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
2013-08-15储爱爱
■文/储爱爱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思维节奏,与学生情感进行双向交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课堂提问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激发思考,提问要“活”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如在教《愚公移山》时,要让学生理解“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我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了?”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之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又如“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没有直接解释其义,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迎刃而解。所以,教师要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因势利导、灵活地提问,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化难为易,提问要有“序”
问题的设计要先易后难,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梯度。因而设计问题必须在问题的难易上下功夫,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每个学生的答案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一位小学老教师上《月光曲》一文时,文中“陶醉”一词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解读字面意思不容易理解和体会,这位教师就通过化难为易的提问作了很好的处理。首先提问:“听着贝多芬弹奏的美妙乐曲,兄妹俩怎么样了?”让学生准确地找出“陶醉”一词,再要求在工具书中找准词义,接着加深问题难度:“兄妹俩为什么被‘陶醉’了?”此问题较灵活,又无现成答案,于是引导学生把词放到课文中去理解体会。经过思考、议论,从学生中反馈出的信息是:穷兄妹俩在他们破旧的茅草屋里,听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家弹奏的曲子,他们非常激动,身体连同思想和意识完全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之中,完全被乐曲所陶醉。最后提问:除课文中的用法外,“陶醉”一词还可以怎么用?学生经过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反馈得出:美丽的景色,精彩的节目,动听的故事等都可用“陶醉”一词。这样的教学,克服了一些学生死记硬背词义的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有趣,信息能及时反馈,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阅读能力。
三、抓住契机,提问要“巧”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体现重难点,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的问题更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在教《孔乙己》一文时,我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到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四、紧扣目标,提问要“准”
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就是对课文阅读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或问题。如在教《最后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举例说明。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诗句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如《故乡》的提问设计:本文重在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着重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态度?这都能较好地切中文章要处,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从而很快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