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创作风格
2013-08-15杨丽丽
杨丽丽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阜新 123000
陕西这片黄土地上孕育出了勤劳、善良、勇敢的人民。这里成长起来的作家更是具有一种淳朴、真实、豪放的性情,路遥便是这个作家群中杰出的代表。可以说,倾其毕生心血的《平凡的世界》,恰似一幅宏大、壮观的西北历史画卷,让人们在欣赏西北农村城镇香浓的泥土气息、体味主人公们喜怒哀乐的同时,感受了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一、全景式的主题开拓
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从时代出发,全景式地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城乡的社会面貌,记述了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平凡人物的人生经历,歌颂农民艰难创业的历程,其主题的开拓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作品反映的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粉碎“四人帮”后,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尝试,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也处于改变的过程中。路遥以一种成熟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 通过对平凡大众的成长、成熟历程的描绘, 讴歌新时期平凡人物自觉成长、热情投入社会洪流、为改变历史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路遥的作品旗帜鲜明地昭示出,农民作为现代人应有的思想观念、精神素质、人格力量和科学文明,是直接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动因。所以,《平凡的世界》中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刻画各阶层人物形象,揭示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的冲突和矛盾,从整体上构成了一部社会心态的历史,歌颂了主人公们在与人生苦难的抗争中表现出的人格尊严以及人性的美丽。无论是孙少平出外闯荡寻找出路的少年壮志,还是孙少安一心扑在农村艰苦创业的那份执着,表现了他们的坚毅品质和不屈的抗争精神,他们的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紧扣时代的节拍,展示了承受苦难的顽强意志和博大宽厚的胸怀。
二、典型化的形象塑造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创作的中心环节。《平凡的世界》的突出的成就就在于路遥从现实主义出发塑造了以孙少平为核心、孙田两家父子(女)两辈为辅的一组个性鲜明、血肉饱满的形象,无论是对其生存状态的描绘,还是生活道路的选择,命运的归宿,作者都扎根现实,让主人公们在苦难人生中同命运抗争,他们的尊严与人格魅力为世人起到了一个典型示范的作用。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是作者倾心打造的典型之一。出身贫困的孙少平,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自尊心。高中毕业后,他不甘心农村的生活,一心出外闯荡,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外谋生期间,他好学上进,热心助人,埋头苦干,在经历了一系列生活、爱情上的曲折磨难后,看到了在远方相迎的红头巾,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作者为孙少平设计这样的生活、工作与爱情经历和结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不是最完美的结局,却是孙少平最好的归宿。但是思考之余,不难体味出作品中那一丝淡淡的悲哀。在《平凡的世界》主要人物介绍中,作者这样描述了孙少平:他有高度的思想,顶着贫寒、多难、痛苦的命运,始终不肯向生活屈服。他的灵魂始终高昂着,藐视一切。这种性格便预示了孙少平注定要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这也恰恰成为其悲哀的源泉。孙少平从读书时起,就较多接触了外部世界的现代意识,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他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和向往现代文明的灵魂。在他身上,显示了不同于父兄的新一代农民的出路。他对父辈有充分的理解,但又竭力渴望改变现实,表现出自己相应的位置。他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及为之奋斗的决心。为了自己的追求,孙少平不甘心局限于狭小的生活天地。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矛盾:自尊的信念与贫困的生活;自强的气质与卑微的地位。孙少平在这无法解脱的矛盾中苦苦挣扎。他去黄原揽工挣苦力,以另一种劳动代替在农村的劳作。虽然忙碌奔波,但他始终没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可是茫然中却不知道追求的是什么。即使这样,他还是断然拒绝少安要其回去共同办厂的请求。面对大牙湾煤矿招工,当一名煤矿工人,几乎成了他逃避乡土的一根救命草。在体检时,因为血压偏高面临不被录用的危险时,他千方百计请求医生帮忙,并想办法降压。我们很容易看出,孙少平的思想中,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宁可到外面“掏大粪”也不回家。仅仅此时,孙少平性格的软弱便暴露无疑。孙少平的虚荣与恐惧使他无力面对过去,在挫折中,他表现得可悲而又可怜,许多读者不禁为他叹息。作者把孙少平最终全部的归宿放在了大牙湾。在我看来,是为其尴尬的处境勉为其难地找了一个台阶,这种结局,不能不给人一种遗憾。但正是这种遗憾,才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现实生活。
三、融入现实主义情结的爱情描写
爱情是文学创作一个永恒的主题。一部优秀的作品,有了爱情的润色,主人公的形象会更加饱满丰实。在《平凡的世界》中,对于主人公们的爱情处理,作者也立足于现实主义,让我们看到了在真实的生活中,难以容下超脱世俗的爱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种开放的思潮已经涌入一部分青年的头脑中,人们的爱情观也充满了现代意识。路遥在处理主人公孙少平的爱情时,让爱情随现实生活的发展自然地发生。孙少平虽然是追求现代文明的青年,但面对田晓霞的爱情,最初的他还是不能避免世俗心理。在他头脑中,传统地认为男人应比女人强,希望以此消除内心的卑怯,所以他迟迟不肯接受一个高干子女、一个女大学生的感情。他内心有强烈的尊严感,生活的贫困使他极度地狂傲,城乡的差距又使他极度地自卑。在发现自己和田晓霞悄悄萌生的爱情后,他的每一根神经都变得敏感脆弱。从骨子里,孙少平对田晓霞缺乏足够的信心,正如先前他希望润叶成为嫂子,又认为这实在不可能一样。从心里,他爱这个美丽、善良、热情似火的姑娘。其实生活原本就是这样,任凭路遥的手笔、任凭任何阻碍都无法扼制两颗年轻的心迸发出真挚的爱情。按爱情的常规逻辑,他接受了田晓霞的爱情,他们也有了甜蜜的爱情经历,有了美好的约定。但是如何往下发展呢?一个煤矿工人,他不会靠爱人的力量走进城市,他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尊严,他也不能让爱人放弃城市的一切,追随自己来到矿上。两个社会位置差别悬殊的人,现实生活不会让他们走到一起,由此,对于主人公的爱情,路遥采用宿命论加以处理,让省报记者在一场救灾中牺牲,从而给两个人的爱情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这着实是作者的无奈,也是我们无力改变的世俗。对比之下,妹妹孙兰香的爱情似乎跳跃出现实的束缚,与高干子弟吴仲平走到一起,但细细品味,不难看出,孙兰香最终为吴家父母接受,是因为孙兰香在大学生活的熏陶中,已悄然融入了城市文明,她自尊自强,美丽洒脱,恬静平和,举止大方,除了出身,在其文化、未来职业等诸多方面都已与哥哥呈现出巨大的差别,这也是兄妹二人爱情结局不同的根本原因。这就是生活。作者对兄妹二人爱情不同的处理,正是基于作者在很多作品中关注的独特领域——城乡交叉地带,这也是路遥现实主义情结的又一体现。
通观《平凡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到,贫瘠土地上的贫困的人们,经历了一波一折的苦难后,又都挺直了腰杆,坚韧地抗争命运。在这部描写西北农村巨变的著作中,我们不但体会着心灵的震撼与洗礼,同时也品尝了路遥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1]李杨.抗争宿命之路[M].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2]李秋菊.平凡的世界爱情观[J].价值工程,2010(9).
[3]王永军.浅析路遥的现实主义创作情节[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