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洗课”,让历史公开课返璞归真

2013-08-15黄素萍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公开课板书课件

■文/黄素萍

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教师,从第一次走上讲台起,就渴望快速成长为一名受学生喜爱、家长欢迎、领导肯定的优秀教师。为此,除了真心拜师学艺和自身刻苦钻研外,勇于承担各级各类的公开课,是其专业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如今的历史公开课沾染了太多功利的气息,公开课有“做假课”、“表演课”之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中看不中用,甚至有人提出了“表演课就是一种教学腐败”的质疑。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历史公开课,使历史公开课去掉浮华与虚假,尽显本真面目,我认为“洗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洗”自己的灵魂

大部分历史公开课具有示范与比赛性质,承载的附加功能较多。这个浮躁的社会,导致公开课变了味。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如果上公开课不是为了发现问题,而是尽力地遮隐问题,不是为了服务教学,而是为了获奖,公开课就被异化了。”所以教师要“洗”自己的灵魂,洗去功利,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对待公开课,把公开课看成学习、研究的过程,看成是自我锻炼、自我实现和自身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

二、“洗”课文

1.洗去繁杂,保留简约、明快。

深入分析课文,理清思路,做到简洁、明快,化繁为简,干脆利索地学习课文。我曾执教《古希腊民主政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希腊所处的地理位置讲到希腊神话故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史、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被激发了,学习热情是有了,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就草草收场,更别说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深入理解、掌握了。后来,我有机会听了另一位教师的《古希腊民主政治》,整堂课只抓住一个关键词:民主。围绕它,展开论述,设计问题,进而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这堂洗尽铅华回归本真的课让我深受启发。

2.洗去表面的热闹,留下理性的思考。

有的历史公开课上,场面非常热闹,师生互动频率很高,学生之间讨论也很积极,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关键原因在于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质量不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脱离学生实际或没有给予一定的角度提示,经过思考和讨论还是回答不出。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备课时吃透教材,站在一定的高度,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统筹把握课文。确定重点,设计焦点问题,引发学生自主讨论、争论,舍弃那些简单的问题,洗去表面的热闹,留下理性的思考,使历史公开课充满活力。

3.洗去浮华,保留丰富的内涵。

现在上历史公开课的老师很注意讲评的“艺术”,他们很少或基本没有讽刺、挖苦学生,更多的是鼓励学生。然而,教师不能总是“好好好”、“是是是”,教师应该有分析、有评判,对于学生回答正确的或差不多回答正确的,教师要引导其找出理据,提升其价值,完善其表达;对于回答不正确的,教师不能简单地甚至带有情绪地叫其坐下,要更多地、尽可能地挖掘其“优点”予以表扬,让他以后多一点认真思考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不足和努力解决问题的方向。

三、“洗”课件

听了很多公开课,有的课件制作精美,色彩绚丽,形式多样,声音和画面完美结合,简直像在放电影,学生完全沉浸在视觉的享受中;有的课件繁多,从头到尾都是幻灯片,我们称之为“傻瓜课件”,教师不用写,不用说,学生跟着课件走。课件的根本作用是教学辅助,它只是一种手段,为理解课文服务;我们历史教学不能为课件而课件,那是本末倒置。所以,我们对课件要洗,洗去那些太过华丽的东西,留下质朴:(1)背景色彩要单调、质朴,字体要清晰自然,让学生看起来舒服,不伤眼睛;(2)幻灯片要少、精,上面的文字要简练,能省就省;(3)问题要设计得合理、典型,尽量避免标准答案出现,以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余地;(4)问题要少,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打在上面,有的可以用板书、语言等替代;(5)课件要和板书合理搭配起来使用,板书和课件相辅相成,共同构建教学内容框架。

倡导“洗课”,其实就是倡导历史公开课的归真,还教学朴素的面目。洗课提炼的是质——历史公开课的含金量;洗课过滤的是量——历史公开课的掺沙、掺水量。洗课是门科学的艺术,是个和谐的进程。洗课的表象是“瘦身”,做“减肥运动”;洗课的实质是“健身”,做“健美体操”。因此,质与美,才是洗课的结晶,历史公开课的精彩由此呈现。

猜你喜欢

公开课板书课件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