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的重构——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信仰引领研究
2013-08-15陈永福
陈永福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信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为人们支撑起精神家园,是个人和社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人不能没有信仰,但信仰也是一个变化的、发展的、未知的过程。当前,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特点,特别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信仰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尤为凸显。因此,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做好大学生的引领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一、基于对信仰问题的两点再认识
(一)对信仰再认识
信仰是人的精神家园。从人类出现开始,从未停止过寻找精神栖息地,追寻着各种各样的信仰。信仰的本质是个体主观上对某种事物的坚信、敬畏和追求。社会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社会的信仰也是由一个个个体的信仰有机组成。信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个体来说,从古至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之所以有人敢道出信仰是当今社会的最大问题,正是因为其涉及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社会个体信仰缺失、丧失问题。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说过:“人没有信仰也能生活吗?婴儿不相信母亲的奶水行吗?我们不相信我们周围的人,不信任我们所爱的人以及我们自己行吗?没有对我们生活的规范有效的信仰,我们可以生存吗?事实上,没有信仰,人就不会做出成绩,就会叫人失望,就会在灵魂最深处充满恐惧。”这段话深刻道出了信仰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但在当前社会中,正出现一种很微妙的变化,那便是一些人在担忧丧失信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走向对信仰的迷惘、否认。一个社会不怕个别成员缺失信仰,最忌大部分的人们在追寻信仰中如瘟疫般地成片丧失信仰。对信仰在新的形势下再认识是我们保持信仰的一个前提。
信仰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过程。信仰有很多类型,从简单的价值判断出发,可以分为科学的信仰与非科学的信仰,又可以分为对人起积极促进作用的信仰与对人起消极祸害作用的信仰。我们可以做这么一个简单比较——有信仰好或无信仰好?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有科学的信仰固然是最好的,最优的,如果我们把这个比较用金字塔模型来表达,那么这便是塔尖部分。其次,如果个体没有科学的信仰,必须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到底是没有信仰好还是有一些诸如宗教之类的信仰更好,从国内外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宗教的力量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为很多人生存构建了厚重的精神家园,因此有一些积极促进的非科学的信仰属于次好;另一种情况是没有信仰好还是有一些诸如邪教之类的信仰更好,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其可好可坏,即使浑浑噩噩,但是不一定会走向毁灭,但是一旦走入邪教之类的魔窟,其思想、精神即被牢牢控制,失去自我,成为邪教的工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信仰便排在次之,一些诸如邪教之类是不可取的。
(二)大学生的信仰仅能引领
信仰的形成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它大体上始于儿童时期,发展于少年,形成于青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青年时期的信仰便一成不变。诚如之前所言,信仰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鉴于此,我们得出一个认识:大学生的信仰来之于其之前的生活经历,并非进入大学才形成。这个认识是高校在开展大学生信仰引领中必须充分把握的一个前提。
也基于这个前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信仰教育只能用“引领”。所谓引领,不是孤立的灌输过程,引领是正面的积极的、方向性极强的带领、内化过程,属于意识形态教育范畴。因此,在大学生信仰引领中,首先是承认大学生信仰存在的已有状态,也就是每位大学生在入学前所具有的静态信仰,只有对之前的“信仰史”有准确的把握,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做好引领。其次,引领什么是关键,用什么信仰来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呢?传统我们都在提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来引领大学生信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对于如何引领也建立了很多体系、构思。但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似乎疏漏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到底信仰什么?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元素?我们在理性信仰的背后是不是应该挖掘出一些感性的元素,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来引领大学生的信仰呢?也许这是当前我们最应该探究的问题。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信仰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在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信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机遇方面,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对他们树立信仰营造了开阔的环境。另一方面,新媒体也给大学生信仰引领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挑战。
一是新媒体导致信仰虚无冲突。在新媒体盛行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主流信仰受到严重的冲击,虚拟生活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课外生活,甚至课堂时间。手机网络、互联网络、微博、qq、微信等各种网络和媒介成了他们精神生活的替代。面对这个群体,他们有没有信仰?多少人有信仰?有什么信仰?另外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是他们是否有信仰这个意识,或者只是一种本能?有人预言,影响未来中国发展的因素不在物质层面而在精神层面。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最缺少的是什么?是信仰。在大学亦是如此,很多大学生精神支柱的空虚与道德基础的缺失造成的物质与精神的巨大失衡变得日益突出。尽管在物质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物质的繁荣无论如何不能代替精神与信仰的缺失。
二是新媒体导致多元信仰冲突。从改革开放到苏东剧变,再到全球化发展,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信仰的功利化导致部分人信仰迷失,不少人追求享乐主义,以市场价值取向取代人生信念取向,社会伦理道德的价值受到冲击。苏东剧变后,科学社会主义运动陷入空前低潮,社会上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产生困惑,很多人把信仰由政治信仰转移到了对金钱、权利等的信仰,对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了抵触、背离。与此同时,新媒体带来的多元文化必然带来多元的信仰,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面临着多元信仰的冲击。
三是新媒体导致信仰异化冲突。当前,高校已不再是纯洁的象牙塔,大学依附权力、金钱和流行文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在新媒体的作用下,高校和社会逐渐打破了“围墙”,很多大学生产生了对于经济利益的无限追求的思潮,很多人已经模糊了信仰,信仰与生活完全脱节,主流文化价值观日渐衰落;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开始迷信星座、宗教和各种鬼神邪说出现“面试看星座”、“出门占卦”等现象。
三、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信仰引领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只有敢于正视大学生信仰现状,从分析问题入手,实事求是,形成系统思路,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信仰引领工作。
(一)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信仰体系应遵循顶层设计理念
可以说,以往我们所倡导的在全社会所有成员中灌输共产主义信仰的现实可操作性是值得探讨的,因为共产主义本身是理想追求的世界,大学生对于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理想的认识,缺乏感性的体验。在新媒体背景下,只有敢于面对困难,结合实际,设计出一套符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信仰体系,才能为大学生加强信仰引领提供指导。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有利因素,趋利避害,要认真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信仰的深刻影响,要对新媒体下大学生信仰形成机制、作用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要把新媒体下大学生信仰建设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更要加强组织领导,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和导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确保其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信仰元素应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挖掘
任何信仰都有支撑的元素,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是一个非常理性的表达。当前在新媒体下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必须做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性和非理性的结合。重点是要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到底是信仰什么?信仰哪些元素?避免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口号化、理性化。因此,应当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探寻信仰的元素,不管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反应了中国历史变迁中的信仰元素,值得我们去研究。毛泽东思想凸显出的一种革命年代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和建国初艰苦奋斗的信仰元素,邓小平理论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创新求索的敢为人先的信仰元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充分展现了以民为本的信仰理念,科学发展观更是包含着和谐大同的人类美好愿望,当然这些都围绕这一个“源头”,那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并不是仅包含这些信仰元素。大学生的信仰引领应围绕这些具体、感性的元素展开,围绕马克思主义这一核心,让信仰引领充满“人性”的味道。
(三)新媒体背景下应尤其重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信仰引领中的重要作用
一个社会的开放程度很大体现在这个社会对其他文化的容纳度上。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外来文化元素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中有先进的文明成果,也有很多消极的腐朽的思想观念,这些文化元素慢慢开始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思想领域出现多元化,加上一些发达国家有意识的文化传播、文化渗透和文化侵蚀,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不断地冲击,也必然导致信仰上出现多元化,这在高校尤为明显。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我们忽略甚至抛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所产生的消极效应是双重的,不仅让大学生失去了根,也会使他们向其他信仰靠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在当前高校大学生信仰引领中,要充分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寻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最佳结合点,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增添一份厚重感。
(四)新媒体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实施大学生信仰引领生活化教育等新模式
一是可以在大学生中开展自省—比较—内化的自我教育活动。对于一名大学生,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份信仰,更是一份不可违背的责任与承诺。对于信仰,制度的约束固然重要,但自我内心的自省方式效果更加深刻。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最根本的就是要自觉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要在实践中不断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修养。二是开展必要的信仰仪式活动。信仰仪式存在的作用不在于仪式本身,而是这些仪式能够彰显出将群体成员联系在一起的动力,从而达到凝聚、教导和训诫的作用。从当前大学生信仰状况来看,我们缺乏一些信仰的仪式。要光明正大地倡导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仪式,那种“早请示、晚汇报”固然不可取,但是可以尝试固定的时间或地点,采取适当的信仰仪式,在仪式上宣讲和讨论马克思主义、讲革命故事、唱红歌、忆苦思甜,让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一个人坚守信仰困难重重,大家在一起就会动力十足。这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新课题。再次,要把真理力量与情感渗透结合起来。信仰发自一个人的内心,可以引导,不能强加,它需要每一个个体去思考求索。在信仰教育中,把情感、意志等因素渗透进理性的思索之中,可以更好地达到理智—情感—意志的心理结构的平衡,进而在理智和情感发生冲突时,不至于走向两个极端。人有善的本能,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往往有助于人们客观、理性认识自我,在这种认识中领悟生命的真谛和自身的社会价值,形成自己的信仰。另外,必须同时以现实生活需要为背景,以个体情感体验为纽带,以当下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研究大学生共同关心的现实问题。四要遵循规律,从实际出发,开展人生信仰生活化教育。信仰的形成一般要历经从可信到确信再到坚信的过程,最终成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对个体的信仰形成来说,重在日常生活,要在自然态的生活中引导他们寻找和发现精神、意义的存在,感受其巨大魅力,并进而把生活和世界精神化,逐渐形成信仰。另外,劳动创造的过程是个体的主观精神与他人互动最频繁的时期,马克思认为:“生产过程”恰恰是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人的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统一的过程。因此,要引导大学生们在学习、社会实践、劳动等过程中形成信仰。
(五)新媒体背景下引领大学生信仰应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现实环境
大学生的信仰引领是社会系统工程。当前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就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要严厉惩治腐败,完善党和政府的形象。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主要是通过对党和政府的信赖表现出来的。由于社会上特别是我们党和政府内部的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前仆后继,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我们必须在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和制度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重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力度,提高腐败的风险度,真正使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望而却步。因此,要通过清本正源的方式,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弘扬社会正气,引领时代发展,为人们树立信仰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