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国藩性格特征及文化渊源分析——《曾国藩家书全集》琐谈

2013-08-15徐先领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曾氏曾国藩

徐先领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3)

在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们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前赴后继。其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许多人甚至对立双方,都把曾国藩视为人生楷模。其实,完全能够理解。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实现“中国梦”,希望从曾国藩那里汲取更多的力量。试想以曾国藩并不强健的躯体,在六十一年的生命里,其中,有十五六年又在戎马倥偬中度过,其间还伴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皮癣之痛,而且这皮癣剧痛终生相伴,到了生命晚期,花甲之年又罹失明之难,这些生理上的疾病折磨,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时间罅隙里,他留下了大量与亲友的书信,此外,还有卷帙浩繁的诗文、碑铭、奏疏,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就有三十卷之巨。在曾氏皇皇巨著中,就影响而言,家书的分量较重,在曾国藩写给朋友、同年、师徒、下级官吏等诸多的书信中,议论时事切中肯綮,处理棘手问题多能直击时弊,如庖丁解牛,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这一切源自何来?相比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禅悟之语,曾国藩之视心如稻似禾,视书如雨如渠的譬喻,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是勇于担当、力挽狂澜的气节情怀。现在,我们讲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其实,中国古代士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情怀,薪火相传,代代不绝。以气节相期许,以事功相勉励。使曾国藩在行军作战时期就有了“天下幕府”的美名,天下督抚半数出自曾氏幕府,时代精英荟萃一堂。然其目的并不在于谋取个人私利,以膨胀无限权欲,而是戮力王室,致力于国家复兴。除去对王道的执著追求和卫护之外,曾氏信守的是一个“义”字。持义去利,求利卫义,使曾国藩和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呈显出鲜明的差异。唯其如此,硬骨才可折服时辈、支撑始终。在曾氏的幕府里,带兵作战的统领,多为追求王道正义、信服并笃行孔孟之道的士子。对这种精神和信念的相通、坚持,使得士人马首是瞻,趋之若鹜,多乐为其所用,曾氏幕府形成了巨大的感召力和无形的影响力、向心力。在曾氏幕府里,动荡时代里那一息尚存的共同精神气息,知行合一的陶冶之功,再加上战火淬炼,在共克时艰中,李鸿章、左宗棠、李元度、刘蓉、郭嵩焘、彭玉麟及薛福成、吴汝纶等一大批有识志士成就了一番伟业。读圣贤书,做圣贤事,成为曾氏幕府的最大特色。

二是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坚韧风骨。曾国藩初办团练,在湖南、江西官场备受排挤,然其能矢志不渝者,为轻易不服输之本性促使,在靖港、芜湖几役中,几乎全军覆没,然其终能从一片绝望和溃败中毅然挺起,且一挺就是十几年,这种硬汉的坚毅,时人罕有其匹。(曾国藩家书中这样写道: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需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之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间、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己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其实在曾氏坚毅如钢,柔韧似铁的背后,则是曾氏对“持王道于既坠”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作最为坚挺的支撑。一个人没有强烈坚执的信仰,恐怕是难以渡过如许重重险滩的,即使此后的两江任上、直隶时期的天津教案事件的处置,都在记录着曾国藩这种秉性风格。

三是心系家国、洞察全局的战略眼光。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古今成大事者,莫不器局宏大与综理密微相结合。当曾国藩自感在接受算学、从事学术著述、西文学习、翻译西著等,吃力以至无能为力时,他首先让自己的儿子在这些方面下大功夫,以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谁承想,封建的教育在曾氏这个惯为人称作卫道士的家庭里悄然崩坍;其次,鼓励同仁勇敢的加入到引进、译介西洋文明的事业中去。他延揽了丁日昌、李善兰、徐寿、容闳等一大批洋务人士,同时,成立了上海机器局,创建了江南翻译馆,在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史中,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是怎么估计都不为过的。鲁迅所倡导的“拿来主义”,曾氏已早启先声。百闻不如一见,引进来的同时,大胆走出去,才能身临其境,主动择取,免遭西人蒙蔽之虞,进而撷取西方文明最为精华的东西,此即曾国藩所倡导的“师夷智以制夷”,较林则徐、魏源之师夷长技和戊戌变法时康有为、梁启超师法西洋的政治制度,似乎都来得深刻著明。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幼童留美运动就是在曾国藩的主持倡议下得以萌生壮大的。这批幼童学成归来后,很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栋梁,这批人在那个国势日微的时代里担当了国家柱石的角色。就选择幼童留洋而言,实在具有先见之明,这也是曾氏本人对于传统的超越,因为苦读圣贤之书的士子,在科举的牢笼藩篱之中,多半失去再生重塑的潜能,即生理心理双重失去者已无太大的可塑性,而且留洋一事前所未有,既属试验,就不得不考虑探索、试验之成败,曾氏在当时已经隐然洞悉抱残守缺、墨守传统文化实在不足以应对日益加剧的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乃至战争,所以只能把希望更多地寄托于孩子身上,此举寄托长久的希望,但也有无可如何的无奈。在天津教案仓惶终结之后,曾国藩多次以“内疚神明、外惭清议,萃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表白自己的愧悔,一世清名就此玷污,对暮年曾国藩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就在这种个人遭受清廷最高统治者近乎预谋式的陷害摧抑之下,曾国藩所担忧的不是一己毁誉,他在与众多友人幕僚、封疆大吏如丁日昌、李鸿章的通信中,敏锐地感觉到海上之患乃异日中国之最大隐忧,在曾氏死后十余年的时间,就爆发了甲午中日海战,得到惊人的验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曾氏预见的做出,乃是在个人政治声名陷入极度低谷之时,仍能不顾个人得失,一如既往地忧心家国运命、系心国事升沉起伏,此种赤子情怀、圣哲修为,实在让人心生高山仰止之感。

四是进取不止、自我超越的文化传承。曾国藩的政治生命愈到后来,就愈给人一种博大自省的光辉,这种光辉也许就是清廷回光返照的光源所在吧。善于用人、识人让曾国藩获得了千手千眼的巨大能量,其实这点在荀子那里早有论述,即“君子善假于物也”,但是放眼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又有几人可以达到曾国藩这种至高的境界呢,这才是真正的海纳百川,真正的壁立千仞!与近代史上几位同等重量级的历史巨人相较而言,曾国藩的文化、文学修养足以成为其同时代人的领军和后来人的楷模。再就是曾国藩本人对于道家思想精髓的浸润,使得他在母亲去世惶然丁忧幽居之后,骤然老练,迅速成熟,庄子所说的“虚室生白”,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智慧,加上《周易》的自强不息和变通用曾氏之言来说,即是: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还有一段家书亦附于此,使读者可以窥见曾氏幡然转变之过程: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并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于人物交接,则当强矫,入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这种充满反省的人生思索,使曾国藩安然度过了众多政治暗礁险滩,达到了功成名就的人生峰巅。而曾国藩本人当时即有脱胎换骨的愉悦,这是曾氏攀越人生、政治巅峰的高峰体验,也是他之所以成功的精神基因。纵观曾氏一生的思想转折变化,由孔孟进而申韩继而归于老庄,曾国藩的政治历程,展现了一个历史人物对于传统的渐次吸收与运用,从这方面而言,曾氏确实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者,更何况他在文学、文化等方面的造诣和修为,也是如此的博大!

五是爱才好士、不拘一格的宽宏气度。广收、勤教、慎用、严绳。是曾国藩用人的基本原则。目光如炬,知人之深,品评之切,爱才济世,求贤若渴之心,处处可见。以李存芾赴鄂就职一事,曾国藩多方推挽,求在鄂之高官李翰章等多人予以照顾为荷,深恐其受到人为阻遏,难以申其志、张其才、发其力、创其业,揄扬之功、眷爱之忱,感人至深。(天津教案后,对发配往黑龙江的官吏,嘱托富明阿等人妥加照顾,为国家保存善类之用心,让人感慨),这也许正是曾国藩以一介文弱书生以建不世功勋的“杀手锏”吧!在曾国藩从政的几十年生涯中,对于国家自强始终不渝的追求,使得他能够超逾时人、广纳博取。在对待西学和西方先进文化的时候,他那种时不我待的焦灼和如饥似渴的学习,让许多同时代的人黯然失色,中国的传统并不是一个封闭式的结构,在曾国藩这个素来被称为封建传统文化的最后集大成者身上体现得是那么明显!曾国藩本人的知识素养和干才,以其在京十年的仕宦经历,已然锤炼成熟。历任五部侍郎,除吏部未尝任职外,其他如户、礼、刑、兵、工,皆曾任职,有时身兼数职,让他在任上得以广泛接触实学,面对并解决繁杂万端的政务,这是许多一辈子读圣贤书的士子乃至官僚所难以望其项背的,比肩者亦少有人能坦然承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每每研读古今仁人志士之书,细细揣摩品味,掩卷沉思之余,往往在无数的刹那,如丝如缕,时断时续,依稀尚存些精神关联。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研究和评说曾氏,谁能保证今天的我们在“中国梦”指引下所走的路不会成为后人的谈资呢?

猜你喜欢

曾氏曾国藩
跟曾国藩学修身
曾国藩 左宗棠 互掐互粉,相爱相杀
曾国藩:十年征衣
曾国藩为何写万副对联
曾国藩读书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你还是贼,他已是曾国藩
读《曾国藩日记》:一日四省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