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3-08-15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疆民族

郭 颖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一、国家认同概述

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是个政治概念。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只有得到本国国民和国际社会的认同才能得以存在。因此国内外对国家认同的研究也主要有两种范式:国际层面的国家认同和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研究认为国家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政治、历史、文化、族群等多种因素复合的共同体,而这些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也影响着国家认同的构建。对于国内层面国家认同的研究,目前多见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大多以某个国家或者地区为个案,从历史、文化、族群出发,在理论上或者实证角度研究影响国家认同形成与变迁的因素。

中国是一个由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是多民族国家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如果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能统一,很容易破坏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民族认同是在民族聚居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而国家认同则由国家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进程逐步建构而成,因而,民族认同往往先于国家认同而出现。国家认同的出现需要民族国家能够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上,不断生成各民族人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要素,并使这些因素在人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积淀中实现固化。然而,这一过程是复杂的,需要各族人民在一定的理性力量(如国家意识)支撑下逐步弥合差异而形成共同的目标与追求,倘若理性力量不充分具备,人们还是会习惯性地把民族作为情感的归属对象和行为的依托对象,从而出现民族认同超越国家认同的现象,这也是民族价值观出现分化的重要原因。

从利益表达的层面来看,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各民族作为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群体,通常也各有特殊的群体利益需求,而这些需求由于法律、政治、经济等的因素制约又可能难以得到实现,因此,一些未能实现特殊利益的民族群体,就会强化民族成员对其利益特殊性的认识,从而也强化了对其身份特殊性的认识,这些认识的出现是导致民族价值观分化的重要思想因素。同时,在利益需求不可能完全满足的前提下,或者当某一民族的利益被威胁或是受减损的情形下,则就更容易导致民族观念和行动的分化和冲突。

在精神生活的层面上,中国各民族地区的不平衡发展是客观现实,民族地区之间在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上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各民族成员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容易出现分层与分化,甚至还会在内部和外部各种复杂势力的干扰下形成新的冲突,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凸显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人数逐渐增多,但是,当前的大学教育中,高校忽视了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甚至任其自由发展,降低了高等院校国家责任意识。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及各民族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十分不利。因此,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特定研究对象,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研究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探讨构建国家认同的教育新途径,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激的民族认同倾向,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现阶段促进民族稳定、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

(一)善于学习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和灿烂优秀的中华文化感到自豪并表示认同,愿意学习和掌握中华文化之精华,愿意为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做出贡献,同时,也愿意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对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持开放的态度。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双语”教育持积极肯定态度,主动找汉族同学学习国家通用语,对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和汉文化很感兴趣。很多汉族大学生也主动结交少数民族同学,学习少数民族歌舞,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调查显示,对“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问题,各民族大学生普遍持肯定态度。说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接受并善于学习中国民族的文化,对于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也会去主动了解。

(二)狭隘民族意识较浓,国家认同意识较弱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宗教、风俗习惯等因素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校里比较普遍的以族缘为纽带的同学会、以地缘划分的同乡会活动,促使同族相亲同乡相聚,也难免会助长某种狭隘民族意识的滋长。再加上一些狭隘的民族观念的影响,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表现出的是对于民族的观念的认识大于国家认同的意识。研究结论都说明当前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较好,但是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三)对国家认识有较深的情感和责任感

从大学生对国家的认识、情感、责任、义务等方面考察了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情况和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情况。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国家意识,积极肯定和认同中国是由 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统一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己既是本民族的一员,更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对国家不仅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而且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在国家遇到困难和外敌侵入时愿意挺身而出,为国分忧。大学生对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对关系民生的重大事件非常关注,如南方冰冻雪灾、汶川和玉树大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高度关注,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灾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所感动和折服,为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强烈认同。①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在新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是增强国家认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要求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尤其是对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愿望和要求比较强烈,这一点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点,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中可谓是深入人心,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加强民族团结的最有效途径和办法是增加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加强相互间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只要熟悉了、理解了,什么事都好说,即使有矛盾也容易化解。很多学生还建议学校多组织一些各民族学生共同参与、多文化交流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观念

任何一个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意识不是天生就具有的,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它的提升有赖于国家认同的教育。国家认同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家庭要发挥启蒙和示范作用,社会要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新疆大学生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实施中,肩负着示范和引领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未来精英群体,也是“三股势力”渗透和争夺的重点,这就更加凸显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性。

(一)健全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大力培育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树立国家认同的理念

公民是与国家相对应的概念,离开国家就无公民可言。一个国家只有培养出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公民,这个国家才能生存和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前提,必须要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使其明确自己的社会属性,即中国公民身份。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公民身份,才能自觉地把自己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自我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自愿负起责任,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愿意挺身而出,在国家文化受到歧视时个人的感情会受到伤害。因此,新疆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②

(二)高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加强国家认同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获得信息量最大,信息种类最多,信息来源最广,信息时间最长的场所,高校的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大批政治上坚定,相信党、跟党走的优秀大学生,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实施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更是新疆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此,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把国家认同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内容。③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国家认同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的高低,而且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份、地位的特殊性会在民族地区产生示范效应,从而将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杨海萍.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调查与路径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4).

②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

③李劲松.中央民族大学学生民族观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3).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李禹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2):99—100.

[3]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4):14—15.

[4]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56—58.

[5]许小青.年前后新式知识分子的主权意识与民族国家认同[J].天津社会科学,2002(4):66—68.

[6]刘海涛.论“族群”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06(4):47—48.

[7]刘建红,张京玲.“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08(2):114—117.

[8]余梓东,李劲松.中央民族大学学生民族观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3):87—90.

[9]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53—55.

[10]杨海萍.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调查与路径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4):79—8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新疆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