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以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视角

2013-08-15陈海博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娱乐标准化

李 伟 陈海博

(1.2.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无疑是一种文化解放,从此打破了精英阶层对文化的垄断,结束了文化只被少数人占有的历史。然而,在迎来文化解放的同时,大众文化因为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而具有了商品拜物教的特性,引发了文化价值的潜在危机。大众丧失了文化的感知力和创造力,不再关心崇高的理想价值,从而沉沦于自身感性欲望的满足。高雅文化、严肃文化面临失落或者被娱乐化、市场化改造的命运。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大众文化建设,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视角来分析中国大众文化问题,具有积极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大众文化商品化、标准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标准化生产、传播、消费消解了文化的超越性价值,压抑了人的自主性。

阿多诺指出,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商品性侵蚀了整个文化领域,文化工业产品的价值不再决定于工业产品本身的内容以及其使用价值,反倒取决于交换原则。文化工业的目的绝不是为大众提供精神食粮,大众文化产品存在的唯一价值是换取金钱。文化艺术的神圣性和严肃性在文化工业那里已荡然无存,余下的唯有赤裸裸的金钱价值。大众文化告别了传统艺术品那种唯一的、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个性,具有了标准化、模式化、齐一化等非个性化特征。“现在的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无论从微观上还是宏观上看,文化工业都表现出齐一性。”[1](P152)齐一性的文化工业使所有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整体和局部符合同样的模式,以至于所有的作品千篇一律。文化工业的标准化、模式化、齐一化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异化。首先,大众文化的标准化生产阻断了个体艺术创造的自主性,扼杀了创作者自主创作的灵感。文化工业必须贯彻标准化的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这种生产是外在于艺术的,是对风格的否定。出于对商业利润的最大化追求,文化工业通常借助先进的技术装备,为标准化的文化产品打造新奇个性的外衣,以蒙骗消费者。然而,种种外在的新奇和变化遮蔽不了内在的苍白和虚无,个性十足的外表改变不了模式的单调和风格的僵化。因此,在文化工业中,创作者生机勃发的创作欲望只能让位于市场的需要和商业利润。其次,大众文化的标准化也压抑了大众欣赏艺术的自觉性和想象力。大众的自主性与想象力逐渐萎缩的原因在于大众摆脱不了文化复制品如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细节,诸多细节反而束缚大众的思维、消解大众的想象力。至此,艺术欣赏的自主性被瓦解了,听众的心理退回到被动依附的幼稚状态,从而塑型了消费标准化产品的心理。千遍一律的文化使生活变得枯燥乏味,人成了“单面人”。

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拜物教特性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大众文化经文化工业这架机器的重新组装之后感染了拜物教的特性。

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大众文化实质就是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从策划经生产到传播都带有强烈的市场逻辑。大众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才是目的,而文化本身的终极价值或人文关怀则成了“乌托邦”。文化的大众化实现了文化的解放,可是文化与经济的婚配却又制造了新的压抑。这种压抑的结果是文化都在市场的操纵下被阉割了自身的特质,从而只顺从于市场规律下的利益原则。所有的文化资源一旦有利可图,就会被包装成文化商品,古代史成为穿越剧的天然素材,民族抗战史被娱乐化包装成自足性满足的笑料,这是文化的异化更是民族的悲哀。以史明得失,历史要重在清醒认识,绝不能被娱乐,尤其是抗战史,杜重石说:“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注重经济和物质层面的建设,缺乏对文化人文内涵的挖掘。文化人才培养也明显侧重于训练是如何有效地开发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文化”成了他们眼中可供开掘的宝藏。

大众文化的标准化。文化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逐利为目的,降低了文化的品味、性格与个性。文化工业将文化打造成一种标准化、模式化的“精神文化快餐”,现实中的一切变得肤浅、直观、简单。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性被抹平,艺术创造者的创作激情荡然无存,文艺创造被文化工业生产所取代,内蕴于文化的艺术个性荡然无存,大众文化产品成了外在于人的物。人本身所具有的全面丰富的人性品格被平面化的大众文化肢解成片面化的人格碎片,社会大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被蚕食,大众沦为丧失想象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现代“文盲”。

大众文化的泛娱乐化。大众文化存在泛娱乐化倾向,各种以娱乐明星为题材的综艺节目,以搞笑为特征的相声、小品、喜剧片等充斥着各个荧屏,“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新闻版面受到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新闻越来越多,连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2](P23)快乐本是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应有之意,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快乐来润色,然而问题在于,这种快乐是大众源于日常生活的切身感受,还是他人为攫取商业利益而制造出来的宣传工具?事实上,当前大众文化中极力渲染的快乐是大众传媒用来吸引眼球、创造利润的手段,“快乐”成为市场进入公众视野的通行证。人对物质的需求终究是有限的,而文化工业为了追求无限的利润,将属于精神层面的“快乐”绑定在没有灵魂的物品之上。正如鲍德里亚所言:“产品本身并非首要得兴趣所在,必须在该产品上嫁接一套与该产品没有内在联系的意义才能把它卖掉”。[3](P260)当观众因被产品广告里的快乐感染而去购买该产品时,他实际是在为他想象的“快乐”买单,文化工业已将“快乐”符码植入到人们的潜意识中。但是,当娱乐逐渐占据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后,我们必须意识到“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了”[4](P121)

三、大众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文化的本身价值在于塑造和表现丰富全面的人性品格,然而,降格为商品的大众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标准化”的生产和“娱乐化”的消费,消解了文化的超越性价值,扼杀了人的自主创造及个性独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探索大众文化发展路径,合理引导、有效规范其发展。

以正确的价值坐标引导大众文化。用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对商业性、标准化的大众文化执行简单粗暴的否定、排斥无益于任何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强化主流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大众文化。用这样的价值坐标来规范与引导大众文化,就是提倡真善美的文化,抵制假恶丑的文化。在规范大众文化的规程中一方面要协调好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消费娱乐性的关系,再一方面还要谋求大众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在追求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要坚持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

彰显人文精神,提升大众文化的美学意蕴。既不能以排斥和完全否定的态度看待大众文化,当然也不能任其消极发展,而是应结合大众文化实践,不断提升其美学意蕴和文化品味。要做到这点,必须致力于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提高民众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高低,与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及审美教育状况等息息相关,审美教育尤其对民众审美能力有更直接的影响。无论对于大众文化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在引导他们对大众文化做出正确理解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欣赏高品位的文化,为大众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环境。另一方面,提升大众文化产品的审美意蕴和社会意义。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高雅文化在保持高品质的文化理想的同时,更应有一种人本精神与社会担当,植入某些优良基因给通俗文化,促进大众文化在追求市场价值的同时,也有对生活的意义和审美愉悦的理解与追求。

为大众文化注入理性精神。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重经济领域的变革而缺乏思想意识领域的更新,尤其是缺乏反思、超越、批判的现代性思想的培育,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成为新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由于缺少制衡而出现畸形膨胀,造成了文化生态的失衡,精神价值的滑坡。大众文化表现了文化的现代性,而现代性除了具有平民取向之外还包含逻辑的规范性和自由意志的超越性在内的理性精神。当大众文化滑坡之时,内蕴理性精神的精英文化会对其进行抵制。而我们的精英文化因未曾受启蒙的洗礼,从而缺少一种理性批判的气质,伴随着文化市场化的进程,当大众文化矛盾问题越来越凸显的时候,我们应该重塑精英文化的批判气质,为大众文化注入理性精神,从而使我们的大众文化多一些反思、超越的气质,多一些科学、人文的意蕴,多一些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不至于将物质消费与享受视为人生的目的。

[1]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李永健,刘欢,戚明.传媒娱乐化与大众文化[J].新闻记者,2007,(2).

[3]金元浦.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C].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毛峰.娱乐至死的物种——波兹曼的媒介哲学[J].现代传播,2005,(2).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娱乐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娱乐眼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