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论意象论的刷新——《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谱系》评介
2013-08-15郭明军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
郭明军(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5)
徐扬尚教授是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首任秘书长现任理事,中国大陆新时期较早关注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其《中国比较文学源流》于1998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徐教授进入比较文学学界的扛鼎之作。事实上,徐教授早期《〈红楼梦〉的精神分析与比较》,后来的《明清小说经典重读》及最近的《中西文化话语比较》等书无不体现着一个比较文学学者所应有的开阔学术视野和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徐教授的新著《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体系》于2012年5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出版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读完书稿后,不得不做出该书所做的努力完全可以称为对中国文论意象论的一次刷新这样的判断。
自20世纪以来,“西学东渐”潮流日盛,中国文论自身的话语体系不断受到来自西方强势话语的侵袭和摧毁,以至于有著名学者惊叹中国文论“失语”,中国学者再也找不到完全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学批评话语。所以中国古代话语的现代转换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学者重新构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一个逻辑起点。“意象”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元概念,在中国文艺理论学界日益受到重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一部专门梳理中国文论意象话语的书籍。大多数学者都把“意象”作为构建自己文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突出“意象”作为中国文论话语元话语的地位,但缺乏把“意象”放在一个纵向的和横向的坐标体系内加以完整考察的理论决心和勇气。通过阅读徐扬尚教授这本《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谱系》,笔者归纳出该书给中国文论中“意象理论” 以下两个层面的刷新:
一、视野的宽度
已有的中国文论意象论研究,例如童庆炳、叶朗、陈良运、陈伯海等教授,莫不立足意象术语、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意象论本身,在中国文论体系建构的视野中寻求其来龙去脉,生成与嬗变,徐扬尚教授的《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谱系》则着眼于意象概念与意象表现的意义建构方式、表述方式、解读方式即意象话语,立足“声音成文”的音乐意象、“语文成文”的诗歌意象、“物性成文”的滋味意象、“形色成文”的书画意象的会通,寻求其孕育、萌芽、成型、转型、拓展、变异乃至外来因子、他国际遇的谱系结构,从而拓宽了中国文论的意象论研究视野。
《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谱系》认为,意象话语的意义有三:一是文化意象的意义建构方式、表述方式、解读方式。二是以意象为媒介的意义建构方式、表述方式、解读方式。三是文化意象建构、表述、解读的基本范畴。从而使中国文化植根汉字及其书写的话语模式——立象尽意、依经立义、比物连类的意义建构方式、表述方式、解读方式,成为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具体体现为由立象尽意、赋比兴、意象、意境、化境、境界等意象概念和象形会意、乐象、滋味、妙悟等意象相关概念共同传承与体现,立足“言—象—意”之辨的“言—不言—言不言”与“情(物)—物(情)—情物”文艺言说方式及其“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乃至由此形成的“正—对—合/变—对—合/变……”的嬗变规律与特性。进而使中国文论遵循立象尽意的话语模式所建构的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共同构成“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谱系”。也就是说,意象话语不在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之外,而在其中,甚至就是其本身;意象话语谱系研究就是关于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所构成的系统及其出源和生成研究,谱系研究着眼于事物或知识系统,关注其生成的共同源头并予以突出与强调。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研究由此走向意象话语谱系研究,落实于意象概念和意象论相关概念,基于立象尽意、依经立义、比物连类话语模式的意义建构及其嬗变所形成的谱系关系历时性兼共时性考察。意象话语“显在”的历时性谱系与“潜在”的共时性谱系奇正相生,从而构成“意象话语谱系坐标”。只不过是20世纪以来学界已有的,对传承与体现中国文论意象话语的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及其跨民族传播在日本形成的幽玄说、心姿说、境趣说,在朝鲜形成的天机说、意趣说、悟境说,在美国形成的汉字诗学、意象派诗论、旋涡主义,以及西来的形象说、典型说、真实说、两结合说等意象概念和意象论相关概念的研究,基于唯物史观、社会批评、假设、分析、归纳、演绎、推理、判断等西方学术理念与方法的颠覆性影响,主要立足单纯的共时性视角,探讨有关概念的共时性关系,从而使我们选择以历时性视角,探讨有关概念的历时性关系,作为立足点与切入点。原来,由《周易》太极、八卦及其二元基因阴阳概念,老子的有为不如无为、有言不如无言,而又以无为无不为、无言无不言为至境的话语建构理念,孔子的有德者必有言,而言不尽意,圣人立象尽意,又以大言不言的天不言为至境的话语建构理念,共同奠定的“言—不言—言不言”意义建构方式与表述方式及其“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正—对—合/变—对—合/……”的嬗变规律与特性,通过中国文化意义建构与言说依经立义的传统机制,使由乐象说及其相关概念滋味说、妙悟说,意象说及其相关概念赋比兴说、意境说、化境说、境界说等,共同构成的历时性的意象话语谱系,同时体现为共时性的程度、层次、旨趣、品质的深入、升华、嬗变。
二、理论的深度
《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谱系》在将意象论研究由立足术语、概念、现象的意象观念、意象批评、意象理论研究推向意象话语研究及其谱系勾勒,拓展了传统的意象论研究视野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理论深度,由此认识到:
第一,植根汉字及其书写的中国文化立象尽意、依经立义、比物连类的话语模式之下的“意象话语谱系”在中国文论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意象话语谱系生成及其渊源流变具体形成孕育期、萌芽期、成型期、转型期、拓展期、变异期、传播期、重构期。其中,三次文化转型与文化外求的语境,又促成意象话语谱系的三次转型。汉魏六朝至清代的第一次文化转型期,印度佛学与文论为意象话语带来了立足层次、深度、过程、品质及其逐层递进、水到渠成的嬗变看待事物的观念,使其传统的意与象合、情物生滋味的“同位”意象与滋味,走向意生象外、象外之象、味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出位”意象(意境)与滋味,由此带来中国文论意象话语谱系的转型;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第二次文化转型期之初,逆历史主流而动的王国维,引入西方文论概念,并将其形象话语立足“言—意”之辨的“言—在”与“主—客”文艺言说方式及其“二元对立”的“正—反”二元体系结构,纳入意象话语“显二含三”的“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对古人的境界概念予以重新诠释,成为第一次文化转型期意象话语转型的终结者。第二次文化转型期,基督教文化为意象话语带来了“习惯以自我的话语言说非我、自我中心”的话语模式,“青睐天人物我自立、合作竞争”的认知模式,“倾向科学思维、逻辑思维”的思维模式,“一元暨中心,二元对立统一”的哲理模式,新文化人士掀起的反传统而学西洋的时代主流,使意象话语谱系招致形象话语体系的覆盖,由此导致中国文论意象话语谱系的变异。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第三次文化转型期,对西方文化的再次外求,将为意象话语找回形象话语的科学与实践、假设与验证、建构与解构,对立统一的观念,同时回归意象话语本位,寻求中西文论意象话语与形象话语的互证互释、相反相成,有望建构外显体系结构而内存谱系本质的七巧板式意象批评。——由此构成“意象话语谱系之纵坐标”,或说是“历时性的意象话语谱系”之所在。基于五官感觉的知觉系统平台,由作为“声音成文”的音乐意象、“语文成文”的诗歌意象、“物性成文”的滋味意象、“形色成文”的书画意象所构成的“(五官)感觉意象同位并生”的意象谱系,——这也正是不易为经受20世纪“西化思潮”影响的当下学人所理解,意象、乐象、滋味、妙悟、神韵、性灵等,之所以能够共同置身于意象话语谱系的原因之所在。
第二,意象话语立足“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赋予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以三元结构。例如刘勰所谓意象,包括由物及情的情以物兴,由情及物的物以情观,情物相合的符采相胜;钟嵘所谓滋味,包括抒情的穷情,不直接抒情的写物,写物以穷情的滋味;王昌龄所谓意境,包括了然境象而得形似的物境,张意处身而驰思的情境,心入于境而神会于物的意境。立象尽意的汉字所具有的包容性,赋予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一词三用。例如意象、意境、妙悟、化境、神韵、性灵、境界或用以指称其存在型态,或用以指称其生成过程,或用以指称其生成过程与存在型态乃至品质。其中,意象、意境、境界可谓三大核心意象概念,相对而言,意象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可大可小,大到宇宙八荒而小到针尖麦芒,可视听,可冥会;立足或说追求“意象同位”的符采相胜,象立而义生;具有表象性,给人以空间感。意境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相对稳定,限于视阈之内,以小纳大;立足或说追求“意象出位”的神与境会;具有层次性,给人以深度感。境界兼有意象的表象性、空间感与意境的层次性、深度感;立足或说追求既入位又出位,意境两浑的审美意境升华。
第三,意象话语植根伏羲立象尽意作八卦与仓颉象形会意造书契之神话原型,孕育于先秦诸子的“难言/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不言/象(言以立象,立象尽意)—言不言/意(意以象尽,意在言外)”话语模式,萌芽于赋比兴说的意象建构“言(直言/叙物言情)—不言(不直言/索物托情)—言不言(虽言而非直说/触物起情、意在言外、义生象下)”的文艺言说方式,由《周易》、老子、孔子共同奠定,立足“言—象—意”之辨的“言—不言—言不言”与“情(物)—物(情)—情物”文艺言说方式及其“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乃至“正—对—合/变……”的嬗变规律与特性。——由此构成“意象话语谱系之横坐标”,或说是“共时性的意象话语谱系”之所在。20世纪移植自西方文论的形象话语,由形象、典型、真实,以及由此建构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其两结合概念等所体现,立足“言—意”之辨的“言(言可尽意)—在(语言是意义的存在)”与“主(主体、主观)—客(客体、客观)”文艺言说方式及其“正(立论)—反(否定)”二元体系结构,乃至“立论—否定—否定之否定/立论……”的嬗变规律与特性。中国文论及其意象论的谱系性、意象性特性以及与之对应的西方文论及其形象论的体系性、抽象性特性由此可见。
限于篇幅,《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谱系》的理论创新不及一一叙述,读者欲知详情,还请阅读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