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家异质性与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关系综述

2013-08-15余秀江谭华风

华东经济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信贷异质性企业家

余秀江,杨 威,谭华风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一、引 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主体,对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促进国际贸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约束却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掣肘[1]。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受到了西方学者的关注[2],而我国学者则从90年代后期开始对中小企业进行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对于信贷融资难的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论分析基础[2-4],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从中小企业本身[5-7]、银行体制改革[8-10]以及政府扶持[7,11]等途径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只有较少学者比较有针对地从企业家异质性角度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问题[12-13]。

性格、技能、知识以及人口统计特征等个人特质构成了企业家能力[14],说明企业家能力具有异质性。企业家能力具有价值性、专属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对中小企业绩效有重要影响[15]。

鉴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有必要开辟新的途径解决这一大难问题。而异质性作为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被广泛证明,且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领域。本文通过梳理关于企业家异质性对企业信贷融资影响的相关文献,旨在为后来研究者提供更为系统的理论脉络。

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理论回顾

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麦克米伦最早关注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麦克米伦缺口),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其中主要的理论见表1所例。

表1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基本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许多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理论的基础,主要包括信贷配给理论[3]、银企关系理论[16]、金融中介理论[17]等,信息不对称引入信贷市场进行始于20世纪70年代。Akerlof 1970年发表《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最先分析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指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良质物品被逐出市场,并阐明了逆向选择的具体特征以及它如何影响市场有效运作的问题。Akerlof以20世纪60年代的印度为例,指出放贷者倾向于向熟悉的人放贷,或者以高利率向不熟悉的人放贷,并提出抵押和品牌两个因素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与之相似[18],Jaffee&Rassell(1976)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可以实行高于平均利率的贷款利率,以补偿可能的损失[19]。Stiglitz&Weiss(1981)则得出不同的结论,银行降低坏账损失的最优策略是对贷款进行配给而不是提高贷款利率,不过他们也认为与银行有经常性的业务往来,银行对其信息比较了解的大中型企业容易得到贷款[3]。

在我国,奚君羊(1998)较早提出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20]。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调查困难,缺乏对企业库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作出相应的风险评级,提供信贷服务,从而导致企业信贷困难[21-22],且由于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这个根本原因,中小企业也更容易做出不信用行为,因此银行为了防控信贷风险而对中小企业采取“惜贷”行为[23]。李志赟(2002)等研究人员更进一步认为,现阶段银行业的垄断结构和经济中的摩擦因素过多、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这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而缓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贷款抵押、降低交易成本,都将使中小企业得到的信贷增加[24]。随后,陈玲芳等(2005)以林业中小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信息不对称下的融资成本提高是导致林业融资难的重要因素[25]。

李娟(2006)等认为由于中小企业规模限制以及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因此必须由政府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但目前的扶持体系还存在着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问题[26]。

(二)金融抑制、金融约束理论

1973年,麦金农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资本》中就提出并论证了金融抑制理论,麦金农(Mekinnon,1973)和肖(Shaw,1973)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之所以欠发达,可能是由于利率被人为地压低,也可能是由于通货膨胀,也可能是这二者兼而有之。在金融压抑下,大量的小企业被排斥在有组织的资金市场之外,它们只能靠自身的内部融资进行投资[2,27]。

Hellman,Murdock和Stiglitz(1997)在《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金融约束的理论分析框架,金融约束的政策本意是为了减少由信息问题引起的、妨碍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系列问题。在金融约束下,银行部门拥有较强的激励和动力支持实体经济,但由于竞争不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且一旦政府的干预过强将会导致银行部门不再进行长期投资,导致投资选择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道德风险问题[28]。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利率管制是金融抑制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更加剧了金融压制、金融约束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难度。因此,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表面上看是信息不对称等的问题,实际是金融体制或制度的扭曲[29]。从农村中小企业在成长不同阶段融资渠道选择差异数据,可以看到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村中小企业普遍受到正规金融的约束[30],这也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普遍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调整中,政府的投融资政策过分地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这是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因素[9]。

(三)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是指即使当某些借款人愿意支付合同中所有价格条件(利率)和非价格(如担保条款)条件时,其贷款需求还是得不到满足的情形[31]。众多学者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前提,对信贷配给进行研究。

Stiglitz和Weiss(1981)在《不完美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一文中对微观经济学中的信贷配给理论做了全面的阐述: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较高的利率会产生逆向刺激和道德风险效应,在借贷活动中,因信息证实或因监督的成本太高,银行不会用提高利率的办法来降低信贷风险,而是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的水平上对贷款申请者实行信贷配给。而得到贷款的往往是那些与银行有经常性的业务往来、银行对其财务和经营信息比较了解的大中型企业[3]。

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的期望收益与利率不存在单调递增关系,利率上升反而增加了信贷风险[32]。银行作为理性的个体,为了最低限度减少信贷风险和信贷成本,宁愿选择在相对低的利率水平上实行信贷配给,而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人的申请[33]。肖慧娟(2010)阐述信贷配给现象严重,提出建立银行与林业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型贷款模式来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34]。

(四)基于信息不对称、融资周期的银企关系研究

在中小企业存在更为严重的信息不透明问题的情况下,融资周期理论为研究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考方法[35]。

Berger和Udell(1998)在对小型企业融资的私人股权和债务市场进行研究中,认为中小企业具有金融周期,其融资和资本结构随公司规模、公司的年龄而不同,信息的透明度是一个重要的功能,推动了金融成长周期,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选择不同的融资安排[4]。创业初期,由于中小企业与中介机构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很难获得外源融资[16、36]。银行贷款作为企业重要外源融资,主要由市场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组成。交易型贷款本质上是银行与企业只进行一次市场交易,信贷需求不会无限发生,关系型贷款则是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广泛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作为决策,关系型贷款隐指长期合约[37]。因而,交易型贷款存在“囚徒困境”的可能,银行更不愿意给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贷款。为了获得资金,中小企业就更加依赖关系型贷款,因为关系有助于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与商业银行保持长期关系的中小企业较之其他企业在贷款时所要求的借款利率和抵押条件更为优惠[38],国内也有不少学者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提出应该加强银企关系建设[6、39]。

三、企业家异质性及其对信贷融资的影响

异质性指的是在实际中并不常见。它在铺天盖地的“同质化”产生的同时就产生了,是它的对立面。异质性在普遍存在于经济学(董殿华、张代军,2011)、管理学(赵永亮、朱英杰、王方方,2011)、社会学(皮蕾、程广帅,2011)、遗传学(罗勇军、陈郁、高钰琪,2011)、生态学(杨秀云、韩有志、宁鹏、武小钢,2011)等多个学科。

(一)人的异质性概述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千差万别和形态各异的。差别客观存在,区别自古使然。人类是大千世界和物质范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人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钟陆文(2006)认为人的异质性包括天赋异质性、成长环境异质性、偏好异质性、期望异质性、经济位势异质性及能力异质性[40]。

在管理学领域,关于异质性的研究多数用于组织或者管理团体(牛芳,2011;黄越,2011;王方方,2011;汤二子,2011),个体层面,异质性多用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凝结于活的人体身上的体力、健康、知识、经验、技能和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41],其强调的重点是劳动力的非同质性,即劳动力的素质、质量[40]。在各个人之间,异质性人力资本的配置状况存在配置类型以及配置数量的差异[42]。

仅有周中胜、罗正英等(2007)少数学者对企业家的异质性下定义:对于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分离的紧密持有企业,企业家的异质性可以表现为许多方面:性别年龄、人种特征,个人财富、能力和风险偏好等[43]。

(二)企业家异质性特征对信贷融资的影响

由贷款员长期收集而形成的“软信息”以及贷款员与企业、企业主的关系决定了关系型融资技术的运用,这些“软信息”不同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与抵押资产等“硬信息”,“软信息”主要是企业内部难以通过的正式编码和书面资料呈现的一些信息,其中包括了个人品质等与企业家相关的信息[44]。林毅夫(2001)等认为与企业家相关的信息能够缓解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但较少涉及企业家所包含的特质[45]。随后,罗正英、周中胜(2007)等分析了企业家财富集中度及风险厌恶度与信贷融资的关系,指出由于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又缺乏足够担保,中小企业主要依赖关系型融资技术,但在银行与中小企业缺乏长期交往时,此融资技术受到很大的制约,企业家异质性可以作为信贷融资“硬信息”、“软信息”的有效补充[43]。Vos(2007)等学者也做了类似研究,英国、美国大样本调研数据表明经商年限、年龄、性别、学历以及个人投资数量等企业家个人因素会影响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如年轻和受教育较少的企业家更积极利用外部融资[46]。

关于企业家异质性对信贷融资可获得性影响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家财富对信贷融资的影响

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借款人如何能够获得信贷融资,依赖于作为信号的企业内部投资信息非常困难,利兰-派尔模型证明,企业家自己投入到项目中的资金表明了对项目资产回收的信心,企业家的股份越高,则表明项目价值越高。企业家在融资项目中所持有的权益资本比例向信贷市场传递了关于项目品质的真实信息[17]。另一方面,企业家拥有的财富或投入的自有资本具有体现企业价值、偿债能力和企业家自身经营才能信号的功能[47]。

随后Ang、Lin、Tyler(1995)发现约有40%的小企业贷款是由企业家个人资产担保的,担保金额占总贷款金额的近60%[48]。Avery (1998)、Berger&Udell(1998)、Cavalluzzo&Wolken(2005)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企业家个人财富、企业家个人资产等因素较其他影响因素而言,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最为显著[4,49-50]。

但是,周中胜、罗正英(2007)对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4年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非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企业家异质性特征在我国现有资本市场管理体制下,尚未成为信贷融资可获性的重要条件,不利于提高信贷融资效率[43]。

2.企业家异质性影响信用评级

Cavalluzzo和Wolken的研究发现,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中进行审核时会比较关注企业家的信用积分[50]。可以从企业家的经验、业绩、信誉、决策能力等自身风险指标来优化信用评价等级,从而摆脱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6]。国内学者周中胜、王愫(2010)从企业家能力视角出发,认为企业家能力可通过“直接嵌入”与“间接嵌入”信用评级两条路径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可获性产生影响,指出从企业家能力入手,完善基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信贷融资技术,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12]。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推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征集企业家个人的信用信息,从而提高企业融资信用评级[10]。

3.企业家异质性赢得关系贷款

在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中,由于缺乏发达的第三方实施机制的条件,合同执行需要借助对企业家的个人信任,从而弥补贷款中不易标注和量化的信息,避免融资风险[51]。关系型贷款应运而生,其指的是银行的贷款决策主要基于通过长期多种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而作出[44]。在关系型贷款技术下,贷款人的贷款决策实质上是基于企业及其所有者的私人信息 (比如借款人的品质和可靠性)而作出的,在这种贷款技术下,贷款人和企业家的关系比纯粹的资金关系要重要得多[52]。从银企关系来看,较为紧密的银企关系对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企业与较少的银行保持信贷关系时,企业的贷款约束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39]。

4.企业家异质性影响获利能力

企业家素质高低是企业家精神与经营才能的决定要素,也是从根本上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善于经营的企业家可以在市场打响品牌,使企业获得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的企业利润,提高银行机构对其赢利能力的期望,中小企业才能顺利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且高素质企业家更能掌握和运用融资所需的相关知识[53]。与此相类似,多艳平(2005)也提出,中小企业应主动与银行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企业要经常与银行信贷人员沟通,主动与银行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使之了解企业,看到企业远大的前景,愿意支持企业的发展,这对每一个成功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来说都是必修的一课[6]。奚君羊(1998)则从银行的角度指出应该重塑与中小企业的关系,而企业家素质成为了一项判断中小企业是否具有潜力的重要因素[20]。

5.企业家风险厌恶程度对信贷融资影响

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会对企业的融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54]。在相同的风险情况下,风险爱好借款者和风险厌恶借款者采用的抵押方式是不同的[55-56],而不同的抵押方式却会影响信贷融资的可获得性[43]。

Jensen和Meckling(1976)在吸取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后发展了一个企业所有权结构理论:认为随着债务融资比例的上升,股东和经理作为剩余权益索取者更偏好风险,投机行为使得企业更容易招受风险,因此,债权人有必要关注股东和经理预期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对企业价值的评价,提升企业融资的门槛[57]。

四、结 论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已经被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形成了几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如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银企关系等,相应地,众学者也提出了应该从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国家扶持、银行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但是从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来看,融资难依然是困扰着中小企业,因而学者们尝试着用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

部分学者希望利用企业家的异质性来弥补中小企业以及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融资。企业家异质性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影响信贷融资可获得性:企业家财富对信贷融资的影响、企业家异质性影响信用评级、企业家异质性赢得关系贷款、企业家异质性影响获利能力以及企业家风险厌恶程度对信贷融资影响。

但是,在对企业家异质性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影响的研究中,大多学者从企业家个人财富及企业家风险厌恶程度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对其他三个角度却缺乏足够的研究。在文献搜索过程中,中国知网只有3篇文献有专门研究企业家异质性对信贷融资的影响,可见学术界十分缺乏异质性这个角度的研究。异质性虽然被运用到多个领域,但是在管理学领域,异质性多数被运用到组织层面以及整个管理的团队的研究,在个体层面,多被运用到人力资本的研究,但是学者们基本没有对企业家的异质性有明确的界定。

经过搜索,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共有212篇经济管理类关于异质性的研究,其中最早的一篇可以追溯到1985年,其余研究均在2000年以后,而最近两年,研究多达133篇,可以看到学者们对“异质性”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且异质性作为被广泛研究的对象,在很多领域被证明其积极作用,管理学中的企业家能力,作为企业家异质性的重要因素,已被众多学者研究(张根明,2010;程博,2010;贺小刚,2006;Man,2002)。企业家能力可以通过对不确定环境的敏锐观察,挖掘具有市场价值的机会、获取资源、整合企业内部其他要素资源,并构建组织能力以利用环境中的机会,对企业业绩存在的积极影响(Man,2002)。除外,企业家异质性内涵十分丰富,而个人性格、价值观、背景等在社会学中也是被作为变量进行研究,具有不同的研究价值。

企业家异质性与信贷融资的关系已初步被证实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难问题,但是现有研究对企业家异质性界定还不明确,也没有深入挖掘企业家异质性内涵,因而企业家异质性对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的研究十分值得学术界继续深入研究。

[1]罗正英,周中胜.国外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研究的进展与启示[J].国外社会科学,2010,33(5):102-107.

[2]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Joseph E Stiglitz,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393-410.

[4]Allen N Berger,Gregory F Udell.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6/8):613-617.

[5]何德旭,王瑞华,王一林.加速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J].经济管理,1999,21(7):44-46.

[6]多艳平.刍议中小企业摆脱信贷融资困境之策[J].现代财经,2005,29(8):70-73.

[7]陈茂国,毕露,郑新军.我国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的法律对策探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2(4):188-192.

[8]格雷戈里,塔涅夫: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17(6):51-55.

[9]郭妍,耿欣.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趋势、原因及约束[J].山东社会科学,2010,24(12):58-61.

[10]辜胜阻,王敏.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体系的战略思考[J].商业时代,2010,29(12):35-36.

[11]张杰,刘东.商业信贷、融资约束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观测和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6,11(10):3-9.

[12]周中胜,王愫.企业家能力、信用评级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可获性——基于江浙地区中小企业问卷调查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10,31(6):10-17.

[13]周中胜.企业家能力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可获性理论与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11,30(21):58-59.

[14]Thomas WY Man.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17(2):123-142.

[15]Margaret A Peteraf.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3):179-191.

[16]Freear J,Sohl JE,Wetzel WE Jr.Angels and non-angels:Are There Differenc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4,9(2):109-123.

[17]Leland H D Pyle.Information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77,32(2):371-387.

[18]George Akerlof.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3):488-500.

[19]Dwight M.Jaffee.Thomas Russell.Impefect Information.Uncertainty and Credit Ration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6,90(4):656-666.

[20]奚君羊.银行商业化的市场定位——重塑与中小企业的关系[J].财经研究,1998,43(3):36-41.

[21]樊纲.谁来给中小民营企业贷款[J].科技导报,2000,21(1):27-28.

[22]贺力平.克服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不对称信息障碍[J].改革,1999,12(2):14-16.

[23]熊泽森.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及其对策研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考察[J].浙江金融,2011,30(1):77-80.

[24]李志赟.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48(6):38-45.

[25]陈玲芳,金德凌.信息不对称与林业信贷融资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2005,25(6):352-354.

[26]李娟.政府扶持体系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特区经济,2006,24(2):271-273.

[27]Shaw E 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University Press,1973.

[28]Hellman,Murdock,Stiglitz.Financial Restraint:Toward a New Paradigm[M].Oxford:Clareudon Press,1997.

[29]黄安乐,李树武.金融抑制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4,18(2):88-89.

[30]林丽琼.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的农村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渠道选择[J].科技和产业,2009,9(3):58-61.

[31]Ernst Baltensperger.Credit Rationing:Issues and Questions[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Blackwell Publishing,1978,10(2):170-183.

[32]Williamson S.D.Costly Monitoring.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quilibrium Credit Rationing[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6,18(9):169-179.

[3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4]肖慧娟,秦涛,宋晓梅.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的林业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分析[J].林业经济,2010,32(11):90-93.

[35]赵江,冯宗宪.关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文献综述[J].学术界,2007,22(2):275-279.

[36]William A Sahlman.The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of Venture Capital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17(27):473-521.

[37]Mitchell Berlin.Loretta J.Mester.Deposits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J].Source: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9,12(3):579-607.

[38]Allen N Berger,Gregory F Udell.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95,68(3):351-381.

[39]赵江,冯宗宪.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制约因素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22(5):45-46.

[40]钟陆文.人的异质性假设及其经济学阐释[J].求索,2006,26(2):9-12.

[41]杨红英.论异质性人力资本[J].思想战线,2008,34(2):37-41.

[42]丁栋虹,刘志彪.从人力资本到异质型人力资本[J].生产力研究,1999,14(3):7-9

[43]周中胜,罗正英.企业家异质性特征对信贷融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非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的检验[J].财贸经济,2007,28(1):75-83.

[44]Allen N Berger,Gregory F Udell.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t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al[J].Economic Journal,2002,112(477):32-53.

[45]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47(1):11-18.

[46]Vos E,Yeh A JY,Carter S,et al.The Happy Story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ing[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ce,2007.31(9):2648-2672.

[47]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48]Ang James S,James Wuh Lin,Floyd Tyler.Evidence on the Lack of Separation Between Business and Personal Risks among Small Busines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1995,4(2-3):197-210.

[49]Avery Robert B ,Bostic Raphael W ,Samolyk Katherine A.The Role of Personal Wealth in Small Business Finance[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1998,22(6-8):1019-1061.

[50]Cavalluzzo K,Wolken.Small Business Loan Turndowns,Pesonal Wealth.and Discrimin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2005,78(6):2153-2178.

[5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52]张彦.关系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J].海南金融,2002,15(9):38-41.

[53]王丽新,伍瑞凡.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困境与对策探讨[J].特区经济,2005,23(10):268-269.

[54]Barton SL,Matthews CH.Small firm financing:Implications from a strategic managem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89,27(1):1-7.

[55]Booth JR.Booth L C.Loan Collateral Decisions and Corporate Borrowing Costs[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6,38(1):67-90.

[56]Pierluigi Balduzzi,Giuseppe Bertola,Silverio Foresi,et al.Interest Rate Targeting and The Dynamics of Short-term Rate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98,30(1):26-50.

[57]Jensen M,Meckling W.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4):305-360.

猜你喜欢

信贷异质性企业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
从EGFR基因突变看肺癌异质性
企业家应避免无意识犯罪
浅谈信贷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