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基本要求

2013-08-15庞元正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要义经济建设

庞元正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要根据我国发展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把握和坚持贯彻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基本要求,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发展是第一要义,本身就内涵着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这本来是不言而喻的道理。那么,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呢。这是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的。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来,有些同志错误地认为,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造成了我国发展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表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已经到了应当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了。这种观点完全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解读,是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误导,是背离党中央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的。但这种观点在近些年来并没有销声匿迹,成为干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极有必要重申,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必须看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不排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根本前提的。以人为本强调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拿什么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拿什么成果去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强调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过程,但是毕竟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失去必要的物质前提。协调发展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强调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而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差距,实现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只有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逐渐实现。这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正是基于以上道理,中央领导集体对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了反复强调。早在2004年2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4个月之后,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温家宝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以人为本七个方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并极为突出地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放在了第一位。他指出:“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1]。

胡锦涛更是多次明确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专门论述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几个问题,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最首要的问题鲜明地提了出来。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2]。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出发,进一步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3]13的重要论断。201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出发,明确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4]。

综上所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一个关系能否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在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上,所有致力于中国发展的人都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摇摆不定,发生动摇。

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5]。

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这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使经济持续平稳较快的发展。只有持续地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使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当前,虽然我国的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物质极端匮乏的状况已不复存在,但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远已今非昔比。只有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和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二,这是解决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还在继续增加,城市进入就业年龄和失业人数每年达2 000万人之多,在农村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绝对人数而言我国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而就业与经济增长一般存在正相关的关联,只有经济持续增长,投资活跃,新企业增加,企业规模扩大,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解决就业问题。反之,经济低迷,增长萎缩,企业倒闭和减员,失业人口就会增加,而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将会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虽然随着我国的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增加,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弹性系数有降低的趋势,但经济增长仍然是我国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所以,从解决就业、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出发,我国也必须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第三,这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剧烈震荡的现实需要。2008年下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重,历史罕见,使世界经济陷入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境地。在我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外部需求明显萎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剧烈震荡,以及由此引起社会生产力遭受破坏的严重后果,中央明确提出了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的要求。

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央领导集体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了明确思路和实施措施。首先,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要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其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在经济扩张的高峰期,要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信贷总规模和物价涨幅,使经济扩张的高峰期延长,经济收缩的低谷期缩短,缩小经济波动的幅度。在经济收缩期和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要进行必要的调整,采取反周期的一些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要有保有压,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切实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经济发展是量和质的统一体。从量的要求上看,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质的要求上看,要实现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量与质的辩证关系看,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更根本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贯彻落实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必须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3]106-107。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我国既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属于资源依赖型、投资主导型、差距拉动型、高碳经济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的形成有其必然性的一面,对我国多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也起到过积极推动作用。但既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又是不可持续的,是造成我国当前一系列发展难题的根源所在。正是由于对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的依赖,造成我国资源短缺局面加剧,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正是由于对投资主导型发展方式的依赖,造成长期以来投资规模过大、投资增幅过高,产能过剩,消费低迷;正是由于对差距拉动型发展方式的依赖,造成我国贫富差距拉开的幅度过大、速度过快,以及国民收入结构的不合理;也正是由于对高碳经济发展方式的依赖,造成我国能源短缺和生态恶化的局面不断加剧。发展方式陈旧已成为我国各种发展难题的集中表现,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破解我国发展难题的当务之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必须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第一,加快推进由二产为主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三产为主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化是一个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带动的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是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进而再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过程。当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发达国家已达到70% ~80%;发展中国家也已达到60%左右。长期以来,我国过于偏重依赖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居于高位,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迟缓,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种产业结构的状况既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不利于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我们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各产业间发展的协调性,要坚持做优第一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做强第二产业,实施产业振兴计划,促进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要做大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信息咨询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实现我国服务业的现代转型,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又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生活服务业,缓解我国的巨大就业压力,改变生活服务业严重滞后的局面。要着眼于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产业格局的变动,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这样我们才能顺应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进而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加快推进投资主导型发展方式向消费主导型发展方式转变。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分析了美国、西欧和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他指出,“如果不把消费水平提高,消费品工业以及供给它们的投入品工业的生产能力就会利用不足,而对投资的刺激也就会减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西欧和日本都相继进入大众高消费发展阶段。在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促进因素中,国内消费应该占主导地位,达70%左右。而一个国家的消费率中居民消费又占主要比重。目前,世界上高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达到62%,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57.5%,全球平均为61.5%。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对投资的依赖,投资过热,消费不振。我国国内消费所占比例一直较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最终消费率自1981年以来呈逐步下降趋势,到2008年下降至48.6%,大大低于世界平均70%以上的水平;特别是居民消费率,2008年已经降至35.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61.5%的水平。与此同时,我国投资率却始终居于较高水平,并且呈持续上升态势。从2003年到2008年已经连续6年在40%以上,大大高于世界平均22% ~23%的水平。长期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势必形成大量的过剩产能,酿成生产过剩的巨大风险,造成投资效益的递减。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要通过消费、投资、进出口的结构调整,形成以消费为主导,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径。这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第三,加快推进从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资源投入的强度不断加大有其不可避免的一面。然而,过分依赖资源投入又是不可持续的。一方面,这是由于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都相对不足,国际战略资源市场又大多垄断在发达国家手中,我国将长期面临资源短缺的压力;另一方面,由资源高投入带来的环境高污染问题,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高昂代价,并变得越来越难以承受。破解这一发展困局,出路唯有创新。必须对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进行调整。在经济发展中要素的投入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和企业家才能等方面。不同生产要素投入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要素投入结构。国际社会通常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衡量一国或一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程度和水平。有关数据显示,当研发投入强度不超过1%的时候,技术研发处于使用技术的阶段;研发投入的强度在1%到2%之间的时候,技术研发就处于技术改进的阶段;而在研发强度超过2%的时候,技术研发就处于技术创新的阶段。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方面的投入幅度不断提升,一般都已进入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世界上公认的20多个创新型国家,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2%以上。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占 GDP的比重平均为2.3%。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资源投入的强度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长期偏低,近年来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到2010年也只有1.76%。由于研发投入强度偏低,造成创新能力不强成为我国发展的软肋,创新能力不强又造成我国很多行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我国虽然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但却不是制造业强国。因此,我国必须进行投入要素的结构调整,提高研发投入的比重,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四,加快推进从二元经济发展方式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式转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市,现代产业发达,居民人数较少,生活较为富裕;在农村,现代产业落后,居民人数较多,生活较为贫困。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最大的结构性问题,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集中表现。调整城乡结构,从二元经济发展方式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式转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为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要“两条腿走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加快推进从高碳经济型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型发展方式的转变。毋庸置疑,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无一不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和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基础之上的,均属于高碳经济发展方式。但由于历史境遇的不同,发达国家靠高碳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对当代中国却行不通了。由于能源和环境的约束条件远已今非昔比,中国靠高碳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化,不仅是国内国际的资源条件难以支撑的,也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环境问题所不能允许的。发展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改变既有的能源结构,走出一条依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既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将是中国对世界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

[1]温家宝.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02-2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06.

猜你喜欢

要义经济建设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落到实处是第一要义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个“要义”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