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丽中国”建设若干问题的初步探索
2013-08-15李新市
李新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河北廊坊 065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使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建设是符合人的本质力量发展、具有更高境界的新思想,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的建设理念和方式。本文就“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丽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重要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美学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和启示,它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统一的对象化活动来把握美和审美的本质,科学地解释了美的生成和审美活动现象,认为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马克思还指出,所谓美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问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内容,审美能力通过现实实践能够不断地得以强化。美的发展固然离不开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同时也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基于这些基本观点,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建设问题,实际上提出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崭新的价值诉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坚持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充分体现了建设方式的创新美,把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以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体现的是发展方式的自然、清秀、宜人之美。
第二,把创新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手段。美丽中国建设要求我们,以改革的精神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先进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此为基础和基本手段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争取进入世界经济链条的上游环节,彰显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和锐意进取之美,彰显理念和手段创新之美。
第三,“美丽中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勾画出宏伟蓝图。我们在建党100周年时将要实现的全面小康社会,不仅要求经济社会全面、充分发展,更要求社会主义中国在世人面前展现出耀眼的风采,自然美、社会美、文化艺术美成为鲜明的风格,自然生态环境更加适宜人们的生存,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人的精神境界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审美成了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二、“美丽中国”建设把社会审美看成是感性整合理性的活动
任何审美活动都有一定的感性整合理性的作用,“美丽中国”建设通过人的感性和理性两者的关联性和互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的直觉来讲,“美丽中国”建设关注的是人的感性形象,首先满足的是人的感性需要,通过这种直觉感性活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从审美的这两大功能来看,“美丽中国”建设确实是感性整合理性、启发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理性思维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注意。
第一,要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感受。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1]美的价值在于它是针对现实、反映现实乃至于可以改变现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美丽中国”建设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功利性原则或者说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讲,“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强烈的实用性,也就是说,“美丽中国”建设活动要着眼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求实际利益,其理由在于,几乎任何时代都需要有相当数量这样的美的事物的生成,因为它符合发展变化着的现实的需要。“美丽中国”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系统功利有着密切的关系,“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累积与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幸福感的增强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以“美丽中国”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我国社会美的直观并富有震撼力的效能,提高人们科学理性地面对现实、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能力。中华民族的“美丽中国”审美认同心理和审美理想能够通过普遍的、积极的审美实践活动来实现。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契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现实,深刻领会社会审美的巨大功能:当我们把审美放到当代人生活的全局中,着眼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现实需求,在审美与科学、与伦理、与哲学等各种理性思维的比较中,方能体味审美之真正的特性。要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感受,增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掘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能,利用其特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第三,“美丽中国”建设强调人们不断地培育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要求人们把审美活动看作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讲,美丽中国建设教导人们从自己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出发,透过实践本身的矛盾,发现和掌握人的本质力量建设的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用新的创造和新的方法指导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充分发挥义举形象塑造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美丽中国”建设有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要使自然、社会和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美好事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和强大动力,要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建设和示范作用,使公平正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最为显著的标志。在当前,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要着眼“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现实,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革命热情和创造精神,在这方面,义举形象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他们既通过自己的富有震撼力的行动在审美理想上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出了表率,又表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具有凝聚民心、催人奋进的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同社会上各种腐败丑恶现象作坚决的斗争,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在当前,充分发挥义举形象塑造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对于那些在全社会具有强烈震撼力的义举形象,要注意全面系统地搜集信息和推荐其感人的事迹。美感永远也不是对原因的分析,而是人们的直觉反应。“在日常生活的思维中,运用类比及类比推论要远远多于因果推论的思维方式。”[2]“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以直觉为先导,靠直觉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眼见为实”的作用。对那些直观的、富有震撼力的义举形象的彰显能够超越社会阶层和群体,使这些形象受到全社会的赞扬和尊重,原因并不在于人们认识上差异的消除,而在于义举形象的忠诚、勇敢坚韧、对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坚守等优秀品质符合社会群体各方的共同利益,人们对这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具有共同的心理预期和强烈追求,在感动社会的过程中增强中华民族对社会理想的信心,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创造精神。
第二,通过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义举形象,把追求和不断地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作为“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任务。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号召,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认真地、充分地完善自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地培养和强化献身精神。
第三,要深刻体验这些形象在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中的那种自信乐观和奋发有为的精神追求,还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实践义举形象所表现的精神。“视觉文化与人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3],人们对社会现实的美好事物的感知会转化为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把对我们的伟大时代的众多义举形象的精神的感动化作积极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力量,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凝聚社会向善向美的巨大力量,共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微观个体不断地超越现实完善自我
“美丽中国”建设要求人们积极地对社会美好事物进行情感体验、理解认识、思想升华,使自己的实践活动进入一种符合社会美要求的状态,实现个体与自然、与集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具体地说,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注意。
第一,要把“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的审美经验研究当作理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经验。但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审美经验,及时地进行新的提炼和理论概括,为审美实践和创造提供理论支持。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建立和发展人与现实的良好的审美关系,彰显鲜明的民族风格、个性特色和表现美的方式。还需注意,创造思维和将创造思维表现为技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手段,要善于将审美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转化为创造自然美、社会美和文化艺术美的技能。
第二,面对社会实践活动,主体要以“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要求为标准加强人的本质力量建设。当前,我们进行“美丽中国”建设,既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又要面向未来,重要的是强化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内涵的“美丽中国”建设话语,审美主体要更为清晰地看到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自我,就要从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抽身出来,在现实性与超越性中完善自我。以强烈的超越意识凸显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在现实与超越的双重维度中展现前进的风姿和美丽的前景。
第三,要倡导和鼓励各种社会主体积极地进行“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实现外在形象审美化和人格境界审美化的协调发展。要深化人们对“美丽中国”基本内涵的认识,对审美感受的丰富性和震撼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要化宏观为微观,将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性把握转化为具体的、富有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看,“美丽中国”建设强调人的“内省”审美意识,偏重于追求崭新的社会美表现机制,多方位地将真挚的人生感受、情怀等渗透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促进外在形象审美化和人格境界审美化密切地结合和协调发展。
第四,按照“美丽中国”所倡导的精神不断地完善自我,积极地促进主体审美与社会进步相互塑造。“美丽中国”建设为历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步伐能够使人们在感性生存中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所蕴含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倾向,明显地体现着社会审美的态度和要求,我们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受美丽中国建设的熏陶产生心灵的震撼,提高了精神境界。虽与特定的人的经济效益无关却达到了建设精神家园的目的,获得了审美活动的精神效用,有利于审美主体自觉自愿地品味人生的意义与境界,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深刻的感受,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的伟大实践活动的相互塑造,这实际上也是个体对现实自我的积极的超越。
第五,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超越表现为对各种非本质力量的积极的扬弃。我们伟大时代的义举形象及其先进事迹是美的,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征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为国人所认可和接受;而那些与“美丽中国”建设格格不入的、非人的本质力量的种种行为,如腐败、怯懦、脆弱、变节等是国人所不齿的行为,对任何一个社会群体的生存都会构成危害,是只关涉一己私利、与社会利益无关的行为,“不具备美的品格”[4]。这说明,就自然生理结构而言,凡是合乎人类生存发展要求的,即符合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就是美,否则就是不美,甚至是丑。
五、“美丽中国”建设要注重社会美的平衡发展关注其深度
“美丽中国”的强大号召力在于它的整体推进性,要达此目的,必须着眼并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实践是美学理论研究的根本基础,是美与美感产生和形成的根源,是美与美感的本质;实践也能够促成自然的人化。“美丽中国”建设要通过实践使自然、使社会向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就要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促进自然美、社会美、文化艺术美平衡发展,在整体上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浓厚氛围,不断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明的特色。
第一,要使人们在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又分明感受到新的审美意境的惬意。“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特别是在事关民生的社会管理领域,政府绝对不能放弃自己的职责,同时还需要借助政府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5]要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把经济实力和由经济实力带来的政治社会的文明优势尽情地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审美优势,注意根据实际情形向欠发达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释放经济文化资源和发展社会美好事物的强烈信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平衡发展。
第二,要培养对事物的审美的敏感力和审美想象力,学会以崭新的审美方式分析和解决“美丽中国”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审美活动可以丰富人们的情感,提高人们的修养,更具体地说,审美活动可以增进人们对我们伟大时代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实际上,这是使“美丽中国”建设合目的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发挥审美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潜能所在。“多样统一,可以使人感到既单纯又丰富,既活泼又有序。整齐一律是一种最简单的和谐状态;对称、均衡、比例、匀称、节奏、韵律等无不是多样统一的具体化,也都是从多样达到统一的具体途径。”[6]我们既要注重中华民族审美实践的空前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空间,也要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理性思维的高度发达和创新价值追求,充分发挥这两方面的优势,推进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的蓬勃发展。
第三,要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平衡发展,就要在更为普遍的意义上不断地培育和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美好事物的感知力。我们积极地推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审美要求新期待的“美丽中国”建设,要大力普及社会审美教育,注意审美主体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注重中华民族崇尚形象美、含蓄美和内在美的统一性,同时要强化中华民族的这种审美方式内涵着强烈的发展诉求,“美丽中国”建设要实现平衡和谐发展,就要注意同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这两方面的强烈要求。要善于从审美价值这个崭新的维度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自然美、社会美和文化艺术美为现实基础,充分彰显人们自觉的现实主义精神,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发展变化着的现实需要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容,既要进行审美知识的传授,也要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精神方面的期盼。
简言之,笔者通过以上铺叙意在说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人们既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又要具有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在“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应不断地培育和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倡导的精神,融贯人们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念,以科学理性的方式及时地总结审美实践的新鲜经验。要从“美丽中国”建设的新视角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富有创新价值的理论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更为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强化科学的建设理念和强烈的实践精神,不断地优化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世界的秩序,倡导和鼓励人们积极地进入田野,把“美丽中国”建设变为自觉的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为宏伟的奋斗目标之一——“美丽中国”的实现贡献力量。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46.
[2]汝信,曾繁仁.中国美学年鉴2003[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228.
[3]朱存明.美的根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2.
[4]王建疆.审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9.
[5]潘小娟,白少飞.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J].政治学研究,2009,(2).
[6]贾玉铭.实用审美解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