化教育理念唤醒对体育学习本质的再认识。教学具有双边的性质。它必然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教学物质条件、道德心理条件、和审美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互作用。[2]新课标不再象传统大纲那样规定各年级的具体教材内容,只是通过设立各水平领域目标,来指导教师自主灵活选择、加工教材内容。表现出由原来大纲的统一规定性向灵活多样化转变;从照纲执行向目标统领下的自由选择转变;由钢性结构向柔性与开放性转变;由原来竞化教材体系向生活化、娱乐化、实用化、方法化、知识化相合的方向转变。这一重大转变带来体育教学方法模式的新变化。由原来以教师为主、以训练为主,向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学习方式为主转变;更注重教学方法手段的教育性、游戏性与针对性;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与形成,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二是,其倡导把“教”建立在“学”上的新教育主张,支援学习者基于自身意义发现而展开的学习。不仅,引起知识观的变化,把握了知识技能传授与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模式。体育学习不是标准化的统一,体育学习不存在差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认知风格。只要根据学生的喜爱去教学,有意义的学习就能发生,学生终身体育的行为就可能养成。还点燃,引起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使我们认识到尊重个体智力的差异,在教学上尊重知识理解的多元化途径和方式。其“乐观的学生观”、“个性化的课程观”、“对症下药的教学观”以及“灵活多样的评价观”,为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指引了新的道路。超越了传统体育教学机械重复的“授—受行为”。为当前学校体育新课改开启了新一轮体育教学观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特点”。彰显了着眼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满意的“知识传递”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已成为当前体育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
三是,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强调了新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多样性。如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更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
四是,体育课程管理的实施三级管理模式。课程逐渐走向分权和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体育课程和其他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以国家课程管理为主,同时赋予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实行三级管理以后,在确保国家课程实施的前提下,为学校和地方进行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课程创新增加了积极性和自主权。为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提供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机会。体现“一纲多本”原则下的新体育教材多样化与特色化的特点。
二、以全球视野和开放胸怀,关注和借鉴世界各国学校体育的研究成果与先进经验
在改革开放35年的对外交流和学习中,学校体育研究以全球视野借鉴世界各国经验。我国学校体育界成功地借鉴了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有益经验,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内容,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近几年的开放形式更为多样化、直接性、交流的实效性更显著。如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自八十年代以来多次组织举办的中日、中韩、中美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各体育院校不定期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共同研讨;从政府主管部门到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及各地各校组团出国考察学校体育,近些年更为频繁。
(一)二00一年我国申奥成功的体育热潮,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营造了优良的外部环境
我国获得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不但为北京、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由“新北京、新奥运”引发的体育热在神州大地不断升温,体育从未像近几年这样受国人关注。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他们既是奧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者、体育热的核心人群,又是接受奧林匹克和体育教育的主体。千载难逢的北京奥运所带来的全社会体育新风气、新热潮,为近年来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打破传统校园体育的封闭界限,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密切联系
长期以来,在理论层面上我们认为学校体育是学校内部的教育活动。从近20年的实践看,学校体育发展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部,而应该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加强联系。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申奥成功和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带来的良好体育社会环境;蓬勃发展的社会体育营造的体育社会风气与群众基础,都在深刻地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近年来学校体育改革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中有待改进和研究的问题
(1)对国外先进理念与经验的消化与理解不透,生搬硬套,未解决本土化问题。
(2)对传统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吸收不够,甚至有“推倒重来”,否定历史经验的主张。
(3)对体育课程的教学规律、教学特点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深度不够,并可能在宏观上引起误导、理论上造成混乱。
(4)新体育课程的名称不统一,目标体系的科学性、评价方法的操作性都存在科学依据不足的问题。
(二)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在选题方面,重复性研究较多,原创性、新颖性课题较少。不少论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表现在对选题的研究不够,文献检索意识不强。可能有研究条件限制,信息不通的原因,也有学风不正的问题。
(2)研究方法中实证研究偏少,而文献性、调查性、思辨性研究的较多。虽然调查性现状描述研究增多,但科学性有待提高。有些论文的研究方法比较简单,有些论文停留在一般性工作经验总结,未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论证。这是多年来存在的老问题,原因也有多种。
(3)研究方法创新的很少,部分运用不规范不准确。如问卷调查的科学性、样本的合理性问题,对问题的科学设计与结果分析的深度不够。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试验控制误差问题,文献研究的信息量与可靠性等。
(三)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展望
(1)理论研究将更趋成熟和理性,对百年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历史经验总结得更深刻、更全面。并籍此更好的指导学校体育的实践。
(2)体育课程改革的本土化、区域化、特色化将得到重视并全面推进。
(3)理论研究将深化认识体育教学的一系列规律性问题:如动作技能学习与形成的规律,儿童对体育的认知与兴趣发展规律,体育课堂的社会化,体育课对健康的作用,不同教材内容的学习规律等等。
(4)体育课程的学习方式比其他课程更需要探索其多样性、直观性、体验性、灵活性,将创造性地探索合作式、模仿式、探究式、自主式等学习方式的体育特色。
(5)学校体育将成为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成为提升其生命质量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结语
35年的改革与发展为学校体育形成一种新的教育观。改变了学科以自然性视角对学校体育居高临下的俯瞰。使学科走出了习惯以外在技能论“英雄”的弊端。推使学校体育从单纯的生物理解,到整体文化性格的构建,开阔了学校体育的应用空间。使学科结构由单一走向广义,教育属性由狭义走向多重。消弭了学科百年来单一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由此产生的矛盾性。催化学科兼收并蓄、博采多长,成为一个多元文化性格的集合体,由学科走向领域。满足了社会对学校体育多元文化性格的要求和渴望。
35年的改革与发展为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实践提供了了新的设计和思路。扬弃时下我们在体育学习中,一个根本的因素就是把体育学科当作一种单纯的运动手段,把体育的学习当作单纯的体育知识积累的学习导向。启示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共生的结果。理解任何教育,如果只重视一部分人类的能力并且围绕它来组织课程教学,把它视为完整人生的标准加以过分强调。就会缺失人的情感历程、具体思维、实际活动和道德行为,那么这种教育它就不可能成为最好的教育,是偏颇的。
[1]张振华.对学校体育28年的回顾与透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86-87.
[2]巴班斯基著,李子卓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