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
2013-08-15左欣
左 欣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高等学校是汇聚人才的高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可靠、稳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是第一生产力的孵化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培养造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深化高校改革、加快高校发展、维护高校稳定,建设“三个面向”的高等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1、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呈现出新的挑战。眼下,高校学生入党已经形成热潮,近几年,高校学生党员年均增长23.6万,年平均增长率约保持在12.3%。2010年新发展学生党员已占全国新发展党员的40%左右。截至2011年,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党员总数为305.8万人,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13.2%。与几年前相比,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在整体上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不同,陆续踏入大学校门的“90后”给高校党建带来了新气象,也带来了新挑战。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在社会转型期长大,生活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复杂性、价值观的多元化给他们带来深刻影响。面对生活及社会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由于鉴别能力较差,容易受到迷惑与误导,部分大学生包括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产生了动摇,主要表现在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存在一定的投机性、功利性、虚荣性和从众性,呈现出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多元化倾向相结合的复杂特点。而真正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入党动力源泉的较少,很多情况下成为了一种口号和形式。
2、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党支部工作指导思想模糊、职责不清,认为党建工作是“虚任务”,教学科研及行政工作才是“硬道理”。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形式单一,主要内容以读报、传达文件和相关会议精神,党员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足,使得党组织会议的时间、参会人员不能保证,组织生活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例会制度难以坚持。二是许多党支部成员都是教学科研骨干或行政领导,他们在平时更加注重的是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学术研究等工作,忽视了党支部建设工作;三是党支部重组织发展轻教育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有些支部联系群众工作不够,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松懈,群众对党支部工作无从了解,难以形成坚强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缺乏凝聚力和对群众的吸引力,党员的党性修养与先进性难以长期保证。
3、基层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完善过程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新挑战。部分党员教职工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和生活管理、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工作上,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而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校外兼课等兼职上,放在了办产业、抓创收、跑项目上,分散了抓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力;同时受到来自国内外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与干扰,一些师生在思想上产生各种困惑和诱惑,入党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没有突出表现,对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和组织建设不关心、不重视,这些都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与长效机制
1、创新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要明确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是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前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着眼与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新变化,及时调整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和内容,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新变化,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标准,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当前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积极抢占网上制高点,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要努力建设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受学生欢迎的主流网站,积极引导网上舆论,使互联网成为党建工作的新载体。高校党建坚持关口前移,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成果作为教育内容,通过校内党课、党建专题网站、博客、QQ群等宣传载体,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的有效载体,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培养优秀青年学生,积极吸纳他们入党。积极探索拓展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在学生社团、学生公寓、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等成立党小组,实现党组织对学生群体的全覆盖。
2、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因此,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是保证党建工作正常运转、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健全“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党内监督”、“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党员参加党内活动登记”、“党内考评”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不同政治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组织制度,探索新的基层党组织组织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在基层支部中推行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等,通过在思想上抓认识、组织上抓落实、措施上抓重点、方法上抓结合、标准上重效果,使基层党组织的目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要定期开展学生党员组织生活,采取谈心、学习、沟通交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加强学生党员在联系普通学生、服务普通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
3、增强执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党的执行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对已有的制度加以严格遵守执行,这是管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要求。要按照《党章》的要求抓好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十分重要。要重点克服三种现象,即:克服组织生活空对空的现象;克服组织生活会研究其他事务的杂乱现象;克服组织生活中的“走过场”现象。要严格按照制度对基层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党员义务和职责情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情况以及廉洁从政情况实行监督。不仅上级党组织要定期对所属基层党组织进行严格的考核检查,基层党组织也要主动、随时准备好接受党内同志以及党外群众的监督。
4、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党员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学习,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师德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通过基层党支部的集中学习增强党员的集体荣誉感,发挥组织教育、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作用。建立完善对党员考评、监督的长效机制。通过对党员的政治表现、思想作风、工作业绩、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自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党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党员思想素质和推动工作的目的。建立党内工作问责制,以确保长效机制有效执行。
三、结束语
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想开展得有生气、有活力、有实效,就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高校具体发展阶段,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和组织建设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