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2013-08-15杜在莹
杜在莹
(中共潍坊市潍城区委党校山东潍坊261021)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现状
教育培训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基础性工作。加强面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既可以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又可以使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具备基本的创业知识,避免创业的盲目性。系统的创业教育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保障。相比于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的比较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晚,层次低,配套弱,保障性差,实际效果不明显。作为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高校虽然也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但由于受办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将创业教育上升到应有的高度,缺乏对创业教育的正确认识。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仅仅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门课程,而没有从培养创业人才,以创业来带动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高度来审视规划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系列问题。
二是在教育对象上,多数高校只是面向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展,如潍坊几所高校主要在毕业班开设相关课程。由于不能将其融入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导致普遍的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
三是在教育方式上,偏重于理论教育,如向大学生灌输创业的意义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等,而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已开展的创业培训,层次总体上还比较低,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也不强,并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难以收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四是在教育条件上,从数量上讲,从事创业教育研究和教学的教师远远不足;从质量上讲,高校教师大多是学术专家出身,普遍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存在讲理论头头是道,指导实践勉为其难的状况,难以胜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需要。
二、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中政府作用的几点建议
面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教育培训的现状,在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政府应该在指导思想、政策导向和管理取向方面发挥宏观主导作用。
(一)制定加强创业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政府应就加强创业教育工作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加大教育力度,扩大教育范围,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教育目标,切实将大学生创业教育抓紧抓实抓好。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可以将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强化经费、师资等机制保障。可以在青少年思想教育、素质教育等工作中调整充实创业教育的内容。创业教育要纳入高等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以增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实行创业培训补贴、政府购买培训等多种方式,落实好创业教育经费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多方协调,整合资源,加强集成,共促创业教育发展。
(二)构建完整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对潍坊地区大学生创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形成大学生创业动力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素质。要提升创业能力素质,必须加强创业教育,努力构建系统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要按照“就业导向、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各级各类学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培训力量,利用现有教学场所、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等资源,建立社会化的创业教育体系。要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机构,争创政府部门认可的“创业能力提升定点培训机构”,纳入政府主导的培训规划,享受培训贴补政策。要丰富培训内容。重点开展创业政策学习,创业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见习实训等,突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发展,帮助他们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创新。举办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创业论坛和创业培训。要成立专门的创业研究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工作。要根据大学生创业意愿、基本技能和文化水平,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办中、长、短期相结合的培训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三)建立创业教育信息网络体系,强化信息共享与集成
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高校、共青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积极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站,宣传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创业政策,报道扶持青年创业的工作措施;推介富有市场前景的创业项目,发布最新的创业信息;开办创业论坛,促进创业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开展网络培训,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完善网络项目申报、初审程序,接受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扶持申请等。要完善信息工作机制。提高收集、发布大学生创业信息的能力,分析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对创业机会的影响,掌握社会需求热点,提出创业重点行业与领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及时、便捷的信息服务。完善各职能部门和高等院校内部信息传达、反馈工作机制,要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上下级之间、横向部门间的工作信息畅通,使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四)强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要指导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构筑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要求,积极协调有关企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政策、经营场所、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按照“产权明确、公益导向、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原则,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收集适合大学生具体经营的创业项目,吸纳大学生集中创业。孵化基地由企业提供设备、原料、资金和配套服务,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选拔在校大学生在企业的管理指导下开展自主经营。对经营业绩良好且具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政府和企业优先给予扶持。这样,既能帮助企业发掘大学生消费市场,又可以扶持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成长成才。在整合社会资源的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将其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加强对创业实践基地的统一管理,政府部门要挂牌管理。对其中涌现的大学生创业典型,要积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要成立多种形式、多种层级,跨部门、跨地域的创业教育协作与交流组织,强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要举办面向大学生的创业竞赛活动,为优秀创业大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提供平台。