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中西“文化”概念比较研究

2013-08-15马炳帅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定义概念文化

马炳帅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文化”概念是讨论文化问题的前提。“文化”概念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态度。在近代中西文化相关的讨论中,中西所使用的“文化”概念并不一致,因而造成了一定意义上的自说自话。因此,本文旨在在系统梳理近代中西“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对中西“文化”概念进行比较研究。

一、近代中国“文化”概念考察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西之间交流不断增多。此后文化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相关的讨论也逐渐增多,并且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了一个高潮。而文化讨论的首要前提是“文化”的概念,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关于“文化”定义颇多。下面简单梳理一下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对“文化”一词的内涵有过论述。他在《什么是文化?》中写道:“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后来又在《中国文化史目录》中列出了文化所包含的要素,种族、朝代、教育、国际关系、政治、法律、宅居、交通、国际关系、饮食、服饰。由此可以看出,梁先生的“文化”是一种广义上的文化。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写道“文化是对军事、政治(是指世纪政治而言,至于政治学仍应该归到文化)、产业而言,新文化是对旧文化而言”“文化底内容,是包含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乐等运动”。后来陈独秀又在《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一文中写道“有一班人并且把政治、实业、交通都拉到文化里面了,我不知道他们因何种心理看到文化如此广泛,以致于无所不包?若再进一步讲,连军事也拉进去,那边成了武化运动了,岂非怪之又怪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陈独秀至始至终都是狭义文化论的代表人物。

哲学家梁漱溟对中国文化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东西文化及哲学》一书中认为“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不外三个方面:精神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等;社会方面,我们对于周围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由此可见,梁漱溟也是广义文化论的代表人物。

国学大师钱穆在《文化学大义》中认为“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收,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生”。钱穆是狭义文化论代表。

在文化论战中持全盘西化观点的陈序经认为 “文化既不外是人类适应各种自然现象或自然环境而努力于利用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环境的结果,文化也可以说是人类适应时境以满足其生活的努力的结果。一个比较完备而透彻的文化的意义,是要对于物质的文化与精神的文化的两方面,能够加以兼顾”。

鲁迅在《文化偏执狂》一文中认为“文化一词既包涵其一般含义,指文明的智力方面,也包涵其作为分析性范畴的某些含义,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如社会政治组织的形式和社会关系的类型等等”。

叶法无在《现阶段中国文化建设的把握》一文中认为“所谓文化,在生活方面看来,它是社会的风俗、习惯、制度、工具、物质文明。但在另一方面看来,它是社会的团结力、思想的系统、一民族的信仰。故文化在其表现方面是物质的,然后在其全体的意义上却是精神的事物”。这一定义虽然也承认广义文化,但比较偏重于“文化”的精神方面。

通过梳理近代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对 “文化”概念的定义,可以看出此时“文化”概念已经与中国古代“文治教化”的含义有了根本性的不同。近代中国的“文化”概念出发点立足于人,然后围绕人生活的对象展开。对“文化”概念的定义一般分广义文化论者和狭义文化论者,广义文化论者通常认为“文化”是一个人或者说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无所不包。而狭义文化论者则一般认为“文化”特指精神方面。近代中国“文化”概念向西方“文化”概念的靠拢,体现出这一时期人们观念的西化倾向。

二、近代西方“文化”概念考察

近代以来,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兴起,西方的“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被不断的拓展。

1686年德国历史学家、法学家普芬多夫第一次给“文化”以近代的含义:“借助他人的协作、劳动和发现,同时也依靠个人的努力和思索,再或凭借神灵的启示,每个人便可以借着文化去过真正属于人的生活。”

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理论家们把“文化”概念进一步地从神学体系中解放出来。这一时期,“文化”更多地与有教养、有学问等含义联系在一起,它意味着个人的完善,或者在这过程中所获取的技艺和知识。伏尔泰认为“文化”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使人得到完善的社会生活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1728年在狄德罗、达朗贝尔主编的著名的《百科全书》中,文化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这种艺术教导人们去开发和完善人类精神的每一部分。”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认为文化的目的是使人人都能幸福,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自然本性的要求和需要生活。

与法国思想家们相比,德国哲学家们对“文化”概念的探讨提供了更丰富的智慧。康德认为,文化是“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力之创造”,这种创造就是人类在精神、心灵和肉体上的“自然力”从人受自然力统治的“原始状态”向着人统治自然力的状态的逐步发展。康德认为文化是一个过程,它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一些思想家和诗人认为“文化”是对人进行道德、美学和智力方面的培养,并以这种培养的具体化概括人类的未来和目的。例如席勒就认为“审美文化受到康德思想的影响,这方面席勒重视人的审美教育,要求保护情感,反对对自由的限制,但也要求人在无节制情况相爱控制人的自然性,通过情感与思想,素材与形式的传播,使文化创造出陶冶人情感和思想美的作品,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

19世纪中叶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曾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泰勒之后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对“文化”概念有不同的论述。正如1952年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合著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讲到的一样,从1871年到1951年西方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0多个定义。还发现这160多个定义来自于九大学科。包括生态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心理学等等。

通过梳理近代西方学术界、思想界以及工具书对“文化”概念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在启蒙运动时期,“文化”一般指的是运用艺术来开发和教导人,提高的人的修养,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一时期的“文化”概念实际上是一种过程、一种转变。而到了19世纪泰勒对“文化”概念定义之后,“文化”的含义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文化”变成了包罗万象的复合体。包括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这些东西是人在历史中创造的。之后,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出发对“文化”进行定义,得出不同类型的“文化”概念。

三、近代中西“文化”概念比较分析

威廉斯曾经说过“文化”一词含义的发展记录了人类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生活中这些历史变迁所引起的一系列重要而持续的反应。中国“文化”概念和西方“概念”出自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这两个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其“文化”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文化的主体

近代中国关于“文化”概念的论述就较少对“人”有专门的论述。中国近代虽然也产生了一场类似于西方启蒙运动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民主与科学,提倡“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但很快被民族救亡运动所取代,因此“文化”概念中虽然“文化”也是围绕着“人”展开的,但是“人”很少被赋予修饰词。例如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在这里“人”没有被凸显。而陈序经的“文化既不外是人类适应各种自然现象或自然环境而努力于利用这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环境的结果,文化也可以说是人类适应时境以满足其生活的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文化”概念中的“人”只是被动地适应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没有突出人的主动性。

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人”的彰显,它打破了以往以神学权威作为的知识权威和传统教条,它相信人的理性并敢于求知,认为科学和艺术的知识的理性发展对可以改进人类生活。它相信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平等、自由和人权。因此通过考察西方关于“文化”概念的论述时,人的至高无上性、理性被凸显出来。例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在论述“文化”概念时,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实体”,普芬多夫在论述“文化”概念时强调文化是“借助他人的协作、劳动和发现,同时也依靠个人的努力和思索”,在这里“人”主动性被凸显出来。

纵观近代中西方关于“文化”概念的论述,会发现在文化主体方面,西方“文化”概念强调人的理性、人的至高无上性,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概念不是很注重阐述文化的主体。

(二)文化的构成

近代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关于“文化”概念的论述,有广义文化论者和狭义文化论者。大多数学者和思想家都是广义文化论者。广义文化论者一般都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如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哲学》一书中认为文化包含精神方面、社会方面、物质生活方面。少数学者是狭义文化论者,狭义论者则认为文化主要包含精神方面。如陈独秀认为“文化底内容,是包含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乐等运动。”

西方学术界、思想界在泰勒之前是将“文化”定义为对人进行智力、道德和美学方面的培养,而培养的内容通常是艺术。例如《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这种艺术教导人们去开发和完善人类精神的每一部分。”也就说在泰勒之前“文化”被理解为用艺术去培养人。如果将艺术作为文化的构成的话,这属于精神文化。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包罗万象的复合体。之后的学者虽然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角度去论述“文化”,但仍然把“文化”看成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在这个保罗万象的整体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例如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个概念实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

就由此可见,近代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在对“文化”概念进行定义时,实际上是借鉴了西方泰勒之后关于“文化”概念的定义,这是1840年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一个体现。

(三)文化的功能

由于近代中国关于“文化”概念的定义取自于西方泰勒之后关于“文化”的定义,因此较少发现对文化功能的阐述。只有少数人如叶法无论述“文化”概念时讲到关于文化的功能。叶法无认为“所谓文化,在生活方面看来,它是社会的风俗、习惯、制度、工具、物质文明。但在另一方面看来,它是社会的团结力、思想的系统、一民族的信仰。故文化在其表现方面是物质的,然后在其全体的意义上却是精神的事物”。[赵立彬:“文化”的“译”与“释”:思想史背景下的概念引进和学科建构[J].史学月刊,2012(6).]在这里叶法无强调了文化凝聚的功能,即社会的团结力、思想的系统、一民族的信仰。这与近代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知识分子希望通过文化来达到民族统一、民族富强有重要的关系。

泰勒之前西方学术界、思想界将“文化”概念界定为运用艺术来开发和教导人,提高的人的修养,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在强调“文化”熏陶人文的功能。他们认为“文化”对人有启蒙的意义,能够开发和完善人类精神的每一部分,借着文化去过真正属于人的生活。这与启蒙运动而泰勒之后将 “文化”定义为一个保罗万象的整体,因此在论述“文化”概念时不再强调其功能。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概念强调了文化的民族凝聚功能,而西方“文化”概念更强调文化的熏陶人文功能。

自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开始不断向西方学习其器物、制度与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化”一词“文治教化”的含义逐渐淡化,文化这一内涵越来越趋向西方“文化”。但由于任何外来文化的引进都存在一个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加上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因此中国“文化”概念在西化的同时又保有自己的特色。

[1]梁启超,夏晓红.梁启超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陈独秀,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编(第 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陈独秀,胡明.独秀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钱穆.文化学大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6]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长沙:岳麓书社,2010.

[7]王士菁.鲁迅早期五篇论文注释[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

[8]赵立彬.“文化”的“译”与“释”:思想史背景下的概念引进和学科建构[J].史学月刊,2012(6).

[9]文化学辞典[Z].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108.

[10]泰勒.原始文化[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长沙:岳麓书社,2010.

[12]陈独秀,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3]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2002.

猜你喜欢

定义概念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年味里的“虎文化”
幾樣概念店
谁远谁近?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成功的定义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