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以朱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2013-08-15陈利华
陈利华
(武夷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中国的文化精神,在根本上一言以蔽之,即重人的精神。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人在关键时期、关键时刻具体应该怎样做,这都需要一定的认识体系来支撑,而构成这个认识体系的灵魂和精髓,就是我们的文化精神。虽然,长期以来多数学者大都认可中国文化工作的核心在于为社会、为广大民众建立起可以模塑的榜样和力量,但是,一旦他们真正从事某一人物或某一学术的具体研究时,又往往容易各取所需、过分理性地将某一人物或某一学术切割开来,只对其中的某一面或某一维或誉或毁,或褒或贬,忽略了文化研究的真正目的。不少从事朱子以及朱子理学研究的学者们,似乎也大多偏重从学人或学术的角度出发,对朱子以及朱子理学施以逻辑的解剖与理论学理化的分析,并以这种理论学理化的诠释作为古人的贡献与今人的理论创新[1],完全忽视了朱子所代表的、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文化创造,使得原本旨在成为民族精神和民众生活指导的朱子以及朱子理学被“蒸发”成干巴巴的哲学原理与政治符号,在民间现出了难以消弭的情感隔阂与认知障碍,令人遗憾非常。今天,如果我们依旧注定要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重建中找到一条精神建设与榜样模塑的合理出路,那么,以朱子和朱子理学为代表,唯一可行的方法仍只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以朱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的艰难构建
对人类社会而言,真正的哲学总是产生于现实的人生并且也密切地关涉着人生的现实[1]。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2]P1495著称的朱子理学之所以催发于山河破碎、朝政腐败、义理不分、人心散乱、道德沦丧、物欲横流、“无一毛一发不受病”[3]的两宋社会,其最深层次的心理结构和全部的思维复杂性,就主要来自民族知识分子这种关注现实并力求改造现实的文化发愿。比如,面对南宋社会动荡的亲身经历,朱熹就曾悲观发现,一般人已经连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和洒扫应对的学问都懵然不知,就更加不会教导家中的子弟,真是“风俗弄得到这里,可哀!”[4]P127因此,为了挽救败落不堪的“浇漓世道”,他才大力提倡蒙学,加强家庭教育,意图借助儒家传统的道德原则,在民众习惯养成和行为规范上重塑民族的精神样板。
而随着当政者的日益昏庸和外侮频仍,那些与朱子一样保持着民族情操和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也因为经受了长期信仰断裂、心理失范的迷惘和痛苦,开始合力以一种充满理想主义和人文色彩的心态,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苦苦寻找着国家、民族和个体的精神归宿。他们用向上超越的信念相互激励、彼此温暖,虽九死而不改其志;他们执着于崇高的人格追求,将学问、思想和实践融为一体,舍生取义、忧国忧民。长此以往,他们在忧患中著书立说、反思过去、自我解剖的悲愤之声、救世之言,终于在积淀了过百春秋后,凝结成了南宋一百五十多年的文化主基调。此情此景下,以程朱理学以及朱子本人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提振,自然随着时局的发展愈变愈烈,既为民族存续凝聚了不散的人心,也为社会稳定起到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以致后人在评述中国文化的这次重大创造时,不惜给予众多高度赞誉,其中尤以著名学者蔡尚思慨然发出的“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的铿锵之言颇具代表意味。
然而,相较孔子而言,八百多年前朱子的诞生与朱子学的登场,却远不止是一个“巅峰”状态所能简单比拟的。对此,韩国同德女子大学名誉教授、韩国程朱学会会长、哲学博士赵骏河就曾明确指出:朱子学“构建了东方思想的大框架,为东方学术思想和理念的方向设定了坐标,给东方人指出了人生道路。朱子集新儒学和经学之大成,开辟了人间正道。他继承了此前1500年间的孔孟之道,为后世开启了学问之门——继往开来,传承孔孟,走向真儒之途。”[5]他的表述清楚告诉我们,为了能够力挽山河、力挽社会、力挽文化于即败,以朱子为代表的两宋士人用了几近200年的时光,向世人提供了一份最具中国特色、最有普世价值的文化精神,我们如果不能将其贯彻领会、传承延续,那岂不是要沿着错误的老路再走一遍吗?
二、以朱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表达
作为中国文化史上博古通今、人格伟岸的思想大成者,朱子之所以能够拥有辉煌壮阔的学术成就和百转千回的人生经历,就在于他牢牢把握住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灵魂,并不断将其弘扬、发展、创新,使之终于凝练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品质的精神泉源,至今依旧生机勃发、延绵滋润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灵世界,发散出亘古不灭的耀世光芒。
(一)几近完美的人格塑造和至真至纯的情感追求
千百年来,中国先哲一直念兹在兹的呕心之教,无外乎是认清人的品格、人的情感、人的尊严、人的关系以及人的使命,为社会留下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而在更新、发展这种真善美的思想过程中,朱子可谓是“采撷儒家思想的真蕴、灵魂而加以培植发展的大家人物,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6]P32在他浸透了为臣尽忠、为子尽孝的古老的道德圣训中,仁、义、礼、智;忠、信、孝、悌;节、恕、勇、让这些宝贵的人生信条,不仅是朱氏门人为人处世、走向大成的道德准绳,同时也是一家一户持家发业、泽沿千秋的不变戒律。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进行这种完美的人格塑造并实现自我的徳性修养,朱熹一再强调办学传道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弘扬美德,代圣人立言。他说:“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圣贤教人,只是要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者,学此而已。”[7]这种把个人道德修养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要求学生“存理去欲”、“重义轻利”、“安贫乐道”、“廉洁奉公”、“舍生取义”的教育理念,经过千百年来不断的筛选和改造,最终融汇成了讲伦理、明道德、以理统情、自我节制、立志发奋、注重气节、互敬互爱、孝顺谦和的中国文化精神,不仅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人才培养的标准范本,而且还受到许多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赞赏,刺激并促使他们对当时西方社会的道德与宗教观念作出深入检讨。比如,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曾羡慕地感慨:“在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有一个极其令人赞佩的道德,再加上有一个哲学学说,或者有一个自然神论,因其古老而受到尊敬。”[8]P133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则更加明确指出:“今天保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社会的精神气质和中国人的人事事务,在许多方面,将对以后指引人类世界作出十分重要的贡献。”[9]
(二)和合天下的普世情怀和刚毅包容的崇高品质
自古以来,中国人注重和平的精神就已世所周知。如:儒家讲平天下、治天下、讲太平世、讲大同、讲王道、反霸道;道家讲和天下、均调天下、在宥天下、讲帝道、反霸道;墨家讲兼爱、讲非攻、讲兼利天下、一同天下、讲天鬼、仁爱之道、反霸道等等。这些所有因热爱和平而念念而生 “天下一家如要四海清平,就必须保家卫国以反侵略”的爱国精神,可以说得上是中国文化精神中的最伟大精神之一——和合天下。它让纯朴质真的中国人得以在四千年来面对一切入侵之敌时,都能永不妥协并最终将其打退甚至是加以同化。而除了拥有如此大气无私的普世情怀之外,以朱熹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还主张贯彻孔孟“专政以德”的思想主张和刚毅包容的崇高品质,强烈反对过分追求物欲和个人权力的为官之道,认为:“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10]在他们看来,立国一定要以德先行,以民为本,爱民恤民,最大程度消除人民的不满和社会隐患,这样才能达到社会和谐,天下大治。因此,在有着这样文化精神滋养的人生、社会以及个人的政治实践中,和合包容、刚正不阿、大度无私就成了仁人们治世有为、誉声载道的不二法门,也成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修身养性、造福一方、青史留名的上选准则。
(三)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无畏的创新精神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讲爱国主义还是集体主义,责任感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品质。无责任则无担当,无担当则无家国。在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先哲爱国思想的影响感召下,绍兴三十二年(1162),朱熹首次应诏上《封事》,就向孝宗皇帝提出了积极主战,反对议和的思想主张。此后,隆兴元年(1163)、淳熙七年(1180)、淳熙十五、六年(1188~1189),朱熹又先后多次或上《封事》,或向皇帝面奏,仍是一再提出要任贤使能、立纲纪、正风俗、富国强兵、抵抗金人的爱国主张和措施,充分表现出了中国民族知识分子为国家和民族前途忧心如焚的厚重情怀和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虽然,朱熹的个人生活经历非常复杂,但他的一生,却不愧为哲学家的一生。在他那个时候,尽管“中国文化”或“中国精神”的概念还没有出现,但他却始终做到言行一致,决不违背自己的思想。他继承了其先师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充满承先启后之气魄的学术宗旨,在为学之学、治学之学、治世之学方面成就了一个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奠基和文化创新。没有如此博大无畏的创造精神,就不足以建立起一个可以传承数千年且屡有世界性建树的民族。而依托这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相连于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学术自由精神也得到了相应的阐释与弘扬,故束景南先生有感而发说:“一个时代的文化伟人又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主脑与文化灵魂,巨人般站在时代之巅把握着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价值走向。朱熹一生的思想活动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历程,逻辑地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人类文化思想的历史进程,他个人一生曲折的心路历程浓缩了整整一部民族的心态史。”[11]P1
三、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以朱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杰出代表,朱熹曾为我们带来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巅峰创造和精神垂范,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对他的认识却主要停留在学术领域,常常忽略了朱子作为中国文化精神代表的意义所在。因此,他的研究者和继承者们为了想要让他被更多的民众所知晓,就要把他所代表的那一时代的哲学意识、人生信念与政治追求还原成现实生活中活的文化个性、文化心态加以考察,让以朱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走进千家万户,促进现代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重拾传统家庭教育的强大优势,将中国文化精神具化为可操作的行为规范,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的许多功能被弱化甚至若干功能还已不复存在,但是人的全面成长,依旧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熏陶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数千年来,这个为每个人的社会化创造“蒙以养正”基础先决的“家庭”,一直都是文化教育的核心战场,它最重要的三个责任环节,一是认知,二是情感,三是实践行为,共同对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培育起到了功不可没的重大作用。过去,人们在争论、骂人、说人表现不好时常常指责该人“没家教”,那么,家教是什么?家教的观念又是怎么渗透到老百姓中去的呢?为什么目不识丁的粗鄙之人,也都会知道要与人为善,尽忠尽孝呢?可见,传统家庭教育的强大优势无可否认,如果我们能够谦虚地以此为基础,不要无谓的 “创新”,也不要单纯地把朱子以及朱子学认定为高深莫测的古代哲学,而是老老实实地重拾家庭教育的传统优势,将中国文化精神具化为可操作的行为规范,让朱子学直接参与民众对话,让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血脉都能浸润到文化的精神,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不会再是一个幻想,一句空话。
(二)注重社会教化的作用,加强文化精神的巩固与传递
中国古代在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社会教化的作用。以孟母“三迁居所”、“抽刀断织”和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为代表的教育佳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就此,孙中山先生就曾自豪地撰文指出:“中华民族在过去能长期维持强盛的原因就在于其道德的高尚,中国所固有道德中的忠孝、仁爱、信义及和平四个基本因素,帮助中国走过了漫长而稳定的几千年。”[12]P228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多样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中国家庭教育已越来越无力面对社会群体无可挽回的道德滑坡和文化精神无所依从所带来的观念冲击。因此,在中国人向来就有的“道德救国”的潜意识背景和历史经验下,讨论以朱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提振,目的就是为了要把中华民族的文化香火传承下来,一代一代,绵延不止。只有这样,许多伦理思想家通过精神创造形成的美德规范,许多崇道贵徳的志士仁人通过躬身践行获得的实践成果,才最有可能作为被实施和被接受的德育资源,在社会示范的作用下,引导人们形成做人行事的基本规范,让人们在不断感受道德实训的效果同时,构筑起良好的社会道德体系。
四、结语
一个国家若要有尊严地步入21世纪,那就必须拥有自己可以贯以千秋的文化精神。历史的发展反复证明: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精神而丧失了主体性的国家和民族,最终都将被他国同化而消失!我们通过对以朱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有益分析,可以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传统,勤奋、勇敢、吃苦耐劳的美德,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创业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将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1]丁为祥.如何进入朱子的思想世界——朱子哲学视野的发生学解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清]黄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连华点校.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
[3][元]脱脱,等.宋史(第 36册)·卷四二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道学三[M].北京:中华书局(绿皮精装版),1985-10.
[4][宋]朱熹.河南程氏遗书·第二下[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
[5]国学新闻:晦庵朱子的主体意识.中国孔子网[EB/OL].(2010-10-28)[2012-07-15].http://www.chinakongzi.org/tjxw/201010/t20101028_5929197.htm.
[6]贺麟.纪念朱熹诞辰860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1-12.
[7][宋]朱熹.续近思录·卷二[M].张伯行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8]何兆武,柳卸林.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汤恩佳.“孔子思想光辉耀寰宇”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香港孔教学 院 网 [EB/OL].(2001-10-18)[2012-07-15].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ghyhykmc.htm.
[10][宋]朱熹.朱文公集.卷十一[M].四部丛刊[A].上海书店,1989.
[11]束景南.朱子大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04.
[12]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从文化的角度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