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新闻应提高“技术含量”
2013-08-15尚伟民
尚伟民
(河南科技报社,河南 郑州 450008)
人民日报记者蒋建科从事农业报道工作20多年,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出版了学术专著——《农业新闻学》,一举成为我国研究农业科技新闻理论的开山之作,归纳总结了农业科技新闻有十大特征,即科学性、季节性、区域性、可推广性、新闻性、持久性、时效性较弱、反馈率高、政策性。虽然与西方农业科技新闻的理论推广和应用晚了近一个世纪,但在我国是独创,更是首创,从而填补我国农业科技新闻理论方面的空白。农业科技新闻其受众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村广大农民的中部分农民,这是它的局限性。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科普时代。在“科技兴农”的大气候下,向来倍受冷落的农业科普成为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导的香饽饽。但如何把握这种优势,这就需要在新闻内容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科技含量”。
首先,科学性永远是科技新闻的生命。农业科技新闻工作者要牢记应遵循的原则,脚、手、嘴都要勤。除了必备的新闻真实性,科学性、严谨性与准确性是科技新闻写作的最基本要素,也是科技新闻生命的支点。农业科技新闻亦如此。如果农业科技新闻内容失真失实,或表述不准确,或者仅凭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地主观臆断和想象,即使报道出神入化,一时引起读者注意,也是毫无意义的。如《我们错了》书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桔树结南瓜”原是恶作剧》,文章写道:“2003年7月8日,《南国早报》曾在头版发过一条消息,标题为《奇!桔子树上结南瓜》,并配有照片,该消息说:
7月5日,记者在玉林农业学校的果场里看到,有一株柑桔树居然长出了一个南瓜,瓜体直径足有10厘米大,形同葫芦,瓜顶上长出了一片桔子叶。据该校邱老师介绍,该校种植有5亩柑桔树,其中温洲柑有50多株,每年3工花挂果,果树下间种有南瓜,同是4月开花瓜。
邱老师说,柑桔果树属于木本芸香科植物,南瓜则属藤本葫芦科,两者“相交”结果真的风马牛不相及,但展现在眼前的事实又不得不让人称奇。
消息见报当天,一科研单位的人就给编辑部打电话:“桔子树上结南瓜,简直是天方夜谭。”后来经过调查核实,原来写这则消息的记者根本就没去过现场,只是根据当地电视台的一则新闻消息杜撰出了这条农业科技新闻消息。文章还指出消息中“有一株柑桔树居然长出了一个南瓜”这句话,“犯了一个低级的常识性错误,‘柑桔树’是包含柑、桔、柚等多种果树的统称。”一则如此赚取读者眼球的农业科技新闻成了恶作剧。只所以成为恶作剧,其作者不仅严重违背了农业科技新闻的基本原则,而且懒惰思想阻滞了他脚、手、嘴勤和勤奋的行为。像这样的错误还有很多,昨天发生在别人身上,并不等于今天或者明天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一定要以此为戒。所谓文章千古事,特别是面对科技,我们不能报侥幸心里,科技就是科技,来不得半点虚假。是用脚跑出来的,是用手查阅资料翻出来的,是亲临现场看出来的,是用嘴问出来的。所以,农业科技新闻工作者只有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并且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才能写出具有“科技含量”的农业科技新闻。
其次,根据农业科技新闻的特征,我们一定要做好采写前的策划准备。蒋建科说,一个好的农业科技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政策理解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策划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力能让记者有敏锐的目光,只有敏锐的目光和能力才能铺捉到天下乃至世界发生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的报道才更有作用和意义。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愈演愈烈的现象,我国的粮食问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上升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在这一大背景下,笔者做了深入的调查,翻阅了大量资料进行研究,于是就策划了“河南粮食足天下”的系列报道,以《河南熟 天下足》《惠农政策 农民乐种粮》《科学种田产量高 农民省力又省心》《人努力 保丰收》等为题连续作了九期专题报道。在报道中,从大局着眼,从党的政策出发,把科学种粮,粮食安全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宣传,起到了安扶民心、稳定社会的作用。2010年,是中央连续7年出台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为了将这些惠农政策有效地贯彻落实,我们便设专栏,以“春风沐中原——河南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为专题,这之前,将文件重新进行认真地学习和探讨,然后进行了长达十期的系列报道和解读,将其精神和宗旨传播给广大农民读者,受到了广泛好评,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一个真正合格的农业科技新闻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并深入走近他的受众,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当今新形势下,农产品销售、农业政策法规解读、农村民俗民情等问题,也是他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所以,作为农业科技新闻工作者,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广阔的视野。
第三,要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技术含量”,将新闻写得生动精彩。一是要精心选好标题写好开头。一篇农业科技新闻能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关键要抓住事物的核心。如《夏秋多雨又高湿 饲料“扫黄”要重视》这个标题就很好,(这里的“黄”指因高温潮湿变引起食物、饲料变霉变质的黄曲霉素)既有新意,又借社会上的“扫黄”来重视预防饲料的变质变霉。又如《内蒙古大草原还能“孵化”出多少知名品牌?》为题的新闻报道,文章开头这样写:
“许多区外人士在谈到内蒙古时,总是对内蒙古拥有众多的知名品牌表示羡慕。那么,有优势资源的丰富‘营养’,有技术支撑的适宜‘温度’,北国辽阔的草原还能在自主创新中‘孵化’出多少知名品牌?这是经济与科技界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昨日,记者在走访自治区科技厅时,找到了令人惊喜的答案。”
此则新闻,用疑问式设为标题,设问式为导语,不由然就将读者引入了思考,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二是采用形象生动的文学手法。因农业科技新闻的特性,若与其它新闻类型相比,更多的是一些专用名词、专业术语或是一些高深理论,读起来显得单调、寡淡、无趣、无味。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则说:“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他在《人与自然》一书,大胆地借用了文学作品中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方法,还运用倒叙、插叙、悬念、伏笔等写作技巧,用生动的文笔充分表达了对科学与大自然的饱满热情,读完后,它像一次生动、具体、亲切的思想教育课,不仅给读者强烈的感染和冲击,而且给读者以丰富、新鲜的知识,同时也让读者体悟到一颗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人民和祖国的宽阔胸怀。三是巧用修辞方法也能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技术含量”。农业科技新闻涉及的许多术语和科学道理,若能设法运用妥帖的排比、比喻、拟人来描述,也会使农业科技新闻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新鲜耐读,又令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