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2013-08-15董延升
董延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基础部,山东 济南 250100)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其价值观念的更新、精神面貌的改善和道德境界的提升,都有赖于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农民群众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在价值取向上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由于我国现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处于变化重组过程中,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建设面临着许多困境,出现了诸如信仰空虚、盲目拜金、小富即安、消极懒惰、义利不清、价值取向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广大农村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点区域。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重要论述,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学习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因此,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显得日益重要。笔者认为,当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在以下八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被农民群众接受、理解和掌握,才能为农民群众自觉遵守和践行。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强化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
在广大农村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就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在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板报等媒体的力量,形成舆论强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要充分运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采取多“课堂”齐头并进,扩大覆盖面,让“三个倡导”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要广泛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把专家解读和百姓宣讲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众正确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三要扩展载体渗透面,建立全方位、开放式的传播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延伸到农村基层单位和各类人群,通过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搭建宣传平台,形成有利于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深入民心,真正为农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理论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环节,就是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内化问题。为此,需要通过理论创新等多种途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群众、走进实际、走进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般滋润农民心田,融入大众心灵。为此,需要加强以下工作环节。
推进理论创新。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畅通连接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渠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首先,理论要通俗易懂。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于农民群众的思维习惯、心理需求和接受程度。要将“普通话”转化为“地方话”,将“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把“大道理”寓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感悟之中,将抽象的理论唠成家常话,说到农民群众的心里去,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变为生动直观的具体告知和行动引领。
其次,理论要具体管用。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们不相信。”[1]因此,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改善相结合,真正做到既能科学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问题,又能高度关注和解决好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在做好理论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要下大气力,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上学难、看病难、办事难、增收难等问题,实施标本兼治,打造群众满意工程,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再次,理论要有的放矢。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惑,科学划分受众层次,做到有的放矢。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不同层次的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要用先进性要求培育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领跑者,用广泛性要求实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覆盖。要突出抓好党员、干部、青年、社会公众人物等重点对象,发挥其基础性、导向性作用。要深入把握受众特点与需求,坚持分层施教。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形式,有的可以沿用传统教育形式,有的则必须采取现代教育手段。
丰富教育内容。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农民,引导农民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乡风文明,引导农民群众自觉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认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领农村社会思潮。
创新教育载体。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媒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普及,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作用,努力打造农村道德文化高地,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平时坚持以农民群众自学为主,特定时期、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理念。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开展健康向上、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利用宣讲队、工作组等直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建设读报栏,让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制作墙体宣传画、宣传标语、文化橱窗,使农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举办各类讲座,对农民群众进行现场培训,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知识水平。
三、学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
发挥社会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领路径。榜样示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科学理论转化为活生生的具体形象,实现了人格化、形象化、具体化,让农民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巨大辐射和引领效应。
弘扬烈士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了无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无私奉献、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的功勋彪炳史册,他们的精神成为激励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2]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在广大农村积极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主题教育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将弘扬烈士精神融入到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中。每年清明节、国庆节等节日和重要纪念日期间,要组织开展祭奠烈士、缅怀英烈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缅怀烈士、崇尚烈士、学习烈士的良好氛围,让烈士精神融入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激励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强大动力。
学习先模人物。以雷锋为代表的先模人物是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要采取多层次、集中性、深度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广泛进行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树立身边典型。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这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口号和说教,它具体生动地反映在农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实际行动之中。运用农民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开展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体化、形象化,更清楚、更直观地告诉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对于增强农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评选表彰先进。要褒奖农村“凡人善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鲜活的榜样。 评选表彰先进的过程,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要从细微处入手,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孝子”、“好儿媳”、“好婆婆”、“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精神。在精神鼓励的同时,对先进人物要予以物质奖励,让他们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在广大农村营造向先进学习的良好氛围,努力放大社会向美向善的正能量,增强对农民群众的感染力。
四、加强文化渗透,拓展教育平台
培育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让先进文化进入农村千家万户,扎根于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工作的思路和手段。
大力培育农村先进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尚,不断丰富文化活动的深层内涵。要尊重农民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创作积极健康、清新质朴、具有时代气息、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作品,引领文明乡风。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文化”的思路,结合众多文化遗产,精心打造村落文化亮点和特色。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整理编写村史,挖掘乡村人文典故,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结合农村实际,发掘“红色文化”,让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薪火传承,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本地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要搞好环境绿化,建设绿色文化,为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绿色文化效益,提高农村生活品味。要培育农村乡土文化人才,打造乡土文化,用群众文化的有效载体激励大批乡土文化人才脱颖而出。注重保护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鼓励他们打造更多精品,同时积极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要加强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使大多数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具有政策宣传、文化娱乐、科技培训、读书看报、信息传播、健身休闲等多项功能,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农民群众搭建传播先进文化的宽阔舞台。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紧密结合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丰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陶冶道德情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真切体会到文化的价值,真正学到管用的知识和本领,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注重实践养成,融入工作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理论体系,又属实践范畴,只有融入实践,才能获得不竭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之中,融入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之中。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诚信守法、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最终根源在于社会主义现实基础的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服务之中,落实在农村各项政策和公共服务之中,防止出现具体政策及其执行结果与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背离的现象。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农村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民族传统节庆和民间信仰活动融为一体,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庆典活动,并将这些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要发动农民群众评议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感人事迹,寻找身边的感动,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准则来规范行为,积小善为大德,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六、切实改善民生,夯实教育基础
依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评价最终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当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农民群众,就必须抓住群众的根本需要,这就是改善民生的需要。民生问题作为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最基本内容,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民群众中的确立。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扎根于改善民生的有机土壤,才能获得活力和生机,才能引领中国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走向更高阶段。
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农民群众认同的物质基础,是消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根本途径,是保持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有效性的活力源泉。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不断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指数。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贯穿到民生建设的实践中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交融,使得农民群众在制度认同基础上形成对党的先进文化的政治认同,增强人们对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荣辱观的社会认同,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七、党员干部带头,搞好示范引领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如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关键。党员干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骨干和表率,一言一行影响着农民群众,决定着乡风文明建设的水平。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确保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干事创业的热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起来,开动脑筋、开启思路、破解难题,认真履行职责,全心全意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努力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要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八、贯彻人本理念,健全工作机制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借助于制度化的形式加以保障。
要健全制度规范,完善制度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要求体现为法律规定和政策制度,细化为村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要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增强制度执行力,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约束,激发人们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形成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敬畏之心,并转化为价值行为。
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策、纪律、法律等手段对农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约束作用,同时,在农民群众中倡导建立“道德评议小组”、“红白喜事理事会”、“赡养老人协会”等自治组织,加强自我监督和约束,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要构建共同参与的社会联动工作网络,汇聚社会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系和工作体制,建立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保障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1]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2]罗.让烈士精神融入日常生活[N].光明日报,2013-0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