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视角处阅读教材
2013-08-15杨中安
杨中安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宿迁 223800)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教学中,必须从人文的视角去正确处理教材。“人文”通常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特别是指人类的精神文化。因此,从人文的视角去处理教材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
一
阅读教学中,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落实基础知识。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忽视基础知识中鲜活的“人”的因素,把它看成是死的东西。从人文的视角来处理教材,就是要挖掘其中“人”的因素,把基础知识教“活”。
比如文学常识的学习。虽然它在高考中的分值较低,但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瑰宝,并且对外国的文学、社会、历史、现状都有所了解。硬记作家作品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肯定不行。怎么讲,讲什么?讲其中的“人”。如在《离骚》教学中,我们要熟知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在文学上,他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屈原忧国忧民,具有高尚的情操,他追求美好的政治理想,敢于揭露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最后自投汨罗江,为理想而献身。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了解屈原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和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入手。
词语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同义词辨析、成语运用等一度让学生头疼。怎样才有趣味?原来,每一个词语都联系着深刻的思想,鲜活的“人”。学生要真正形成运用词语的能力,教者必须从更深层次地进行挖掘。夏丐尊先生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罢。‘田园’不但只解决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罢……”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由此可见,词语是活的!因而,要让隐含在词语背后的情感、色彩等显现出来,让学生领悟到感受一个词其实就是在感受一幅画,思考一个哲理。
二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说古论今,谈雅道俗,每一篇内容都联系着一种文化。写茶便是茶文化,写水便是水文化。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血的凝结,而每一个作者无疑与时代紧密相联,所以即便是写茶,写水,又何止仅仅是茶的文化,水的文化?还应当更远的看到,一篇文章其实也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
同内容的丰富性相照应,文章的体例也是丰富多彩的。就以诗为例,《诗经》中多为四言,汉魏多为五言,只有曹孟德反其道行之,大量创作四言;以后,唐诗发展到七言,宋词元曲发展了一种更灵活的写作方式,到了新诗这里,就更灵活了。文体的变化何尝不代表着一种文化?何尝不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
所以说,每篇文章都是时代文化的一个承载者,从人文的视角去处理教材,就必须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要在文化思想发展的坐标中找到每一篇课文的位置。
《胡同文化》无疑是在讲述一种文化,一种建筑文化。入选教材后,不少教者,把它分成两部分,认为第一块是介绍胡同,第二块是介绍文化。对第一块的教学任务也就变成:理解每段写了胡同的哪些特征。学生也就很容易说出了方向、取名、大小、安静等。其实,这仅仅把文章当成是概括能力训练的依托,而没有真正地放在文化的背景上去考察。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一块是讲胡同文化的形式,另一块是讲胡同文化的实质;前者是建筑表征,后者是居住人的心理。教学第一块的任务不应仅仅在于概括一下内容,还应让学生深入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建筑形式。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取名背后是什么文化呢?只要对照今天一些小区的命名就立刻能看出来了。这样去理解课文才是一种真正的读懂。久之,语文能力才能真正形成。
学《兰亭集序》要让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化,学李白、杜甫要让学生了解盛唐的气象,学《五人墓碑记》怎么不可以介绍一下晚明的文化?一本教材学下来,学生应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各种文化现象。每一篇文章都反映着一种文化,而每一种文化都带着一种鲜明的时代特色,因而,一连串的课文其实就构筑成了一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把每一篇课文放在一部文化发展史中去领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就是要让学生头脑里构筑起这样的文化发展的序列,文化发展的史纲。
三
柏拉图曾经预言:随着人类的发展,学校最后将只学一门课,那就是“美学”。即每一门学科都可以纳入到美学的范畴之中,也就是说,每一学科都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去审视。因而,以人文的眼光来处理教材,要求我们必须站在美学的高度去更好地把握教材。
学《诗经》,要让学生知道先民的审美取向;学《过秦论》,要让学生知道大汉初期的审美追求……《荷塘月色》是现代作家对朦胧幽静的一种审美追求,《我的空中楼阁》是当代人对超拔脱俗、融入自然的一种审美追求。试想,学习《宝玉挨打》一文时,仅就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而不去谈一谈曹雪芹的“以瘦为美”甚至是“以病为美”的审美观,进而谈一谈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是不是有些遗憾呢?
以人文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必须站在美学的高度,但不能停留在对美的知识的介绍上,还应当用“美的原理”去解读具体的课文,去设计课文的教学过程。
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作者先反复描绘微笑的刘和珍君,然后,进一步写到她的死,最后才写到她的被杀害过程。为什么不按照一般的时间顺序来写?这里就体现出鲁迅的 “悲剧”观,让美丽的刘和珍被毁灭的过程逐渐显示给读者,从而唤起读者的“悲剧”共鸣。在教学中,如果我们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文章,不是可以更好地懂得写作规律,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情感得到熏陶吗?
《背影》一文,作者在写背影之前写了大段铺叙,就是为了逐步地把读者带到情感的高峰,试想没有这种情感的铺垫,学生能一下子体会到背影背后的情感吗?
同样,从美的创造的角度去挖掘课文,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意外收获”。教学朱自清的《绿》一文,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创造这种艺术美的。从这个角度去看,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写作中运用对比、铺垫的作用,学生将能从美学的高度去思考这些手法运用的深层原因,从而真正懂得运用这些写作技巧。
四
从人文的视角处理教材,还应有更多的角度。因为,人文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等等。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处理教材。学习苏轼 《赤壁赋》,为什么不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下这种豁达的心理呢?学习《项链》,在讨论主人公性格及其命运的原因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避免这种悲剧命运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多与人沟通。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解读并非只有一个“工具性”的窗口,而根据实际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应当是一种人文眼光的体现。
从人文的视角去处理教材,教者必然注重与教材相关的其他篇章,教者必然会大量引入课外阅读的活水,也必然会把学生带到自然中,带到社会中,去了解更多的“语文”。教者也必然以一种民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态度去教学。
从人文的视角去处理教材,一节课可能不是一篇结构严谨的论文,可能是拉家常式的散文。还有可能在某个看似无关的问题上“旁逸斜出”,甚至因为一个偶然的情况,即兴发挥,完全打乱课前的设计。但它绝对不乱,因为教者心中有一本人文的“账”。
[1]顾之川.与时俱进推进语文教材改革[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4).
[2]曾祥芹.加强阅读的科学性和人文性[J],中学语文教学与参考,2000(1).
[3]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