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化观的实践基础
2013-08-15贾建梅舒金芳
贾建梅,舒金芳
(河北工业大学社科部,天津 300401)
毛泽东文化观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和实践基础,它的成长和发展是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的,毛泽东认为国家的改造取决于对国民的改造,对制度的改造,取决于对精神文化的改造,对历史客体的改造取决于对历史主体的改造。
一、毛泽东文化观概念解析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作的文化界定及其全文是:“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那末,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他又说:‘从来的哲学家只是各式各样地说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而为后来列宁所深刻地发挥了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的观点。我们讨论中国文化问题,不能忘记这个基本观点。”①
这个文化界定包含了三层涵义。首先,它指出了文化内涵。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是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换言之,文化没有自身独特的内容,文化的内容就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其次,他指出了文化的功能。文化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也就是说,作为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反映的新文化,是为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服务的,具有否定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为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巩固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成果的作用。最后,它指出了这种文化界定的理论基础。其理论基础就是列宁所深刻发挥了的马克思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人们不但能够通过实践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二、毛泽东文化观的具体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毛泽东文化观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运用其智慧和社会理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文化形态和发展模式的构想,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文化世界内涵和文化创造精神,对中国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薪民主主义文化是有别于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具体界定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毛泽东使用了三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是与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文化。第二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第三种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②
(二)社会主义文化观
新中国最初几年,毛泽东在全国范围内实践其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随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毛泽东进而探索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他的社会主义文化观。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实际上是其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其新民主主义文化观逻辑发展的结果,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性的产物。
作为一种观念,社会主义文化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就是共产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除了巩固其经济基础、建设其政治基础之外,主要是围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问题”这个中心环节展开的,目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其后发生的知识分子改造、整风运动、反对修正主义、教育出版文艺宣传等主张,以及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也都与此中心环节相关。值得重视的是,这种界定,明显突出了文化的阶级性,从而使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特征。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频繁地使用“意识形态”概念而不是“文化”概念,表明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特征。
三、毛泽东文化观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文化观的实践特性不是某个“天才”人物头脑中所臆想的东西,而是在近现代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为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国情、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是毛泽东文化观的实践基础,这说明毛泽东的文化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一)中国国情是毛泽东文化观产生发展的深刻社会基础
毛泽东的文化观产生、形成和发展必然要打上时代的烙印。当时的中国,就像一个重病的患者一样,刻不容缓地要对症抢救。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有志之士所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抢救中华民族这个重病的患者。
1、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迫使毛泽东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在旧中国内部,本国封建统治势力强大,极力阻挠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由此造成了极为复杂的阶级关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头人数较少,最多数的是各中间阶级,特别是占人口比重最大的农民阶级,这些导致了中国的阶级结构错综复杂。在外部,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迫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中国面临强烈的民族灭种危机,中国只有极力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建设成为强国。帝国主义与封主义势力相勾结,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反动统治过程。从鸦片战争反抗外来侵略者开始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70多年的艰苦斗争,这些斗争沉重的打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在帝国主义与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这些革命都失败了。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于是领导革命达到最终胜利的重任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内忧外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使得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环境与西方革命的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种种情况使得各种外来救国思潮相继失败,这促使毛泽东积极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理论,找出一条适合本国特色的文化救亡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
2、毛泽东革命活动的特点为他的文化观提供了实践基础。
毛泽东一生基本都在国内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因此也就很少或减少了受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所进行的革命活动因为必然是与中国人打交道,因而必然采取中国的文化方式,这种革命活动中的文化因素,就渗透到了毛泽东的文化观当中,使他的文化观具有了实践特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身的复杂性,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这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二是中国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在当时世界的大背景下,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三是中国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探寻中国革命道路时,必须认真地分析、研究这些问题,不是仅仅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更不是简单地背诵和套用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词语。而是要根据中国社会运动和革命发展的独特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也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二)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是毛泽东文化观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毛泽东的文化观和他的政治经济观密切结合、浑然一体,不但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奠定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
1、新民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界定,实际上是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种形态,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的一种模式或道路。因此,在政治上的选择,既不是资产阶级专政也不是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经济上的选择,既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而是在破除封建经济制度基础上,走社会主义经济主导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具体到中国,在政治上则是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它小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在经济上则是“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
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经过短暂的经济复苏后,毛泽东就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展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1956年,中共八大宣布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毛泽东主张在经济上,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采取统一的分配方式,并采取具有一统性质的人民公社制度;在政治上,坚持党领导的唯一性,坚持单一体制的行政管理模式。
所以,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变化,和中国革命建设的需要,是毛泽东文化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三)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是毛泽东文化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基
毛泽东文化观的产生,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即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正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所说:“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③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以及民族心理决定了其文化观的实践内核。
1、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两千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是中国革命的特殊背景,在此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毛泽东,其思想认识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传统湖湘文化中的知行观。知行关系问题,即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包容性,而毛泽东的故乡湖南是宋明理学的集散地,毛泽东早期求学和工作主要是在湖南,他的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湖湘文化,又称湘学,是南宋理学传入湖南以后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宋朝时是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以及明末清初的王船山,清末的曾国藩、魏源、谭嗣同、杨昌济等人。毛泽东曾对斯诺介绍说“对我影响最强的教员是杨昌济”。后来成为毛泽东岳丈的杨昌济先生,在毛泽东求学于湖南一师的五年间,对毛泽东的影响比任何人都要深刻。杨昌济精通中国文化,并形成了自己的知行观,即行是知的目的,知须建立在行的基础之上。
2、民族心理的影响。
(1)中国传统群体意识的影响。④毛泽东强调“集体实践”⑤的作用,他认为,实践的现实过程在本质上是具有集体性的,这一观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意识。群体意识即认为人首先是“群体的存在物”。离开一定的群体,人就不能作为人而生存。因此,每个人,就都必须依附挂靠某一群体,以为“安身立命之所”。就中国传统社会而言,当每个个体都有着或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所”时,便是“天下大治”之日。反之,则是“天下大乱”。所以,平定天下就是解民于倒悬,让每个人都有口饭吃,有件衣穿,有个地方安身,各得其所。充分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为中国革命建设服务,明显的有着中国传统群体意识的烙印。
(2)中国传统家庭本位心理的影响。⑥家庭本位,是以家庭为社会基础,传统中国的组织结构、国家制度、伦理道德,都是以家庭为根基、模式和本源的,这就叫“家本位”。或者说,家为国之本。它包括“家单位”、“家天下”和“家伦理”(公私不分、内外有别)。在文化观上,毛泽东强调集体实践的作用。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的思想,认为作为认识的主体和实践的主体不仅是个人,更重要的是集体,特别是群众、阶级政党。并且他在各种情况下都反复强调,要坚决反对个人主义,提倡集体主义。
可见,毛泽东文化观的实践性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国情以及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主客观条件决定的。
四、余论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从实践方式和效果上看,毛泽东的文化观具有行政化和激进性特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超越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念,深刻地熔铸在毛泽东的文化观中。问题是: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实践这一理念。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设计,具有深刻的历史合理性。但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加快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迅速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急切地筹划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文化。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充满激进性的历史进程。在建设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实践中,毛泽东虽然提出了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未能真正做到,仍然习惯于行政化强制的方式处理思想文化学术问题。行政化和激进性,成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的两大特点。其结果是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尽管毛泽东的文化观在其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中出现了偏差,这并不能否定他的文化观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毛泽东文化观的丰富内涵,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一笔丰厚的遗产。
[1]欧阳英:《毛泽东实践观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易中天:《闲话中国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三版。
[5]徐治孝、李元华:试论毛泽东的文化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2期。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
②内容参见:徐治孝、李元华:试论毛泽东的文化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2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4页。
④内容参见易中天:《闲话中国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三版,第146-147页。
⑤所谓集体实践是指以集体为实践主体,众多的个人团结在一起以众人共同的意志为实践目的的一种形式。它是相对于个体实践而言的。简单的说,所谓集体主义实践观是指主张集体实践是实践活动的基本单位的一种实践观,它极力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人,个体实践只有放在集体实践之中才能得到现实的存在和发展,才会具有一定的意义。内容参见欧阳英:《毛泽东实践观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64、170页。
⑥内容参见易中天:《闲话中国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三版,第175-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