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百年学前艺术教育发展简述
2013-08-15李欢
李 欢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110034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到今天为止,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作为教育史研究的分支之一,学前教育史的研究经过了近百年的耕耘,已经成为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学前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能够为其将来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一、旧中国学前艺术教育本土化与科学化的探索
1911年,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解体,与此同时,民主共和体制开始形成,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且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活力。我国现代的艺术教育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蔡元培在1901年最早的《哲学总论》中就提出关于审美和美育的概念,他在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期间,提出了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五育并举”方针和用美育代替宗教的命题。王国维在1903年的著作《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了要把西方的美学和美学的理论引进到中国,并且,系统地研究了美育的内涵、目的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在中国现代的艺术教育中,王国维先生最先提倡美育,并且把西方艺术的科学因素与中国美育的伦理成分结合起来。
1920年,吴梦非在其文章《美育是什么》中,对美育的内涵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和逻辑的解析,并且严格区分了艺术各学科和美育的学术界定,在艺术学科的区分上进行了学术探究。1922年,梁启超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对美育及其情感教育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同年,吴俊生在其著《艺术课程概论》中,以托尔斯泰、杜威等人的美育教育理论为基础,对艺术课程的范围、实施艺术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的价值和艺术教育课程的编制进行了论述和实践性的研究。1925年,雷家俊编著《艺术教育学》,系统地阐述了艺术教育的缘起、艺术教育的意义和功能、艺术教育与各类教育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1928年,丰子恺在其著作《废止艺术学科》中,批判了不合理的、机械的、有害的艺术教育现象,倡导真善和真美的艺术观。1940年,朱光潜在其所著《谈美感教育》中,认为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20世纪上半叶,我国艺术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美育、美学思想的引进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论述了美育和艺术教育在培育人的情感及拯救民族、改造社会的价值和功能上的作用。
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由于连年的战争,教育和教育科学研究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教育史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也处于停顿状态。从当时对学前教育史研究较多的张雪门、张宗麟的情况来看,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翻阅现今张雪门文集,几乎见不到那时期的的重要论著。建国后,社会逐步安定下来,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新中国学前艺术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大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努力吸收当时苏联的各种学前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并重的传统思路被继承下来。如在1953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所规定的教育目标就包括:(1)培养幼儿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听觉和韵律感觉。(2)培养幼儿正确的声音、歌唱、表演、舞蹈,并陶冶其活泼、愉快、热情、勇敢等康乐精神。(3)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国民公德,以及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上世纪50年代中期,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指南》特别强调了要全面、系统规范地进行各类作业,其中当然也包括音乐作业;强调了要进行必要的技能技巧训练;强调了要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掌握所学的歌曲和舞蹈。这个《指南》虽未能正式颁发,但由于它是当时我国整个教育观念发展主流趋向的产物,所以,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以双基为核心”的深刻影响。
“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社会陷入“极左”的漩涡,尽管学者们不断把目光投向中国学前教育史领域,但研究工作终究没有全面的启动。在各种灾难性的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处于停顿的状态,由于受“文革”的影响,艺术的政治教育功能被推到了最为突出的位置上。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者为师”的实践方式,改变了教师——学生单向信息流通的训导方式,形成了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多向信息交换的学习方式;二是“真实排练演出”的实践方式,改变了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不再把练声曲、练习曲和基本动作训练组合作为学习内容,形成了以艺术作品为直接学习对象的方式。当然,极端化的政治宣传内容是幼小儿童所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像成人专业团体一样专门从事排练演出,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在“极左”路线的干扰下,中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屡遭摧残,虽然有一定意义的研究意向,但难有研究的条件和保障,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
“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带来了生机,研究工作逐渐恢复。在1979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陈鹤琴再次提出了全面系统地整理与总结“五四”以来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的经验。同年,钟昭华、唐淑、尹德新等来自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始整理和编辑《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并于1982年完成,1989年正式出版,由陈鹤琴倡导的整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学前教育资料的愿望得以实现,中国学前教育研究迈出了坚实的脚步。与此同时,有关高校为了满足学前教育教学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编写中国学前教育史专著,并陆续出版。
三、新中国学前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学前艺术教育的全面探索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美育和艺术教育领域逐渐加强,出版、发表了很多译著、专著和论文。1992年湖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我国第一套美术教育译丛,由里德的《通过艺术的教育》,罗恩菲德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艾斯纳的《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等6部译著,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美术流派、美术教育方法和观点等。2000年出版了杜卫的《美育论》,概述着重叙述了美育在在人的发展中所出的独特的“感性教育”性质和“美育教育”的功能,揭示了美育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的特殊作用,具体阐述了儿童美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2002年,滕守尧出版了专著《艺术与创生》,提出了与注重技法的美术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且具体地指出,“没有艺术的文化不是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仅有知识和技能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儿童是不完整的儿童。”该书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艺术教育的大门,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为了适应儿童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南京师范大学的许卓娅编著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从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出发,结合艺术学科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的成长和认知特点,从幼儿艺术习得的发展规律,到通过欣赏达到对幼儿艺术的初步认识;再从幼儿艺术教育的大主题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具体任务、内容、特点、组织指导;最后通过专家的最新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提高理论修养,开阔眼界,并由一线教师的成功经验帮助学习者体验幼儿教师的自我实践操作。楼必生、屠美如所著《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认为美育作为一种全生命的教育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极可能成为当代整个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改变之突破口。所提出的审美艺术要素同构的理论也是极具创新性的。他们将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按同形、同构和异质同构的原理加以组合,以期达成相互协调的整体性美感,并在幼儿园实验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理论假设的正确和合理。它为幼儿园音乐、美术、文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开拓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途径。在实际的教育操作方面,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切入口,或从音乐、美术和文学切入,达到异途同归之效,完成审美教育之目标,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操作模式。研究价值还在于它超出了所论议题的范围,为整个幼儿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唐淑、孔起英主编的《幼儿园艺术、健康和社会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研究论文集萃”之一,对幼儿园艺术健康和社会教育课题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三种音乐学习方法的和谐统一》、《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几个问题的反思》、《3~6岁幼儿歌唱音域发展研究》、《绘画超常儿童艺术思维过程个案研究》、《论同时作为目的与手段的幼儿艺术教育》等。冯惠燕主编的《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探索》,认为综合艺术教育在目标上应更关注幼儿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幼儿艺术学习的兴趣、艺术的感知体验、表现创作、交流合作等基本能力和人文素养(即尊重、关怀、友善、分享、合作等)的整合发展。提倡为幼儿提供与其生活环境、情感、文化、科学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信息、活动等,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丰富幼儿的艺术感受体验,发挥综合艺术的教育效果,提高幼儿的学习水平,综合艺术教育在方式方法上更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
当前,中国学前教育史的断代研究,尤其是学前艺术教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具有研究和进一步分期的必要,对于断代史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学前教育史的总体的研究水平的提高。从研究现状上看,中国学前教育史的一些重要时段,如建国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等阶段,还未见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出现,在学前教育史的专题研究中,王春艳的博士论文《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几乎是仅有的成果,特别是有关学前艺术教育领域的研究,都值得去开垦和研究。
[1] 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与前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
[2] 涂艳国主编.中国儿童教育30年1978—2008[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秀萍.学前儿童经验音乐教育[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4] 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